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美食街游记
小引:只如初见,顾惜邂逅情缘。那一瞥,是惊鸿素颜。半点轻纱,万种娇妍,浮华一世夜无眠。在这里,漫步在黎苗古朴街道,扑面而来的是海岛风情和历史底蕴,折射的是岁月的痕迹。执君之手,细细品味每一道美食的风情韵味,积淀其中的民族文化等待您去慢慢发掘;亦或是徜徉南渡江畔,遥望铁桥,小酌一杯,去感受繁华荣辱历史褪去后的淡然茗香。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位置: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路风光秀丽的南渡江畔,处于美兰机场与海口市区连接的核心位置
交通:可自驾,与美兰机场仅一桥之隔。
公交线路为乘坐69路、205线至市残联服务中心站下车步行200米即到,或乘坐21路、41路、45路至龙塘路口站下车步行600米即到。
美食:阿妈什锦菜馆、韩国料理、蒙古大营、大鹅岛民俗生态美食园、海鲜等
购物:黄花梨、沉香、海鲜等
对于我这个初来海口的异乡人来说,好奇心可能是发现新鲜物事最大的驱动力。第一次听说民族风情美食街是我在骑楼老街一家古朴的木雕店参观时,木雕店老板向游客推荐民族风情美食街,说是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服务。自己闷头闷脑的游玩真不如当地人实实在在的指引,回到住处后我就开始网罗民族风情美食街的信息。查询了相关内容后,我对民族风情美食街有了基本的了解,该景区原名琼洲文化风情街,在美兰机场附近,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最近开始翻修,已经有不少店面开张,是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学术与文化传承、研究于一体的文化主题风情街。
自恋点说,我是文艺小青年,对这种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最是青睐有加,收拾好行囊,大约上午十一点钟,我和伙伴们便在路边椰影的簇拥下来到了目的地。的士在海口琼山区江桥头停南渡下,下车走几步就发现有个花卉大世界,乍一看,还以为是卖花卉的地方,其实不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是,在花卉大世界的里面,有一家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的“民族风情美食街”。
因为事先不熟悉民族风情美食街新建情况,我们是从侧门进去的,正门在面对南渡江那一侧,侧门这里还留存以前的建筑——琼州文化风情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黎苗特色的建筑群,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故宫的建筑,殿宇楼台,翘角飞檐,高低错落,只是各有千秋。侧门的前面即是停车场,对自驾游的游客来说很方便。
风情街的门口屹立着四位诗人雕像,一股书卷气息迎面扑来,不由得觉得周遭环境诗情画意起来。
在民族风情美食街的主干道上,一个个人物雕像构成了它的主旋律,这些雕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们一直在讨论雕像的主人,虽然认不全,但不得不钦佩雕刻家精湛的技艺。
在美食街路的两边种植着很多林木,这一叫做黄花梨的林木吸引了我。海南的黄花梨我是早有耳闻——制作家具、饰品的绝佳原材料,这次得以近距离观赏荣幸之至。简单的介绍一下吧:黄花梨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多用于制作家具和手串,一般来说黄花梨是红木的纹理,花梨的底色,高贵与典雅、稳重与大气完美相结合的花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又或在生长过程中不规则的结疤,形成变化多端的“鬼脸”。黄花梨的颜色始终有着一抹金黄,久之则呈紫红、褐红之色。
我来到海南虽时日不多,但已深深被“椰城文化”所触动,在民族风情美食街也处处是椰影婆娑。黑狐狸椰子?我算是长见识了,这种椰子树的叶子形似狐狸的尾巴,加上果实的颜色是黑色而得名。
来这里犹如给我们上了一节科普课,民族风情美食街也是一个生态园,这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热带植被,种类丰富。此林木名为杜英,为常绿乔木,成长后巍峨壮观。4-5月开花时节,犹如悬挂了层层白色的流苏,迎风摇曳,并散发出奶油味的香气。
接着向前走,我们看到这些雕像很疑惑,这是什么?看了文字介绍才知道,这些都是黎苗族的乐器。黎苗族的乐器源于生活,种类诸如叮咚、哩咧、哔哒、鼻箫、口弓等等,这些陌生的名字与千奇百怪的乐器,真的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移步向前,前方的假山树石和亭台楼榭,为美食街增添了一抹园林景观的精致之感。
顺着假山喷泉的左方走上台阶,我们就来到了民族风情美食街的正门,与南渡江畔仅一条马路之隔。正门前的广场上还有刻画着黎苗族人欢乐舞蹈的碑石。
站在南渡江畔,迎风而立,倍觉清爽,相信你若是来了,这里必是放松心境、开阔视野的佳境。
这里有着历史的气息,是抗日战争留下的见证——铁桥。
一阵阵菜香随风飘来,勾起了我的食欲。没错,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各色各样的美食菜系应有尽有:阿妈美食菜馆、韩国料理、蒙古包草原美食、大鹅岛风情美食园……
来来来,吃货们跟上我的脚步,来到大鹅岛风情美食园,一起去饱餐一顿吧:
原生态揭包水豆腐:菜如其名,水嫩柔滑,切下一小块到碗中,放入些许秘制调料,酸香入味,真乃开胃佳品。
碳烤五谷丰登:这道菜算是主食,我觉得菜色搭配的很好,五谷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