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ay.
2015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回想这一年,似乎真的走过了许多地方。在新一年开始之前,很想记录下这些在路上的时光。我的路,My way。
这一年,是从一场跨年烟火开始的。
悉尼的跨年烟火非常盛大,尽管在这之前的几天发生了咖啡馆的恐怖袭击,但依旧无法阻挡大家狂欢的热情。
我们一晚上从Opera House 逛到了 Darling Harbour 再走到Cockle Bay, 在三个不同的地方看了整晚三场不同的烟火表演。十二点钟声敲响,最后一枚礼花的光亮湮灭在黑暗的天空,我们一群人互相拥抱,道着新年快乐。这一年的开始我们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在等待,但那一刻我看到的全都是笑靥,整座大桥上的所有人都在笑着,闹着,喊着Happy New Year!就这样,我的留学生活进入了崭新的一年。
蓝山山脉,从悉尼坐火车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
很多人去蓝山都是一天来回,但正在放暑假的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所以并没有很着急。特意避开了游客很多的 Katoomba, 把旅店定在了偏远的Blackheath。我们在Jemby rinjah eco lodges订了一栋木质别墅,就在Blu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的区域内,整个旅店总共也就十几间木屋,每栋木屋离得很远,都被包围在茂密的树丛中,没有信号没有wifi,有的只是五彩斑斓的鹦鹉和满眼绿意正浓的各种草木,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天到达的时候正下着小雨,天气凉爽又湿润。我和朋友两人把旅店老板给的walking track的地图扔在房间里,空着手,溜溜达达的就出门了。也不知道是走到了哪个lookout,反正从悬崖边上看出去,整个蓝山的风景真是壮观的一塌糊涂。因为在下雨,远山处笼罩在一片雾气蒙蒙的蓝烟之下,半山处还浮着云朵。沿着悬崖一路走,我们冒冒失失的从一处walking track的入口下到了悬崖底部。这里没有指示牌,也几乎没有人工修造的痕迹,就是纯粹的原始森林。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地图也没有人,我们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便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一路往前走,拍拍照,聊聊天。等四个多小时我们累死累活的从山底爬回山上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无意中走了一条最长的徒步路线。
第二天一早,我们返回Katoomba去了Scenic World。与前一天在National Park的经历相比,这里完全就是游乐场啊。直上直下的小火车跟过山车一样,缆车的底部是玻璃做的,只要你没有恐高症,这些足以让你新奇上好久。有几个山头上可以看到很有名的 Three Sisters三姐妹峰,请别问我是不是有三个姐妹在这里英勇牺牲化作了三座山峰,你咋不问她仨是不是为了等丈夫等成了三个山头啊。
三姐妹峰,找到那三个山头没?
忙活了一学期,澳洲从盛夏变成了初冬,我也终于歇下来,打算回国度个假。
不愿意再直飞北京便买了上海转机的机票,在上海停一天,见见多年没见的老同学。
七月的上海潮湿又闷热,但去见老友的雀跃是怎么也挡不住的。这次到上海实在太过短暂,什么田子坊,城隍庙,豫园啥的都没去,只是和我们军官SAMA在夜晚的黄浦江边看着对岸的东方明珠,天南海北的唠了一晚上嗑。这么多年没见,真的很想念,想念那些初中的哥们儿,那些旧时光。我一直很感谢他们能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陪我走了一段,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回想都会翘起嘴角。
下次再来上海一定得多待几天,我愿望清单都列了一长溜了。要去“很高兴遇见你”吃一顿饭,说不定能偶遇韩寒呢。要去天真蓝拍一张美美的证件照。还有,sama答应要带我去逛逛乌镇呢。
从上海回到家没待几天便又踏上了旅途,第一站是西安。
在去西安的高铁上我一直在听郑钧的长安长安。这首歌我听了许多年,听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千年的长安城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可以看一眼秦砖汉瓦,吼一嗓子秦腔,感受一下被渭水秦岭围绕的十三朝古都是怎样的厚重雄浑,霓裳无痕。
到达时是傍晚,我们住的旅店就在古城墙旁,放下行李便出门沿着城墙根一路溜达着去找好吃的。到这里后,时间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整个人都熨帖了。绕着城墙的街心花园里,年轻的小夫妻在抱着孩子乘凉,大爷们隔着楚河汉界相互较劲,大妈们热热闹闹的跳着广场舞。随口向一位穿着背心短裤摇着大蒲扇的路人打听了两句,他便把方圆十里内好吃的馆子都抖落给我了。于是一头扎进永兴坊,再出来时小肚子已经撑得滚瓜溜圆了。
来到西安之后,我恨不得能长出仨胃,好吃的实在太多了,竟让我生出了吃遍大西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吃的宏伟志向。
来西安,不来看看兵马俑总会是一种遗憾。
有人说兵马俑很像鸡肋,不看可惜,看了吧又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可我觉得,这里之所以会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总归是有他的道理的。当年的大秦是如何的昌盛,当年的始皇帝又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早已尘归尘土归土,被开启的和被尘封的都只能留给后人来评说、想象了。
一号坑对我的震撼是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达的。
铜车马
终于见到了《盗墓笔记》里大名鼎鼎的洛阳铲,U字半圆形,这一铲子下去要是出了红土,那下面可就是个血尸墓啊。
慈恩寺大雁塔,玄奘东渡。
娘亲信佛,所以每到一处寺庙,我都会替她来拜上一拜。我虽然称不上信仰佛教,但对各种鬼神宗教都极其感兴趣。新约旧约读过,心经法华经也背过,分得清显宗密宗,也能跟回回聊一聊麦加。玄奘曾在大慈恩寺译经,创教,所以这里在佛教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大雁塔其实就是存放经书的地方,但因为有着“雁塔题名”的美名,还是忍不住虔诚的拜了拜。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其实我挺高的,但无奈我爹更高,从他那个高度看我大概就是这么个挫样……
钟鼓楼,回民街
钟楼、鼓楼两座明代建筑遥遥相对耸立在这座古城的轴心。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把建筑学的美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来到回民街的吃货就跟掉进米缸的老鼠没什么区别,我估计长期在这里生活的吃货最终可能真的会进化出三个胃来。
在觅食的过程中无意中逛到了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很是气派。
对于少帅与赵四小姐我一直有些不耻,但又不好去评说,这种事情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张公馆旁边便是陕西作协,我激动的在门口探头探脑,要知道我偶像贾平凹,陈忠实,路遥有可能都在这里面啊。
跟看门大爷聊了一会才知道那几位大咖一年也不见得会来作协一次……
刚到西宁的时候我和老爸还担心会不会有高原反应,走路速度都慢了不少。但五分钟之后我俩就发现我们不光可以快走,还能大跳!诶~大跳!
晚上八点半的西宁,天光依旧亮着,只是气温明显低了很多,老爸已经穿上了冲锋衣。
走去莫家街觅食,顺便逛了逛夜市。西宁的食物明显偏油,让我有些hold不住。但酸奶真是好吃,一天吃800碗都不嫌多。当然,到了拉萨才发现天外有天,奶外有奶,这是后话了。
青海湖
七月份来青海湖,正是油菜花海盛放的季节。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全都已经不记得了,唯独记住了一句话:七月,到青海来看雪。本来出国前的独自旅行就曾经把青海定成了我的目的地,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能成行。这次,算是弥补了遗憾吧。
青海湖很像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蓝宝石
高原精灵白牦牛。这一头牛可是值老鼻子钱了,嫁妆或彩礼里要是有上几头白牦牛那真是老有面子了。
塔尔寺
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香火很旺,所以寺庙面积非常可观。都说佛门是清净之地,可这些年来我去过的大大小小的庙堂无不是熙熙攘攘如闹市,或许修心修的就是心远地自偏吧,谁知道呢。
转经筒
西宁的天气真是非常诡异,在快逛完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冰雹。
从西宁出发需要坐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拉萨。我从小就很喜欢坐火车,不光是因为能看到沿途的美景,还因为,这一路上可能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同行者。这次我们的运气也很好,碰到了一位经常跑青藏线的西宁当地人。大叔的眼神格外好,托他的福,这一路上我看到了藏羚羊,黄羊,野马,旱獭,苍鹰,牦牛,狐狸....他还告诉我们,在经过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口不会有太大的高原反应,反倒是下到那曲、当雄的时候,高原反应会格外强烈。当然,他的这句话在我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尽管在出发的时候我就出现了心跳过速的状况,但还是始终舍不得闭眼休息。看过这一路的天光流云,雪山戈壁,我不止一次的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还没有离开便已经开始想念。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所有藏民心中的朝圣之地,许多虔诚的藏民都会从家乡一路磕长头磕到布宫脚下。而一些住在拉萨的藏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会带上一口干粮,灌好一壶酥油茶,过来围绕着布宫开始一天天周而复始的转经。他们过的很清贫,把一辈子攒下来的金银宝石都供奉给了佛祖。他们修此生,相信即使肉体会毁灭但灵魂将永生。
到过这里才知道什么叫日光倾城。
过了这里,布宫就再也不允许照相了。再照剁手哦。
大小昭寺
走在八廓街上,还没有看到大昭寺的影儿,便闻到一股浓烈的藏香味。寺前的数尊灵塔终年香火不断,朝拜的信徒更是络绎不绝。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见此圣像如见到释迦牟尼本人。
大昭寺门前的经杆,上面缠绕着经幡,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风每吹动一次就相当于经文被吟诵了一遍。
这里是小昭寺,香火远没有大昭寺旺。本来此处供奉的才是佛祖十二岁等身像而大昭寺供奉的是尼泊尔迟尊公主带来的佛祖八岁等身像,可是因为一个长长的故事(你要想听我再讲给你啊),两座等身像互换了。而后来,这座八岁等身像被拦腰截断,变得不再完整。
八廓街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现在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商业街。
在拉萨的街头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睡在阳光里的狗狗,也许离天更近,灵魂也更简单。
正在画唐卡的哥们儿,很帅,是不是。很想每天就这样,悠闲的端一杯酥油茶,坐在这里看他画一下午的唐卡。
加载更多
又熬过了艰难的一个学期,进入到11月,见到了我可爱的暑假。这次去了wollongong,离悉尼很近的一座城市,而且这次是和一个蓝孩子一起去的哦,但并没有什么卵用[摊手]。
这里有南半球最大的寺庙,南天寺。还有很美的海岸。某个家伙是背着单反去的还修了图,于是我就偷个懒,直接拿来用了。
澳洲很有名的蓝花楹,是不是很漂酿。
这一年要到头的时候,我飞去了斐济。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就是湿热的空气。十二月是斐济的雨季,因为这个原因,游客并不是很多,大家似乎更愿意在七月来,但那个时候的阳光也会更加灼热。
也许是这里热带的气候养育了热情的当地人,走在路上,不停的会有人冲你打招呼,开心的喊着Bula!于是我们也很快的学会了许多简单的斐济语,打招呼会跟人家说Bula,表示感谢要道一声Vinaka。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当地人跟我说的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他说“Hi,girl. Don't hurry. It's Fiji time. Fiji time means relax, please enjoy it." 于是,这六天里我们就真真切切的享受了一次悠闲的Fiji time。
三个吃货出来玩还能有什么,第一天就跑到Nadi town来吃当地的椰子蟹了。这种椰子蟹生活在陆地上,天天没事就上树摘椰子玩,那大钳子撬开个椰子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但就是这么彪悍的生物还不是进了肚了。
吃完饭我们就跑到斐济的农贸市场来买水果了,这里的都是按盆卖的,一盆往往也就1,2刀的样子。
斐济的公交车,是不是让人有种到了印度的错觉?Nadi的度假村酒店什么的似乎都集中在了码头附近的一片区域,出了这个范围,Nadi看起来真的很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小县城。当然,这么说还是有些夸张啦。
在Fiji的这几天我们一直住在Radisson Blu,大堂里有一面墙都是各种游玩的项目,我们每天回来都会巡视一圈,琢磨琢磨明天该去哪玩。Zipline是我们看上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够新奇,够刺激。
zipline 在山上,站的高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大海,还能看到很多海岛。
工作人员让我在出发前留下一句话,我跟他说“See U tomorrow...."
刚一开始只敢老老实实的滑,但后来玩的溜了,什么都敢做,就跟进了马戏团似的。
速降真的是超好玩,100米什么的根本不过瘾。
玩起来谁也顾不上拍照,我们便把手机相机什么的一股脑全都丢给了工作人员。这些照片全都是他们帮忙照的,有的甚至还帮我拍了视频,抓拍技术也是不错呢。
玩完当然要好好的犒劳犒劳自己。
来Fiji当然要出海去各个海岛上转一转。斐济大大小小的岛非常多,近的坐船需要一个小时,远的大概五个小时。当年cast away就是在其中的一座岛上拍摄的。
Captain Cook
我们仨神经病裹成这德行实在是因为太晒了…
我一直以来跟摄影师的配合度就不高,拍平面走台啥的永远是万年面瘫表情...但自打我同学在船上给我拍了这张照片以后,我对她那是空前的配合,让我凹啥造型都配合。
坐直升机可以从空中俯瞰海岛,有一个岛,名字是啥我忘了,但形状是心形的看着超级漂亮。
Tivua Island 我们的目的地。
一上岛我就玩疯了,潜水,冲浪板,划船...手机随便一扔,谁还有功夫拍照啊。
来海岛玩不穿bikini真是糟蹋了青春。
加载更多
玩了好几天,该玩的都玩的差不多了,我们仨一合计干脆包条船出海钓鱼去好了。如果能钓上来一条大tuna那我们可就发啦。好吧,我们想多了。
出海钓鱼啦。
这是我们的船长,船长人超级nice,我对船上的GPS特别感兴趣,缠着他问了半天,他都挨个的告诉我。他一去收鱼竿啥的就让我来开船,吼吼吼~
略略略~请叫我captain Amber
我们的大副。仨人里就我皮实,一点都不晕船,所以一直在跟他聊天。他教我们怎么钓鱼,还给我指各个海岛都叫什么,虽然我一个也没记住。
大副说,这个岛是个无人岛,他让我告诉中国的土豪们,来啊,来斐济买个岛玩玩啊~
在悉尼只能看到日出,看不到日落,而Nadi与她正好相反,看不到日出,但有美到令人窒息的日落。
拍摄花絮……
尽管现在连男朋友都没混上呢,但已经开始幻想能来斐济拍婚纱照了。
加载更多
我的2015就要结束了,再过几个小时又要出门跟朋友们去看跨年烟火了。这一年来有快乐有伤心也有遗憾,但人生不就是因为不完美才精彩么。
2016年打算去趟英国,看看子涵,再不去她该毕业了。还要去次美国,看一眼我那个讨厌的弟弟。
我们明年见~
评论(2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