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早于汕头市开埠的达濠港,在清代中叶,已是盛况空前,濠江上商船如织,络绎不绝,经济网络远达江浙。那时有一个精明的达濠人在传统制丸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更精湛的制作工艺,从而创办了“达濠鱼丸”这个金字招牌。此菜洁白细柔,酥脆清口,弹性十足。
肠粉起源于岭南广州的西关地区,早在清朝那会,广州的街头就可以听到肠粉的叫卖声了,而随着时间的演变,它也分成了好几个门派。潮汕的做法算是最奢侈的了:一张米浆皮,打一个鸡蛋,淋上猪肉或牛肉末,再洒上几条鲜虾、豆芽、生菜,然后上面浇一层秘制卤汤,最后洒上一勺潮汕菜脯丁,香而不腻。
卤鹅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潮菜系。潮汕卤鹅所用的卤味和其他地方的卤水不同之处是加入南姜,它除了强烈的姜味,还具有肉桂、丁香和胡椒的香味特征,常被认为是潮汕卤鹅的独门配料,卤鹅肉质肥美,香滑入味,肥而不腻,一直以来都是潮汕人餐桌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蠘qi(普通话读jié),也叫梭子蟹,是潮汕地区常见的海产蟹类,无论潮菜酒楼或是家庭,都时常可见到它。蠘在潮菜中,可以炒、焖、生腌、煮汤或者白灼后拆肉用,潮汕人经常用梭子蟹做的菜肴有腌咸膏蟹、清蒸肉蟹、粉丝蟹煲、蟹肉羹、豆酱焗蟹、砂锅蟹粥等,做法多样,每道菜都广为人们喜爱。
返沙芋头是广东潮州地区传统的汉族名点,属于潮州菜,具有皮脆肉香,秋冬甜食等特点,经常作为潮菜筵席上的配桌点心。由于返沙芋头是采用富含淀粉的芋头加白糖经返沙制作而成,因此吃起来特别粉滑清甜。除了用芋头之外,还可用番薯做成返沙菜肴,潮洲人习惯将返沙芋头和番薯同摆于盘中,由于芋头呈白色,番薯呈金黄色,而得“金柱银柱”之美称,也可以称为“金玉满堂”。
腐乳饼是广东省潮州著名的汉族传统饼食之一,其用料奇特多样,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制作考究,投料先后有序,烤焙有章法。腐乳饼的饼皮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不焦燥。腐乳饼的味道柔润清香,甜里带着特殊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粽球是潮汕地区传统的民俗食品,是潮汕人民在端午节亦或是平时常吃的一种食品。它的外形为六角球状,粽球里有甜、咸双拼料馅,甜料馅部分为绿豆沙馅(或乌豆沙馅)和水晶馅,外面用猪网膋包裹;咸料馅部分为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粽球晶莹润滑、甘甜香咸,一直以来深为潮汕地区人民的喜爱。
糯米猪肠为广东潮州市地方汉族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取才考究,馅料丰富,制法别致,吃时再醮上红鼓油便让人更加的回味无穷了。
汕头临海,海产品丰富,蚝也是其中一种。在汕头的城乡各处,无论是城市的街头巷尾,常有出售蚝烙的小店。蚝烙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在台湾被称为“蚵仔煎”。蚝烙的味道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这是外地人来潮汕必尝的一道美食。
粿汁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汉族民间小食,属于潮菜。粿汁是由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做成的,粿汁中的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来吃粿汁一定要趁热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炒粿条作为粿条的一种煮食方法,通常特指干炒,和“干炒牛河”差不多,潮汕人一般喜欢拿牛肉、芥兰和粿条一起炒,最具盛名的“粿条之乡”是在揭东县白塔桐坑村,据说有近百户人家都在从事这一行业。
汕头牛肉丸以爽脆滑嫩、富有弹性而著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汕头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点嚼头。吃牛肉丸最地道的方法是蘸着本地特产沙茶酱,另外,牛肉丸还可以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