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急赶火车,所以没有和公寓的老板话别。对于哈西万达商场搜狐A座316的温馨,我想会有一次重新来过。对哈尔滨这个地方没有太多的不满意,首先是从公寓开始的。有三个夜晚,在这里体会到的是温馨舒适,狠狠的给哈尔滨的西南角添了一抹亮色。不仅是广布的楼宇,阔达的商场,便利的交通,金街的繁华,优雅的起居,更有气候的干燥适宜,触目所及的鲜亮洁净。不着忙去繁华市区,这个地方坐拥右抱,气定神闲,俨然是王者的尊贵风范,总之我喜欢。
因为是相送,本没有太多的苦留。而且有别前小游,倍感舒畅。在道里的中央大街,哈一百的索菲亚教堂,松花江畔九码头,轮渡登太阳岛公园。信步闲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整个的城市,在内心的意识里多数还是一派洪荒,不详,不透,不够。匆匆几笔大写意,留给后来无限浓厚的遐想,和轻轻巧巧轻描淡写的依恋,就这样,作别了。这所处处透着边陲异域神秘风情的城市,在曾经繁华的深处,无意中透露出些坚硬底色。
黄昏的角落里奏响的小提琴的韵律,柔软细腻的洗去忙碌辛苦的酸涩冷漠,夜幕下的灯光月色交织出的丝丝缕缕细碎的宁和,叫人几乎听不到脚步踏过的声响。心在那里,在街角的柔和里,在夜色的苍茫里,在世纪之遥的守望里,在思想里,在岁月的碰撞和摩擦中,凝固,暗淡,但不改变挺立的脊梁。骨骼缝隙里面的坚强,都写在石头里,刻在墙壁上,贮存在城市的血液和神经,几百年,如此漫长,但是种风韵不减。不想走,不想就这样匆匆别过,我只当是暂别,还会重来。
哈尔滨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一本别有深意的书:泛黄的羊皮纸包的书卷,反射着静谧柔和的光,没有畅销书流传本的折损,字迹依然清晰,油墨的香味里带着岁月的一种悠闲舒适的味道。书的内容点燃我的热情,书的娴熟技巧不叫人反感和厌倦,书的文字都是出自内心的朴实和认真,叫人一下子生发出一种尊重和亲切。只想多看上几眼,带着微笑,说着你来我往看似无用,听来随意,可有可无,却不会嫌多余的话语。如果她是一个姑娘,美丽而又善解人意,开朗热情又富有修养,单纯自然不羞涩,处处体贴而又活泼,着实令人感到可心。似这般,我是可以捧出自己不算腐朽丑陋的心,放诸在那里的。愿意供那纯洁闪亮的眸子来欣赏,愿意供那细嫩娇柔的玉手来把玩,不怕沾了油腻和灰尘,不怕失手跌落的尖叫,不怕被挤压揉搓的刺痛,不怕被风干后的干瘪粗糙。被爱,被相信,被保护,就是爱人的那种感觉,愿意与之共有一切。
难道,我们一生的脚步,不都是为了寻找吗?即便我们不曾喜爱,也阻挡不了我们见到之后的虔诚归附,就像信徒见到了启迪开导的先知,瞬间的喜悦袭遍全身,无边的喜悦托起灵魂的沉重,从此换了一个自我。我们便在这样的更换中,完成了人生的向上,向上,脱离苦难和悲伤,把自己摆渡到一个心的彼岸,有无数希望和美好憧憬层层堆积叠叠凝聚的那个地方。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