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分三镇:汉阳、汉口、武昌。我家起初一直在汉口,中学期间搬到汉阳住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又搬回了汉口。大学在武昌住校,因此在武昌也曾拥有过一间上铺。
武汉很大,汉阳这个名字却很土。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我小时候对汉阳的印象。她真有那么落魄吗?可逢年过节,我没少去汉阳钟家村买新衣服啊;她真有那么无趣吗?可小时候仅有的那么几次游泳经历,其中两次都是在汉阳动物园里。思来想去,现在我总算明白了,汉阳是千余年来积累的造化,觉得土那是我没文化。汉阳当真是个古老而有韵味的名字。
翻看汉阳府的历史沿革,汉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隋朝—沔阳郡下辖的汉阳县。山南水北谓之阳,所以汉阳也就是指汉水北面的地域。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打开现今的地图看看,汉阳明明就在汉水的南面,岂不成了汉阴?确实是“明明”,明以前在北,明以后在南。明朝汉水多水患,河流改道频繁。明成化初年,汉水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改道。武汉博物馆有一副汉口形成示意图,这次不说汉口,借这幅图来说说汉阳。
图中的鲁山就是今天的龟山,江中的虚线圈应该就是早已消失于江中的古鹦鹉洲。汉水上游的郭师口,按着这个距离,十有八九就是现今汉阳的郭茨口了。
《嘉靖汉阳府志》中有一段话:“襄河在汉口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汉水从黄金口入排沙口,东北转折,环抱牯牛洲,至鹅公口,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曰襄河口,约长四十里,然后下汉口。成化初,忽于排沙口下、郭师口上,直通一道,约长十里,汉水径从此下,而古道遂淤。今鱼利略存,舟楫已不达矣。呼襄河者,水自襄阳来也。”
这么看说,汉水过襄阳后,其下游河段应均可称为襄河。汉水改道前,从鲁山南面入长江;汉水改道后,从鲁山北面入江。所说汉阳原本名副其实。
再看看《禹贡山川地理图》,为南宋程大昌所撰。其序中有“今且专以唐世地书为正”。序后第一张图便是“九州山川实证总图”。九州即大禹治水,天下所分九州。沔水即汉水,三国以前多称为沔水,三国以后多称为汉水。单单在宋以前,汉阳也是名副其实的。
水道的变更有了水北和水南之分,而千余年来的山还是那座山—龟山。
龟山的山名据说有八九种,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应该是大别山、鲁山和龟山。
《尚书•禹贡》中多次提到了大别,其中“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既然是南入于江,那所指的就不应该是现今鄂、皖、豫三省交界的大别山。
而《嘉靖汉阳府志》中也明确指出:“大别山,郡城北,三国南北朝皆为要地。《书•禹贡》“内方,至于大别”,即此。”
《湖广通志》中的汉阳府图也标出了大别山的位置。
龟山西北侧还存有清朝嘉庆文人鲍里星的摩崖。
一般很少有人走这条路,大致在三国鼎的东北不远。
关于鲁山,《嘉靖汉阳府志》中有:“大别,《禹贡》之山,其后或有以鲁山名者,要之,一山耳。或云今凤栖山西有鲁肃庙,故以凤栖迤西名鲁山。然肃,吴将,岂应吴时遽以名山?今观大别、凤栖,南北并峙,其间无他山,鲁山为大别别名无疑,仍存之者,纪误也。”
龟山大事记是这么说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官拜汉昌太守、横江将军东吴名将鲁肃病逝,其子鲁淑在大别山建造衣冠冢,改大别山为鲁山。”
所以鲁山之名是为纪念鲁肃而来。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损毁、重修、搬迁,现在的鲁肃衣冠冢在龟山东南。
果真是大江东去,谁来续写风流。
只有石板上片片剥落的三国壁刻能给人一声沉闷的回响。
不知那一百多座三国群英像是否搬进了这座画像馆,也不知何时画像馆被浪淘尽。既如此,何不樯橹灰飞烟灭,破地重生?
加载更多
铁门关就在眼前,晴川阁将在眼前。
必须要把这首诗再整体抄一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的崔颢一千多年前登高望远,汉阳是一马平川,绿树成荫。几百年后的明朝,朱厚熜从这路过后,上北京当皇帝去了。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时新增了晴川阁,并以崔颢的名句命名。晴川阁的诞生说不定也多少沾了点皇帝的光。
自那以后,晴川阁也是命运坎坷,屡遭损毁,多次重建、修建、扩建。
现如今的晴川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的,仿的清末晴川阁的格局样式。
这张“武昌汉口鸟瞰图”成图年代不详,图以东为上。图中黄鹤楼于光绪十年毁于火灾,推测成图时间在光绪之前。大别山、晴川阁的标注依稀可见。大体上晴川阁重檐歇山式的式样没有多大变化。
黄鹤楼、古琴台、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而这个三楚胜境则独指晴川阁。三楚应该是对古楚地的划分和称谓,想想项羽当年被称为西楚霸王,这个就好理解了。
荆楚总与水有着不解之缘,雄风赞的就是于水争锋。
晴川阁与禹稷行宫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南宋司农少卿张体仁督修大别山禹王庙。明天启年间,改禹王庙为禹稷行宫。清同治三年,禹稷行宫再次重修。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保持现状、恢复原状”原则,对禹稷行宫进行大修。可见禹稷行宫才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
古老的事物总是需要慢慢从远处窥探。
需要从一角徐徐揭开。
对于自己是否曾经来过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以至于十分惊叹我的身边有这样的盛景。
加载更多
少年恃才心高气傲,唯与孔融杨修交好;
孔融爱才荐于曹操,赤身癫狂击鼓骂曹;
才虽难得火亦难浇,盛名难压转送刘表;
名不虚传轻慢难矫,遂予黄祖文书拟校;
青年义气得与子交,宾朋满座宴于江郊;
夏姬捧盅愿把心交,一饮而尽志比天高;
射赠鹦鹉请赋论调,文不加点传世文韬;
他人展颜我心却萧,鹦鹉予姬志寄神鸟;
祖绝后患身陨声消,葬于江心唯射来吊;
红颜命薄我为谁娇,君既已去妾身遂了;
鹦鹉凄凄叹无人瞧,化身为石千古光耀。
鹦鹉洲因三国狂士祢衡而闻名天下。狂者因狂而不得志,狂者因狂而少年逝。也许上天有感,鹦鹉洲也最终随江水而逝。
从晴川阁前往古鹦鹉洲所在,正好逆江而上,行走于汉阳江滩之上。
每年的六月底,莲花正是齐放时。
大禹神话园同样位于汉阳江滩。大禹的故事也随着江水在流传。
像这样的大型雕塑一共有十三座。这个场景为应龙助大禹治水。
大禹斩相柳。
而这幅长轴壁刻更是将十个重要传说串联在了一起。
这才是天马行空。
人和水的斗争还在延续。
镇江怪于龟山下,无怪乎有前朝帝王尊崇玄武,龟山能改龟山之名。
稍稍放慢脚步,不远处还有一道书画廊。
画廊里铭刻了昔日的荣光。
加载更多
如今,重现的鹦鹉洲也早已消失,现在的祢衡墓又在哪儿呢?从长江一桥汉阳引桥段,龟山南麓的小路下山,穿过一座铁路涵洞。
沿着小路,背朝长江的方向走不多远就能看到了。
山下虽然是居民区,但山腰的小路却罕有人烟。
身后虽留下《鹦鹉赋》,却少有人问津。这个有些悲凉的所在,也许是狂者的最好归宿。
自祢衡墓沿阶梯下山,正好来到莲花湖。
狂者似乎多不得志。汉阳古有南湖,李白流放夜郎,偶遇故人,众好友对饮于南湖。夜上酒酣,人纵有惆怅,胜于此湖寥寥无名。友邀白嘉其名,以传不朽。遂有了“郎官湖”。
而又传莲花湖曾为南湖一角,世人为纪念李白这位青莲居士,乃称其为莲花湖。
又说现在的莲花湖有一处郎官湖界碑,我还没有寻到。不管怎么说,莲花湖和李白有着不浅的渊源。
虽未举杯,亦可邀天下。
唯有天下可与之共饮。
莲花湖分为一大一小上下两湖,中间有窄渠相连,上有小南桥。
桥下有十二生肖像。
冬不见落叶,夏难见莲花。
不远处的龟山电视塔,虽已不如往日,但仍屹立于鲁山头。
每次从长江一桥过江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往这边瞄上一眼。
很可惜,没有看到过一次水上世界欢闹的景象。
只留一湖一塔弄清影。
加载更多
莲花湖公园不远处就是汉阳公园。真没想到这里曾是徐寿辉的天完正府。虽说他最后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但到底也曾雄霸一方。武昌有陈友谅墓,这里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徐寿辉。
如今这个地方多数时间是老人们的乐园。
园子借鉴了苏州园林的布局,所以地方不大,倒也精致。
天上虽艳,地上不羡,还是免不了艳羡。
园内廊廊,廊内朗朗。
原来是位票友在唱京剧。话说回来,我很久没听到楚剧、汉剧的声音了。小时候离家不远的地方,除了有租小人书的大铺子,还有唱大戏的戏园子。就连摆地摊支棚架的一条街上都搭过台开过场。铁皮炭火炉架子上还翻腾着烧烤,透过羊油孜然的熏烟,看不远处灯火阑珊,戏台上莺莺燕燕,念念不忘,小市民当年也很时尚。
江城的公园,多少不了水塘。
有了水塘就少不了波光。
生在湖边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不用去广场争抢地盘。
加载更多
现今这里除了住宅小区之外,还有一处汉阳造创意园。
园内分布着各种不大不小的创意公司。这栋楼应该是唯一的一个创意展馆,当然创意也是有价的。
这里房屋外墙多为这种常见的红砖,让创意多少打了点折扣。
当然,除了红砖,它多了不少装饰,也随之多了一点生动。
创意嘛,一定不能让人觉得单调。
植物总是一个不错的搭配。哪怕让墙面仅仅多出颗粒感,也能增加一些质感。
涂鸦只能代表一时的灵感。
美,也是可以再接再厉的。
这里还不错,有可能也是一个婚庆场所。
这里的红与绿确实很充足。
加载更多
昔日的汉阳伟业还有迹可循吗?
在龟山西面,月湖南面,还能看到这面牌楼。这一片曾是武钢汉阳钢厂所在,后来钢厂整体外迁,只留下部分厂区和几座车间。
厂区门口还能看到这块华夏钢源。
同属这片厂区,还能看到汉阳兵工厂的门楼。
往昔的进士怎么可能书而无法呢,何况还是个探花郎。
对面则是张之洞纪念公园。
湖面不大,如今有人将它经营成了垂钓场所。
巧了,正好就上钩了。
前方那栋奇特的建筑就是汉阳铁厂博物馆的新馆,目前还没有完工。我只是感觉搁在那的时间挺久了,也该收工了。而在墨水湖附近确有一个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而且是国内唯一的相关历史专题馆,稍后一定抽空去看看。
离开垂钓的小湖,附近能比月湖大的也就是墨水湖了。在我脑子里其实一只只有汉阳动物园而没有墨水湖。事实上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坐落在汉阳的武汉动物园。事实上武汉动物园和墨水湖也是不可分割的。事实上湖也不仅仅只是墨水湖,墨水湖、天鹅湖、下马湖、马沧湖连成了一片。
虽然隔了一条长堤,但这两片湖面应该都属于马沧湖。
可以和天鹅共舞。
事实上我还有很多的事实:事实上以城市名命名的动物园我只去过两个,一个北京的,一个武汉的。北京动物园面积是武汉动物园的两倍,而武汉动物园的水域面积占总体面积的一半以上,所以武汉动物园的水域面积是北京动物园的三倍。
事实上北京动物园无论规模、设施、动物种类都要强于武汉动物园,但武汉动物园的水鸟区确实能胜过一筹,得天独厚的水域十分难得。
事实上很久以前的武汉动物园的水域可没这么热闹。这一侧属于下马湖。
我对它的记忆完全停留在里面的水上乐园了。
而下马湖则是它们的乐园。
这让我想起了《丹尼斯骑鹅历险记》,真的是太古老了。
锦鲤区也非常精彩。
只有撒下鱼饵的时候,你才能体会鱼是多么的多。
加载更多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是归元禅寺的真义所在。
归元寺位于汉阳翠微路前段。应该是武汉香火最盛的寺庙。我只知道有亲戚朋友大年初五凌晨去的,也只能在门口烧香。
平日里当然不必如此。
这幅上联有什么来历我不知道,只是“大别”二字让我联想到了龟山。
殿前的放生池,据说多的时候能有好几千只乌龟。
大雄宝殿的一角。
大雄宝殿内的一角。
大雄宝殿上的一角。
大雄宝殿外的一角。
加载更多
江湖那么大,还不能将脚步停下。
引用一首诗:“沔水空闻却月城,可嗤黄祖谩虚名。早知所守无长策,好惜人才用祢衡”,杀祢衡的是黄祖,守却月城的也是黄祖。月湖因汉水改道而得成,因却月城而得名。
刚才提到了月湖桥,它是跨汉水连接汉口和汉阳的一座桥,临月湖畔。
月湖桥上三回头是有风险的,洒水车一来,那是避无可避。
汉口这一边有一个肉类批发市场。我过桥的时候都会往这头瞅上几眼。
特别是过年那阵子,香啊!这个是清真羊肉丸子,我们当然习惯叫它圆子。
这次先放下汉口不说,继续往汉阳走。
过月湖桥后来到的是月湖的西畔。
湖的南面有一座狭长的小山,名梅子山。梅子山南和琴台大道之间有林荫一片。
冬日,还有些青黄不接。
但还是能寻到别样的色彩。
那就是梅子山,好似手捧江湖。
冬日的梅子山则是若隐若现。
加载更多
伯牙乃春秋楚国人,姓伯名牙,俞姓乃冯梦龙的二度创作。伯牙少时爱乐,拜成连为师学琴。数年技成,然虽能琴在手中,而心却难寄于琴中。成连对他的学生说:“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但是成连的老师方子春居于东海蓬莱,不但擅琴,且能移人情。于是成连带着伯牙前往蓬莱山寻师学艺。到得蓬莱,成连留下伯牙一人,独自去寻找方子春。可过了很多天,伯牙不但未能见到方子春,连师父成连也再没出现过。面对身前茫茫大海,波涛汹涌,身后却是山林呼啸,声声悲鸣,不禁怅然若失,却发现说不出一句话来。手抚身前的悠悠古琴,若有所感,这天地间也许只有这琴音才能代表我真正的声音吧。遂指尖不由自主舞动起来,由缓而急,似急又缓。声沉能盖压海浪,声轻能透穿山林。似从天上倾斜而下,又似八方汇聚而来。蓬莱何来仙,仙音现蓬莱。一曲作罢,风平浪静,伯牙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时成连却出现在了伯牙身前,朗声大笑:“曲若子心,之已移情。”伯牙这才恍然,对师父的良苦用心感激不尽。方才一曲即为《水仙操》。
一时兴起,稍稍被我二度了一下,伯牙学琴的经过确大致是这样的。伯牙后来离开楚国,到晋国做了大夫。后奉命到楚国修聘。国事完毕后又去了趟老家探亲,也是人之常情。探亲过后就该回晋国复命了。可一别楚地十来年,伯牙不免留恋故乡山水,于是奏请楚王,称身体不适,欲从水路返回。晋楚两个超级大国虽然常年争霸,在这修好之际也不便拒绝。楚王不但同意了,还派船一路护送伯牙。这一日恰逢八月十五,船至汉阳江口,疾风暴雨,于是驳船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雨散云开,圆月当空,无以抒怀,遂抚琴应景。曲未尽,琴弦却突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此地荒芜,不可有人偷听琴音。定是有那匪贼之类伏于此地,欲行劫掠。快来人,速速上岸查证。”不久得报:乃是一附近樵夫,避雨山间,偶闻琴音。伯牙正是风流得意时,不免轻看山野之人,大笑之:“山中砍柴之人,怎敢妄言听琴?”樵夫却是不忿:“既无听琴之人,何来抚琴之人。”伯牙见他颇有不凡,遂与之攀谈。樵夫却对方才之曲知之甚详,伯牙更是心中惊疑,乃请其入仓内详谈。交谈之间,发现樵夫不但识琴身,还能明琴理,更表示能闻音度心。伯牙不信,抚琴试之。一曲罢,樵夫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再一曲罢,樵夫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大惊,樵夫竟然无一不道破他的心机。遂忙为适才轻慢之举道歉,并奉其为上宾,这才得知樵夫名为钟子期。二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不觉已是东方发白。奈何加油年迈双亲,子期起身告辞。伯牙虽不舍,却也不好再留。二人相约来年此地再会。
光阴如梭,又是一年中秋夜,伯牙仍驳船于当年之地,却不见子期身影。“想是江宽船密,子期不得见我船。待我抚琴一曲,他定闻声而来。”言毕音起,曲至半中,伯牙顿觉不妥,琴音中似有哀伤。伯牙不由惊呼:“莫非贤弟双亲年事已高,已离人世?子期重孝,断不能来会我矣。”一夜难眠,次日清晨,伯牙登岸去往集贤村探寻子期。路中岔道正不知左右之时,得遇一老叟迎面而来。伯牙道明来意,不料老叟突然潸然泪下:“子期乃吾儿也。去年今日,我儿巧遇伯牙先生,一见如故,结为金兰。得先生所助,我儿贮书以修。日则采樵,夜则苦读。不料劳费心力,积劳成疾,月前撒手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伯牙听罢,顿觉肝胆欲裂,放声痛哭,昏倒在地。老叟忙将其扶助,从一旁小童口中得知,此正是伯牙先生。良久,伯牙方始醒转,握住老叟双手,泣声道:“是我误了子期啊!”遂同老叟前往山头子期墓前吊唁。一曲流水今又抚,江山如故故人无。“贤弟重信,身虽不在,仍不忘当日之约,魂守于山头。今知伯牙者已去,空留此琴,谁为知音?”说罢,剪断琴弦,摔碎琴身,今生不再抚琴。
知音桥下雪雨停,高山流水未知音。
不入古琴台,不知古琴音。到了月湖自然要入古琴台,入了古琴台自然要听一听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要把这个故事说完整,大概《琴操》、《列子汤问》、《吕氏春秋》、《乐府解题》、《警世通言》相应章节合起来就差不多了。
又是一年月临近,辞晋归楚隐林荫,故人双亲如我亲,高山流山再无音。
再次兴起,以上略有加工。
故事说得有些长了,知音难觅,友情肯定是越长越好。
古琴台的遗址有点争议,一说在石首市的调弦亭,始建于宋朝,毁于民国,未曾复建。二说就是汉阳古琴台。汉阳的古琴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毁于抗战期间,解放后按原貌复建。
清幽淡雅,是个抚琴之地。
园内有很多珍贵碑刻。其中伯牙台上的方碑相传为北宋大家米芾的手迹。
加载更多
说了那么多,远远还没有说完。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有一句话:我有个很大的家,我只想好好聊聊她。
评论(5)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