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元旦就想去一睹哈尔滨的冰天雪地,等了一冬天,北京也未曾下雪,都说,下雪天一起走,如此便可以到老白首。和男票在一起后,一直在等这么一场天荒地老的白雪,可是,在一起时不下雪,下雪了,俩人又没在一块儿,这不,赶上今年元旦,哈尔滨温度不是太低,说啥都得去感受一次。
早就听说哈尔滨的冷,绝对不是你在北京能够想象到的,于是在网上查过各种攻略,得出结论就是:把你有的,最厚的衣服能穿得上的,统统都穿上,这就对了。
去之前,专门去了趟迪卡侬,四元桥有一家,于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都在那里一站式解决。(本着节约的原则,只够最紧缺的,能凑合的就不再添置了。)
必备:
1、帽子(我有一定羊毛的帽子,可是没有里衬,之前有同学说,东北的风一吹,凉气立马投过帽子,脑袋透透的凉,跟没带帽子没区别,于是到迪卡侬又买了一顶内部含抓绒的,戴起来薄薄的帽子,如果太冷,还可以把羊毛的待在外面)
2、手套(我本身有一双兔毛的薄手套,又带了一双BF的手套,他是一双有里衬的毛线手套)
3、围巾(冬天的围巾足以御寒,男生如果没有,建议去迪卡侬买一个脖套,19块,抓绒的,很是暖和,还可以捂脸用,超级好用)
4、口罩(带了好几个防雾霾的厚口罩,但是大东北,对于戴眼镜的人儿来说,实在不知如何护脸,带上口罩,眼镜雾蒙蒙一片,什么都不见,不带口罩,脸部这叫一个冷,至今没有想出好的御寒方法)
5、暖宝宝(不用带太多,一天中顶多用一两次,冷的时候贴上就好,脚贴带几副,等待的时候最容易脚冷;手机拍照时贴在后盖上,即可收不不冷,又可以给手机保暖,超好用)
6、保温杯(建议带一只保温杯,一直普通杯,我和BF带了两只保温杯去,NM保温杯保温效果太好,渴的时候晾水太慢,只好买了矿泉水兑着喝。)
7、衣服(我是比较怕冷,上身:一件毛衣、一件轻羽绒、一件羽绒服;下身:一件厚保暖、一件抓绒裤;足以应对。BF则是上身:一件毛衣,一件冲锋衣,带的羽绒服没有穿;下身:一件保暖、一件抓绒、一条运动裤)
8、鞋子(我是雪地靴,就是好穿,BF则是运动鞋,有些冷额,只能感谢东北这几天都不太冷;其实如果提前准备,在网上买一双不太贵的雪地靴都没有问题的)
9、 电子产品保护
① 相机: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机的保暖。尤其是数码相机更怕冻。在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机的保暖或藏于怀中,从室外进入室内,切记将相机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胶袋内保护,否则因室内外温差太大,整部相机出满水珠;
② 电池:在贴身口袋里多带电池备用,经常把有温度的电池装进相机。
前期觉得短途旅行,2000块是最粗略的预算,事实是如此。
交通:火车去,火车回。共花费:(152.5+113.5+141.5)x2=815元
去雾凇岛:共花费(10.5+8+10+10)x2=77元
市内公交车:基本都是1元,不记得坐了多少次了。
住宿:两晚。298+196=494元,去哪儿网返回73,共花费:421元
吃饭:60+35+40+40=175元,买红肠:50元;共花费:225元
门票:290(冰雪大世界)x2=580元
衣服:迪卡侬帽子、围脖、抓绒裤、水杯、口罩共花费 :239元
总计:2357元
北京--哈尔滨:
火车很方便,很多都是晚上去,早上到。火车上也很暖和,不似有些人说越往北走越冷那般明显,但是还是在车上看到一个少有的现象:车窗上哈气很重,成水留下,把羽绒服脱下来后,放在了座位上,留下来的水居然打湿了我的羽绒服,半夜醒来,居然窗台上结了冰,也是醉了,外面真是够冷。
车很多,建议选择时间最短的啦,我们是元旦前两天,车票比31日好买一些,不过都是提前很早就买了的。
哈尔滨--吉林:
动车、高铁两个小时即到。
吉林到雾凇岛:
从吉林到乌拉街每隔20分钟就有一趟大巴车,时间90分钟,从站内买票10.5元,从车站外国美电器旁也可乘坐,8元,不过为了保证有座位建议从站内买票,这里的大巴车从来不知道超载是什么的。一辆荷载40人的大巴,塞进80人绝对不是问题。
雾凇岛在吉林市乌拉街镇韩屯村,所以到了乌拉街镇还要倒车去韩屯村,距离大概是3、4公里;司机会主动跟你说,那边需要打车,如果你需要他可以给安排自家的亲戚接,10元一位。大可以相信,因为你下车后也是这个价格,还不如图个方便。
从雾凇岛回乌拉街镇,在韩屯村随意拦车,同样的价格即可,当然也有走着回去的,鉴于雾凇岛那边人烟稀少,寒风凛冽,还是打车更靠谱儿。
吉林--北京:
同北京到哈尔滨。不过可以考虑从长春转车,长春到北京的车更多些。
我们的第一晚选择的是:棠枫艺术酒店(江畔店),当时31日的可以在网上预订,元旦当天的就定不了,就定了另一家。这个酒店,很暖和,很干净,离松花江也很近,走着去不过几百米的样子,但是,有一点:热水器的热水供应太慢,这个澡洗得那是一个闹心。
第二晚在海韵商务酒店,网上显示三星级,而且是哈工大的招待所,所以觉得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外面感觉也不错,可是内部陈设让你感觉回到了八十年代,热水倒是好,可是屋里的暖气片真的是不够暖和,晚上有些冷,但是附近商场不少,对面就有家乐福,还有新世纪百货,离秋林公司很近,离火车站更是很近,走着过去也就900米,早上在酒店吃过早饭,步行到火车站,不怕堵车误车的感觉还是蛮好的。
到哈尔滨, 最不可错过的自然是哈尔滨的秋林红肠了,秋林里道斯开满了中央大街,我粗略数了一下,15家,价格统一,商品一致,无论在哪家买,都是一样的,我每次都是买儿童肠,纯瘦肉,29.8元/斤。
还有的自然是东北菜,锅包肉、地三鲜、杀猪菜自然是不能错过了,分量大,俩人点一个菜觉得太单调,两个菜撑死也吃不完哪!
中央大街上的糖葫芦,那叫一个大,10块钱一串;还有满大街的烤红肠,15一个。
1、哈尔滨红肠
2、秋林食品(糖、格瓦斯)
3、冻柿子、冻梨
关于到东北的脸部保暖问题,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十二个小时的硬座,我睡得好香,所以到站也没觉得漫长,火车稍微晚点,哈尔滨站的古老与低调见证者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激动。
哈尔滨火车站
【价格】298元/晚
【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新街152号(百年中华巴洛克江畔路)近中央大街
【电话】
【其他】
把行李放到酒店,稍事休息,就开始前往本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之所以安排在今天(31日)去,首先认为人会少些,毕竟还没到元旦;其次,门票很便宜些。早就听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区11时开园,12时前入园,可享受优惠票价(原价300元/人,优惠价160元/人)。这是多具有诱惑力的啊!!于是我们11点便从酒店出发,倒了一趟车,到冰雪大世界11点35分,可谁知,大世界看今天来的人多,临时改变了票价,今天的统一票价为290元/人。可以到、去哪儿网或携程这样的APP上买,不过大都需要提前一天预订,会便宜些,275元的样子。
可既然都来了,总不能连着最值得期待的地方都不去,都对不起来回的火车票啊!明天会更贵的。330元/人。既然全天票价统一,进去这么早也是要挨冻到晚上,于是买了票去太阳岛吃饭去。等回来将近两点才入园。
事实是,不要相信网上说的,下午四点灯亮了再进去,看夜景,可是你会错过白天的游玩的。如果不考虑票差的话,最好1点左右入园,看一遍白天的冰雪大世界,拍一拍照片,也是很漂亮的,还有一些冰上项目,晚上黑布隆冬的根本不好玩儿,也玩儿不过来。
冰滑梯、冰上自行车、冰上助手、冰圈,还有各种活动,俄罗斯冰上表演等等,最值得期待的320米冰道,感受速度与内心的激情,我们在320米超长滑道排队排了将近2小时,然后30秒,急速滑下,不去体验,怎能感受?
三点40分,天开始擦黑,大世界,便开始一盏盏点亮,4点半,天已全黑透,全部冰灯亮起。
2015年12月31日特别票价
天欲黑
脸部已冻麻木
俄罗斯表演,每小时一场,每场40分钟。
距离松花江和中央大街都很近,给赞,少的那一颗星,是因为热水供应不上,洗澡困难。
31日晚上,松花江上有烟花绽放,告别2015,在艺术酒店,迎接2016的到来。
松花江的由来,相传早些时候,江畔的松树也开花,由此得名松花江。
脚下的冰,都是冰雪大世界的冰源。所以,无论我怎么蹦跶都不要担心,冰会动裂。
很幸运的是,还看到了,一个小伙子在江上,凿冰捕鱼,需要两个洞,一个洞张网,一个洞拉网,2016的第一条松花江鱼,体大肥硕,鱼儿满仓。
吃货的世界,就是在中央大街看着人群,逛吃逛吃~~~
商场出来,忘记了时间,天要黑了,教堂还没去~~~~
到了大教堂,天都黑了,这里的天黑的这么早,哪里还有夜生活呀~~~
买东西的好去处~~
【价格】168元/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19号
【电话】
【其他】离火车站近
距离火车站很近,地图距离900米,走路去非常方便。
【价格】168元/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19号
【电话】
【其他】离火车站近
哈尔滨——吉林:
D112. 2小时27分钟。在哈尔滨火车站看到的,美丽窗花,今冬第一次看见,美美哒~~~
要载我们去吉林的列车就在脚下啦
这车站,只有一间厂房,21世纪的东北,恍如隔世
从乌拉街到吉林的客车,还是很方便的,但是注意下午最晚的是17点
吉林雾凇以其“ 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雾凇的形成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一般冬季,晴天与静风或微风天气同时出现的概率并不很大。另外,在有过冷却雾的时候,特别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体上增长。这时在电线上、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叫做"雾凇"。
今年冬天比较暖和,雾凇奇观较少,听师傅说,这几日都不会有,我们也就放弃了在此等候一晚的想法,据说有很多外地人,住在吉林,一直等,等某一日漂亮的树挂出现,拍一下美美的照片。
相比哈尔滨的松花江,这里果真暖和了不少,松花江无冰无雪,缓缓流动。
吉林市的大街也因为这份温暖,雪化了,变得奇脏无比。
韩屯村
吉林雾凇岛松花江
从乌拉街回到吉林市刚6点钟,准备饱餐一顿就乘火车离开,BF的同事给介绍了个店,输进导航,来来回回演着重庆街走了三趟,依然没找到,手机导航最后在极寒下还抽了,于是急怒之下见到一家煎粉店就去吃了,煎粉是吉林的特色,不过是把凉粉儿煎过,加一些麻酱而已,但可以一试,毕竟没吃过总是要好奇的,然并卵,还是没有饱腹,继续寻找那家店,等确定了店的位置,走到了,服务员走出来,说:打烊了。不过才七点多的样子,这里的营业时间好短。于是找了一家饺子店,吃了两份饺子,结束这旅程。
吉林--北京
列车:Z118
出发时间:21:35
到达时间:09:52
say goodbye
带着东北这俩宝儿回京啦~~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