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天作之合,来到卡帕多西亚,我们并没有订到各种攻略上都在强烈推荐的格雷梅小镇上的洞穴酒店,而是入住了位于格雷梅小镇北边的阿凡诺斯小镇上的希尔顿逸林酒店,也正因为是这个本应该是行程中的一个大大的遗憾却成就了一段本不在行程中的“艳遇”,与鼎鼎有名的土耳其制陶工艺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1、阿凡诺斯小镇距离格雷梅小镇不远,如果住在格雷梅可以打车或从酒店叫车前往;
2、阿凡诺斯小镇上的家庭陶器作坊很多,如果真的想买几件带回国,请多多比较价格;
3、这些陶器工作室中的精品陶器都是可以议价的,而且空间很大;而那些作为旅行纪念品的廉价陶器议价的空间就要小很多,甚至不能议价;
4、如果在阿凡诺斯购买了体积很大的陶器,店家都会负责帮买家快递回家,邮资和保险一般都已经含在陶器的价格中了,一定要在购买前问清;
5、参观陶器展厅的时候一定小心,千万别光顾着拍照失手打碎了人家的陶器,虽然店家不会讹诈你,但仅仅是标价也足够让你的钱包紧一圈了!
位于卡帕多西亚地区格雷梅小镇北边的阿凡诺斯小镇犹如中国的景德镇,它是卡帕多西亚地区,甚至是整个土耳其,乃至中东地区最著名的陶器小镇。土耳其境内最长的河流克孜勒河流经这里,因为河水泥浆中含有丰富的铁质,所以河水泛出淡淡的红色,这条河也被称作“红河”,这也是当地人以红河水和河里的泥浆作为原料烧制出的陶器的最大特点。阿凡诺斯陶器的制作工艺和花纹设计代代相传,某些制陶技术甚至可以追溯到赫梯王国时期。这里一般的陶器并不上釉,保留着泥土本来的颜色,而用来装饰的陶碟、陶罐则多半采用了绚丽的色彩,这其中尤其以土耳其人喜欢的蓝色居多。
阿凡诺斯小镇现在烧制的陶器从样式与花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14世纪末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来自中国的外销瓷器的影响,其中莲籽碗、折沿大盘、敞口曲腹盘和笔盒在现在的阿凡诺斯陶器中极为常见;而像是葡萄纹、束莲纹、缠枝花叶纹这些源自元青花瓷器上的传统纹路更是可以常见于阿凡诺斯陶器的的装饰中。现在的阿凡诺斯有很多家庭作坊中的工匠都是祖传的手艺,他们将阿凡诺斯陶器发展出了更加绚丽的色彩、更加繁美的画工、更加精致的做工和更加繁多的种类,他们烧制出来的陶器在欧洲可以与著名的意大利迈奥里卡陶器相媲美!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买到最正宗的土耳其陶器,而且还可以亲眼见证工匠们从选材、制坯、塑模、绘画、上釉、焙烧等一系列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
这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哈克老师突发的提议把我们带到了这个距离酒店不远的陶器作坊,这是一家集现场展示、制作与销售于一体的家庭陶器工作室
在作坊外的院子里,有一座传统的烧窑,现在的陶器烧制已经很少用这样的烧窑了,取而代之的是控制更为方便的现代电窑
走进工作室,沿着墙根的一排陶罐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哦!地下城中墙上的那些凹槽,不就是用来安放这些大大的陶罐的吗?当年避难于地下的赫梯人不就是用它们在地下城中储藏饮水与葡萄酒的吗!?
工作室的地下有一间小小的房间,是用来为游客展示阿凡诺斯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的,房间的一角就是当地最为传统的陶器制作台
展示间里随意摆放着的成品的大盘和花碗,“艳遇”从这里开始了!
展示间墙上悬挂的装饰用的大盘,虽然上面的花纹都已经是伊斯兰教的蔓草花纹了,但在其中不难找到中国传统青花瓷器中的花纹的影子!
阿凡诺斯陶器基本都是“釉下彩”的工艺,就是陶器在塑性后先上白釉烧制第一次,然后在白色的釉面上进行彩绘,然后再挂上清釉进行二次的烧制,这个盘子是用来做这个过程的展示的,它将满盘的花纹分成了四部分,首先是在烧制第一次的白盘上勾画花纹的轮廓(右),然后在轮廓中填满颜色(上),此时的轮廓线和色彩都是可以擦去的(左),最后对绘制完成的盘子进行二次的烧制让颜色固定(下)
工作室的主人开始准备泥巴为我们演示陶器的制作
这传统的转台并不是通过电力驱动的,而是由脚来控制它的旋转
先将这块泥巴的外形整理周正
加载更多
评论(18)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