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反在飞机上练习拍摄,飞了4个半小时左右,从白天到黑夜,从中国南端到北端。高空的天空和日落都是很美的。进入北方的领空,田地上都覆盖着白色的雪,蜿蜒的河流都冻结,用相机拍摄下来的效果好似工笔画,这是天然的画作,真棒!
着陆时,被通知外面是零下15摄氏度,顿时无语,生活在南方的小孩经受不住这样的温度吧。这种温度,从来没有经历过,幸好备好一切应对寒冻。打的到临近索菲亚大教堂的曼哈顿酒店。
准备出门到索菲亚大教堂,装备好,自拍一张!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整座教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在欧洲见过巴洛克、哥特式建筑,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建筑。到了这个广场,就对教堂进行多角度的拍摄,哪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感觉。刺骨的寒冷,什么都是冰凉了,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双UGG。
第二天(2015年1月31日),7点吃了早饭,再一次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绕着教堂,又一次各个角度拍摄它的庄重和富丽堂皇。鸽子和教堂总也分不开,这儿也不例外。
接着下一站,中央大街。必须先退房,把行李运到华融饭店。中央大街是中国东北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各种欧派建筑
显示气温的钟台,零下10度
雪雕
随处可见的冰雕
马迭尔棒冰和俄式烤肠
防洪纪念塔,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着勇敢智慧的冰城人民兴利除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造福于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 塔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防洪纪念塔的对面就是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天池,在全国各大江河流域中,仅次于长江、黄河,居第三位,好比东北人民的保姆。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的转译,就是“天河”的意思。把松花江比作从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宽广绵长、富饶美丽和神奇风光,其蕴意深远、引人遐想。冬季的松花江气候严寒,有时会降至摄氏零下三十度,结冰期长达五个月。松花江上实在热闹非凡,各种冰上项目,碰碰车、滑冰、雪橇、冰滑梯、冰上摩托等等,在冰面上小心翼翼的行走,兴奋地看着这番从未身临的情景。
斯大林大街上闲逛,这是直达太阳岛的缆车。冰封的松花江,宽广辽阔。
哈尔滨不得不看的自然是冰雪大世界,每一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作品。为了不错过蓝天下的冰雕,我们在16点前就进入展区。门票每人300元,只有每年的12月至次年
的2月份为观赏季节。这些冰块都是来自松花江,一块一块堆出这美轮美奂的场景。晶莹剔透的城堡、雕塑、柱子,到晚上装点上五彩的灯光,像一颗颗通透无比的彩色砖石。景区并不大,有所谓最长的冰滑梯,排队的人非常多,我们抵不住寒冷,果断放弃了,而且放弃了所有的游玩项目
从松花江拿来的冰块,凿成一个个小方块,堆砌这些迷人城堡和雕塑
夜幕降临,彩色水晶映入眼帘
加载更多
2015年2月1日,由于路途遥远,起早出发。07点30分师傅准时来接我们,一路上师傅的话并不多,但人挺亲切,准时接送,安排妥当。
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下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爸爸去哪儿》最后一站的拍摄地。雪乡彻底被炒火了,大家都说这里商业气息浓烈,当地旅游乱收费,各个景区都贵的要死。过年前后期间,炕位费飙升到500元每人,还是一位难求。我们选的还不算十分火热的时段,定了标间400元”梦里童话”。发生了乌龙事件,老板娘一时没有找到我的登记记录,争论了一番,总算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
门票加车票95元/人,拖着全部行李进入雪乡。虽说商业气息过浓,但仍是绝美的白色童话世界,新的旧的木屋,都挂着灯笼、玉米棒。雪糕似的雪层,一串串冰挂,雪蘑菇,白色的一切都是这儿的特色。
雪乡不大,下午打算去龙江第一峰老秃顶子山看日落,180元每位。这个时间山上没有雾凇,没有雪挂在树枝上。坐雪地摩托上山顶,颠簸的很,感觉要被师傅给甩出去,这体验着实惊险啊,下山时师傅还让我踩到山里无人踩踏过的雪,直接没过小腿到大腿根部,深雪行走真是累死人。
含水量极少的雪,松松的
日落了,回去拍摄夜景
蓝色的灯,好几处袅袅升烟,很有味道啊!在这儿架着三脚架,用长炮短炮拍摄的游客很多,摄影者热爱的地方。这是第一次如此认真拍摄夜景,得好好练习,顾不得寒风凛冽,单反也冻得冰凉刺骨,一方面祈祷单反不要死机,一方面不放过任何一处拍摄。
冰串子
加载更多
2月2日11点开始从雪乡出发长白山,路过延边,朝鲜族聚集地,道路两旁是中韩双语。到二道白河已经天黑,吃了烤肉当晚餐,养足精神,第二天(2月3日)6点要到魔界。
魔界本不在行程之内,但后来听闻这儿是摄影必去之地,就临时加了,师傅为人还不错,说免费送我们去。还有一部分的考量是,担心雾凇岛看不到雾凇,而这儿可能有雾凇。
查询魔界景致形成原因,一是此地多温泉,而是此地多发电站,因此此处水源丰沛,而且终年不结冰。每到冬季,当气温低下,会出现雾凇和冰挂,雾气很大氤氲缭绕,如同仙境。
头发上和帽子上都结霜了,哈哈,寒冷程度可想而知。
魔界出来,回酒店吃早饭,08点30出发长白山景区。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横跨中韩两国,是一座休眠火山,是著名的巨型复式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 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长白山分东西南北4个坡,其中东坡属于朝鲜境,去不了,其他3个坡都可以去。西坡主要景点有天池、中朝5号界碑、梯子河、高山花园、长白山大峡谷、王池。南坡主要景点有天池、双蝶瀑布、高山苔原、鸭绿江 大峡谷、千年炭化木遗址。
我们落脚二道白河,只准备花一天时间游览北坡,北玻路线最为成熟,开放最早,景点主要有天池、长白瀑布、温泉群、绿渊潭、小天池、地下森林。门票是125元每人、景区大巴85元每人。
最想看的自然是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虽然这个季节已然冻结。据闻长白山天池因其天气多变,一年只有1/3的时间可见,还是要期盼有个大晴天,让我们目睹她的风姿。北坡到天池必须再多花每人80元的越野车钱。运气还不赖,上下天池我都坐在副驾驶座,路上风光一览无余。越野车沿着蜿蜒车道上山顶,放眼周边都是皑皑雪山,美哉壮哉,只恨行驶中无法拍摄。
就算结冻了,依旧美丽,圣神
绿源潭,见不到绿绿的池水,只有冻结的瀑布和池水
自带仙境效果
白雪、蓝天、温泉水、热气、树林、苔藓、岩石、高山,如此美轮美奂
白雪与温泉,冰与火的完美融合,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长白瀑布,乘槎河尽头。乘槎河流到1250米后,飞流直泻,便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站在瀑布前的观景台远观瀑布,只见水流似从天而降,落地声如雷贯耳。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瀑布像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叫“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的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地,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下面这张图就是宣传所言情景:
我看到的是这个:
没来得及看到地下森林,只走了一小点路
晚上自然是泡温泉啦!
第二天就只需要到达雾凇岛,4小时左右路程,睡到自然醒,慢慢来。旅游时我是兴奋过度,睡不着,8点半出酒店,在酒店前河流拍照。真是不枉此行啊,所有有水都结冰了,树上、瀑布、河流,所有的一切,只有气温如此低的地方才能看到,形容不出这份震撼,只能看图体会了。
还有时间,雪雕一条街不能错过。
雪雕街很长,艺术的童趣的领域都有,还有即将开始的国际雪雕艺术节,艺术家们正在创作中。我们11点出发前往雾凇岛,16点左右到,入住韩屯村的江边人家,旁边就是松花江。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之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道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到吉林看雾淞成功概率较高,其中也有缘由:
从吉林市区逆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暖,每到数九隆冬,尽管松花湖面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从水轮机口流出的水仍有零上4 度,江水载着巨大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过市区不封冻的奇境。并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汽,整个江面雾腾腾,久不消散。凝结在岸边的柳丝、松叶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莹似玉的冰花,十里长堤顿时成了玲珑剔透、玉树银枝的世界。
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江边拍拍照,真正东北农村
2月5日大家5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就渡江到对岸。昨晚担心今早会看不到雾凇,大家都说看雾凇都是拼人品的事情,雾凇的形成必须有水气、一定的低气温、无风无雪、不能刮风等条件。千里迢迢而来,看不到的话我就要郁闷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一早醒来,推开窗就看到树上白白的雾凇。兴奋不已,快速扒完饭,拿着单反拍这梦幻不已的世界。
雾气缭绕的江面上行驶的渡船,仙船啊
加载更多
2月6日是最后一天,长春的行程很宽松,本身也不好玩吧,只是让晓霄来会会大学同学。上午安排去净月潭公园滑雪,真是的,来东北这么多天都没有滑过雪,最后一天要满足这个愿望了。
刹车姿势!慢慢有了感觉。
长春有一个人文景点,伪满皇宫博物馆,还有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这些都是沉重的历史。所幸的是曾经看过“末代皇帝”电影,对爱新觉罗▪溥仪的生平有点了解。这次参观也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
评论(1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