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很好,周围附近无直接串联在一起的风景。就单独去了趟上海1933老场坊,第一次知晓老场坊是因《小时代》的一场show。
曾经是远东最大的屠宰场,华丽变身为空间感极强的创意园区。林箫、顾里、南湘、宛如在这里让友情得到升华。我想一个人来走走,带着小时代姐妹花的友情,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知道自己的拍摄角度跟拍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有我的世界。随行随拍,我觉得一瞬间的记录远比摆拍更珍贵。
今天火车站又送走了一个,我希望自己能看淡。对于自己而言习惯了一个人,很难再融入另一半,因此就比较随性,不用刻意安排。想着还没有去过的就径直而去。本来1933老场坊是一条设计路线上遗漏的一个点,现在就单独去转转。从10号地铁线海伦路站下来后穿过海伦公园、四川北路公园,从吴淞路-哈尔滨路-虹口巷-溧阳路沿河来到这里。
走进1933,她静静地站在那里,记述过去。走出1933,看见了现代的涂装,现代化设计的顶层,镂空透明的地板。看到的不仅是静静的河面、它的的过往……还有我的。
从哈尔滨路桥走过,转弯就看到指引。这里有很多老房子,不知道是否也在叙述老上海的故事。
顶层的一个设计办公室,我发现啦,是跟动漫有关的。
哈哈,原来可以这样子工作
顶层的花园有密码才能进,一位园艺师在悉心照料他的植物。
顶层的一个摄影工作室,周末有少数人走过,甜蜜与孤寂形成对比。
1933的一角,厚重的墙壁对当时被宰杀的牲畜来说这是它们眼中的宏伟的建筑还是地狱般的殿堂?
现在就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每天都应该充满了新奇吧?
通向摄影工作室的阶梯,总感觉不像是通向幸福,而像是通向深渊。这感觉自己都好奇怪。
1933老场坊的北侧,狭窄的巷子,远处已经高楼林立。
加载更多
我永远的双肩包,这个双肩包陪我走过了很多地方。交通卡。零钱。怀旧的心情。
看话剧+吃饭的话200-300。每场花费100-200元,饮食有创意的中西式餐厅人均50-100元。
无门票,只是来走走,仅需花费公交或地铁5*2=10元
地铁。步行。
地铁地铁4号线、10号线至海伦路站(2号口出站),出站后步行10分钟左右。公交乘坐6路、13路、13路(区间)、17路、33路、145路、220路、308路(夜宵线)、319路(夜宵线)、510路、939路到周家嘴路新建路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乘坐854路到溧阳路周家嘴路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周末游,不需住宿。
创意菜、比较小资情调,餐厅都比较有氛围。当时去的时候正好过了饭点,没有去吃东西。
有摄影工作室、各种创意工作室、是现在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中心。
不需要
对于类似像我这种曾经认为上海就是南京路跟外滩的人,通过《小时代》发现了很多上海的故事,那时就觉得上海它时刻在爆炸和重组,上海这座城市里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保留并且不断变化。并不断的展示给我们。从大学里跟闺蜜一起去看《小时代》,到《小时代》的终结拉着青岛的同事一起看,因《小时代》感慨了很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友情,友情-小时代-共鸣-上海,一个人将《小时代》将曾经的记忆回想一遍。
建筑地点:虹口区溧阳路611号。共5层,筋混凝土结构。
1933老场坊前身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药厂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目前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建造这个屠宰场花了一笔不少的费用,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现在看来这个建筑显得非常的文艺,这个建筑是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现在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我喜欢这里并不是因为小《小时代》,只是刚开始从小时代里认识并带着好奇来的。吸引我的不是这里的建筑也不是这里的餐厅美食更不是这里发布会跟小型话剧。喜欢上这里是因为各种创意工作室,我是典型的水瓶座,脑袋里时不时天马行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但是从小所学跟专业导向让我离自己的本性越来越远,看到1933老场坊的创意工作室,我很兴奋,我又因此想象了很多。但是终归回到现实,我还比较清醒。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的并无法实现的,偶尔让自己陶醉下,得到小小的满足,无伤大雅。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