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行,3天的时间,往返15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还是可以的。本来计划要去天津,但是盘山在天津的最北边,距离也不算近。虽然已经两次去过山西,但是都是去的太原以北,包括五台山、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和云冈石窟。南面还没有去过,而且晋中市的祁县、太谷、平遥、灵石景区比较集中,游玩起来也很方便,距离上济南到平遥511公里,往返也不过1300左右,3天的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
时间:4月1日晚7::00至4月4日晚9:00(三天三夜)
路线:两人自驾Day1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晋中市榆次区常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孔祥熙故居—祁县乔家大院—灵石县王家大院Day2介休市绵山、张壁古堡Day3平遥古城,全程1341.8公里。
花费:人均1300元(油费500、过路停车费200、吃饭400、住宿500、门票900、其他100)
下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钟,赶上高峰期,饭后出发在济南南上高速,已经是7点钟。先是到临清(70元),然后到邢台(80元),过了邢台已经接近11点钟,进入山西,隧道陡增,最短的几十米,最长的11公里多,大大小小有几十个隧道,限速都在70公里,到太原晋祠高速口下车时,已经凌晨1点钟,入住晋祠宾馆,去哪网预订的5号楼,189元。宾馆很大,环境很好,设施有些陈旧,但是是五星级的,其中的5号楼属于随员楼,比较便宜。
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有点紧密。晋祠离晋祠宾馆很近,就是前后院的距离,开车过去5分钟。晋祠博物馆位于晋祠公园的最北面。晋祠公园是免费的,风景还不错,只有最里面的晋祠博物馆是收费的,门票80元。8:40到达晋祠公园,需要向北步行15分钟左右才到晋祠博物馆。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太原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集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增建舍利生生塔。唐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宋仁宗增建了纪念叔虞之母的祠,并且确立了现在所见圣母殿的位置。圣母殿是宋、辽、金时期祠庙建筑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
加载更多
10:00左右,从晋祠出发前往晋中市榆次区常家大院,大约40分钟车程。10:50进入常家大院。常家大院在寒风中的旷野里凸显着一座方城,四周城墙高耸,城门楼挺拔入云,咄咄逼人,显得有点突兀,尤其是雄伟的大门,显得挺拔而英姿飒爽。还未进入方城,就已感受到它的厚重、威严与富足。停下车(山西的停车场一口价10元)买好票(60元)便直奔景区。
常家大院,位于榆次区东阳镇车辋(wang)村。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穿过常家大院的护城河拱桥,走进城门,是一条600多米长的大街,把常家大院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导游介绍说现在只开发出了北半部分,南半部分因历经多次损毁,原建筑基本拆除殆尽,难以复原重建了。
祠堂门两旁耸立着显示常家文武官阶的两根旗杆,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常家文有进士,武有诰赠,有官位的林林总总达几十人,相当于现在省地级的就有十多位,可见门庭显赫。祠堂大门石狮坐镇,祠堂三门四院,栋栋建筑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雄浑壮观。
由于常家大院开发较晚,所有建筑基本上是原样,没有粉饰加工,显得古朴自然。常家大院房舍栉比鳞次,造型各有千秋,楼厅台阁与天井花园相映成趣,充分显示出当年晋商的经济实力。其主体建筑雄浑方正,附属建筑灵秀绮丽,具有北方庭院中难得一见的南国园林色彩。
常家祠堂的后面是花园,花园的面积很大,小桥流水、假山亭榭、湖光树影、曲径轩廊应有尽有。这个花园与众不同的是还有许多精美的砖雕,雕刻精细如绣,栩栩如生,寓意深广,是常家大院的主要看点之一。
整个常家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花园中的观稼阁,它有五层,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看庄稼的,但它真正寓意应该是登高远望吧。
加载更多
这里陈列着许多诸如“百寿大屏风”等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个纯金火车头,用黄、白、乌三种纯金制成,上嵌钟和晴雨表,是法国送给清廷的供品,精巧别致,价值连城。据传是由于当年慈禧太后西逃途经太谷时向曹家借款以此为抵押品,才使这件珍品留在了曹家大院,因而也留下了“金钟今尚笑西后,无有曹家怎西归”的百年笑柄。 其实以当时三多堂的实力,西洋钟表的进口与贩卖已经是自己的一项业务而已。
曹家在极盛之时,在北恍村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如: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三多堂等,尤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宅院,是曹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堂名,习惯上称为多福、多寿、多男为内容的"三多堂"。这座宅院以高耸大雅,厚重古朴的特色冠于群院之首。宅院座北朝南,分南北二部分,东西并排三个穿堂大院,连接三座三层17米高的楼房,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 277间。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龙楼凤阁鳞次林比,信步廊庑迂回,举目檐牙高喙,好一座庞大气派的豪门宅院!楼顶还建有三个亭式重楼,飞阁凌空,是曹家护院家丁巡逻之地,也是主人举杯邀月之所。建筑造形酷似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头像。当清晨雾气霭霭之时,或黄昏暮色茫茫之际,站在远处观赏,三座顶楼和整个建筑一起,酷似三头庞大的"牛"、"羊"、"猪"形。这种追新逐奇的建造意识,给宅院平添了几分辉煌和神秘。
曹家大院出门,沿途恰好经过乔家大院,整个行程还是规划的没有浪费路程。14:00到达乔家大院(门票61)。乔家大院,因为电视剧乔家大院名声在外,而且被评为5A景区,是商宅的代表,但是规模和可看性都比不上作为官宅代表的王家大院(随后看完便感觉到了)。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它又名"在中堂"。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总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使乔家大院俨然成为晋商大院的代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再一次勾起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回忆。
乔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誉满海内外。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景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加载更多
15:00参观完乔家大院,看时间还早,便驱车80公里前往王家大院,清明的高速开起来还是很过瘾的。到王家大院的时候才五点左右,天气微微的阴沉,没想到晚上竟然下起缠绵的小雨。还没进王家大院,收费的人员已经在公路上拦车收费15元,让人感觉更像是土匪。停下车,去王家大院的路上,有座静升文庙,始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已有近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乡村文,规模不大,面积仅3500平方米,门票10元,索性去看看吧。里面中规中矩,规模虽小,却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尊经阁等一系列的建筑,并配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午壁。
17:00开始参观王家大院(门票60)。王家大院分为东西两处院子,规模十分庞大,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
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很多影视的拍摄都在王家大院取景,例如:《榆阳秋》、《刀客家族的女人》、《铁梨花》、《吕梁英雄传》、《杀虎口》、《古镇大河》、《沧海桑田一百年》等影视作品。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汉族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加载更多
八点出发,小雨依旧在下,远方的绵山更加依稀的不可见,售票大厅排起了长队,大概是清明节的原因。
绵山,之前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只是因为位于平遥和王家大院之间,又是5A景区,所以选择了它。但是确实没想到,到绵山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绵山是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在清明节到清明节的发源地,别有一番的韵味。先上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却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
绵山位于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多悬崖绝壁,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
加载更多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宽1.5米,土结构,各弯曲迷离,呈网状结构。堡外北、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堡内现有水井6井筒可直接进入另一通路。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
走在暗道里,就像进入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迷宫。这里,马槽、将军窑窟、天井水井,还有粮仓、泻洪防堵、壁孔通讯设施和暗杀机关,均在昏黄的灯光下充满了诡异色彩。来到堡内最低处,距离地面20米左右的高度,通过正上方开凿的天井仰望外面灿烂的天色,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天空仿佛更加遥不可及了。
加载更多
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早上在县衙附近吃了份拔烂则,吃过早饭。中午吃饭在马蜂窝排行第三的喜迎春饭庄(三碗不过岗),刀削面的味道还不错。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山西平遥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平遥通票130元,有20余个景点可以参观,但是主要也就是古县衙、古城墙、城隍庙、文庙、日升昌等五六个景点是值得参观的,其他的很多景点都大同小异甚至是充数的。三个小时的时间,建议先参观古县衙,然后依次参观古城墙,再参观城隍庙、文庙,最后返回城中心参观各大票号和其他的小景点,但是由于时间紧,古城边缘角落的清虚观等景点没有参观。
参观景点及时间作个参考,强度适中,不算快的:
8:20到古县衙(1)
8:50到城门(2)
9:20到文庙(3)
9:40到城隍庙(4)
10:05同兴公镖局博物馆(5)
10:15中华镖局博物馆(6)
10:20协同庆钱庄(7)
10:40天吉祥博物馆(8)
10:50蔚盛长博物馆(9)
10:55古民居博物苑(10)
11:00会武林(11)
11:05蔚泰厚票号旧址(12)
11:15日升昌旧址(13)
11:25商会博物馆(14)
11:40华北镖局博物馆(15)
12:00百汇川(16)
12:50中国报刊博物馆(17)
下午三点,便踏上回家的路程。经过5个小时的长途拔涩,期间在河北威县吃了块大肉饼。晚上9:30分准时到家。
加载更多
评论(47)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