三甲古村落群娄底位于娄底涟源市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处,与新邵县、冷水江市毗邻,湘黔铁路、国道207线、娄涟高等级公路和娄星高速贯穿全境。2009年2月三甲古村落群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世业堂和红旗居民点于2011年初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甲古村成名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相传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境内遗存有百余座明清时期的青砖青瓦庭院,最早的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有“世业堂”、“于时处”、“一德庄”和“梁氏宗祠”等50多处,另有五岳寨的抗日战壕和大跃进时期的红旗居民点两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曾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下支部做活跃的地方之一,现仍存六处革命遗址。抗战时期省会长沙曾有八所中学迁址于此,一时人文慰起,盛极一时。三甲古村落的建筑极具人文特色,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集建筑、书法、楹联、雕刻、民俗等多重文化元素之大成。古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荷叶水库等自然风光怡人,金竹餐饮文化独具特色,交通十分便利。
1958年涟源县红旗公社拆除300多间正屋、40多间堂屋建集体宿舍和公共食堂,与次年底完工。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6栋平行的平房,每栋有12根廊柱,24间房,20间同样大小的房子左右对称结构分布,4间较大的房子是办公室和会议室,房屋正中是一条笔直的过道。整个居民点共144间房,结构整齐划一。玉屏的红旗居民点(共产主义示范村),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墙上到处写着毛主义语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同类建筑全国都十分少见,文物价值极高。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举人梁治达主修。主体建筑由6栋大厅堂,6个天井,近200间大小正房组成,占地8600平方米。院内多栋房屋、檐巷走廊相连,回廊交错相通。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主厅大门前的木墙和厅堂内相连的木门都雕刻着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特别是正厅屋的大幅木雕挂帘,天井底部的石刻、砖墙的灰塑,以及住户的雕工精美的古老花床,令人赞叹。
院落主任梁菉庄(梁治达),与曾国藩同年中举,关系甚密。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及,死后曾国藩赠挽联“有人半夜持山去 何处乘龙带雨来“。
其子梁海舲(梁学钊),湘军将领,道光丁末痒生,诰授二品顶戴、资政大夫,与云贵总督刘岳昭有金兰之义、联姻之亲。
其孙辈梁希杰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日本、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同窗好友。曾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任职,抗日时期在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与廖世承、钱钟书、皮民举等同事,解放后任华中师大校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有三甲八景中的双虹映彩、滩水晴波等景点,这里常年绿水青山,景色宜人,是城里人旅游休闲、荡舟垂钓的极好去处。
清道光18年,梁庆璋、梁兆瑞等人修建文塔(俗称玉屏北塔),原塔石座高1.8米,上砌三级青砖六角塔楼,被毁于1971年。2007年按原貌重建。修台阶,开门窗,架楼梯,立宝顶,檐角悬挂铜铃,令人向往。
加载更多
建于清咸丰初年,建造主人梁月林,长子为正四品都司梁首善,曾为曾国藩募兵团练负责人。孙梁尧天曾任做新学校校长和达德学校董事长。屋名为同治六年举人、榜眼及第、翰林院编修,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
门前有康熙6年建距今351年仍完整无损的古桥。主人梁卓轩为道光时期举人,任皖北同知知事,同治6年扩建其父房屋,即现存步三庄的主体,并请同乡举人(后为榜眼)以书法闻名安化的黄自元题写庄名和门联:步三庄,三步两条桥,一门万卷书。
建于清代,有民国抗日将领3名,长沙周兰女校在此办育英女校。曾国藩驻此招募湘军。
于清代,工程最繁重,厅堂最大,院内坪地最长。
建于清代,建筑规模宏伟,戏台气派大方,工艺精致。
陈海泉,又名陈剑秋,1906年生于三甲财溪,1927年毕业于宝庆县立中学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1930年,被分配在国民革命军十九师工兵营四连任连长,并代理营长。历任陆军新编二十九师八十六团中校团副、干训班主任、副团长。1942年3月上旬日军攻占仰光,国民党政府派中国远征军开入缅甸抗日。4月27日,任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上校团长的陈海泉奉命入缅,并于5月2日战死沙场,时年37岁。
三甲古村落群,还现存青砖花瓦房屋近百栋,形似蛛网的青石板路将房屋、祠堂、学堂、阁楼、水井、拱桥等建筑连接,整个村落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典雅、清新自然。三甲现存花瓦房屋最早的建于明代,其余大多建于清代,建筑形式多样,雕刻彩绘精致美观,每座堂院都有书法家写的屋名和对联,极具文化特色,真可谓一个庭院一种风格,一个庭院一串故事。
此外还有宜园等古建筑,均规模宏大,独具特色。
虽然,2009年2月三甲古村落群已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但是政府还是缺乏保护。墨溪碧水绕境东流,宋高宗时期就已成村落有着八百年的古老历史的三甲古村落群,何时才能焕发光彩,浴火重生?
我思索着………………
2013年3月28日 写于长沙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