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答曰:马鹿菌。还真正没有听说过这种菌类啊!
“这两天才摘的啊,新鲜,我们准备凉拌了它,你们吃不?”土著小林哥说着还一边摆弄菌帽下,就好像大海里的某种珊瑚,感觉可以成为微小生物的避难所。
距城市的遥远和与世外桃源的距离成反比,我们见到的草海就很出世,在泸沽湖直饮湖水,采了一朵水草花。还有什么神奇的食物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呢?
跟随着时间转换,什么时候该吃什么,什么新鲜,摩梭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食物是文化的核心,永远的核心,所以我欣喜于这个地方,多半也有摩梭食物的原因。
早晨的苦荞饼,是这一带的特色食物,但是摩梭人做的会更硬一些,比在西昌吃到的颜色深,味也更浓;玉米是糯玉米,我们也把珍藏的“水果玉米”拿出来煮,它们甚至难分伯仲。
肥膘肉,一开始同行的同事都不太能接受,据小林哥说,这是当地最最最著名的菜了:每年限定的时间剖猪,洗净整理后又把肉肉塞回去腌制晾晒,还不忘了把猪缝起来。听到这里,嘟嘟妈就直干呕。
桌上的肥膘肉片成片,我不知道旅游的人来可不可以吃到,由于我们是小林哥招待,所以吃了一块,客观的说,和我们汉族的腊肉类似,但它特有的骚味,虽不令人反应激烈,也多半让女孩子够呛了。
摩梭的咣噹酒,喝过了吗?没什么酒味儿,平时不喝酒的人也可以试试,不过为什么叫咣噹酒?如果你多喝几杯就会知道了。
泸沽湖的鲤鱼,我们也下了嘴,摩梭人实际上吃得辣,我们重庆的过来了有的菜都不太能完全接受的了。
一路吃吃吃,一行人还买了许多风干牛肉干和酒准备带回去做手信,吃是多么重要啊!愿每个地方都有心静下来,与美食对话。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