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凯里过了一个夜晚,前往施洞的路上,活捉到一群大叔在路边打牙祭。
自己家里带出来的散养的公鸡,在路边生了一堆火,架起一口锅,用树枝做筷子,就地把鸡炖了,鸡爪扔进火堆里烤着吃。
打牙祭在当地如果追溯历史,是一种犒劳。每年的农忙时节,或谁家要盖新房等一些大强度劳动的时候,会准备一些肉食,来鼓舞士气,犒劳辛勤劳动的人们。
现在我们忙里偷闲,偶尔去加个餐也叫打牙祭。
大叔们盛情邀请我一起吃,作为吃货本质,这么地道的路边野餐又怎能错过!出乎意料的是,虽然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鸡肉的口感非常好,肉质紧实鲜美,非常好吃。
蹭了一顿路边的美味,跟热情的大叔们告别。
凯里的酸汤鱼特别有名,其中的原料以清水江大鲤鱼为最。
清水江是黔东南地区的母亲河,在早期文明还远未穿透晨曦的日子里,清水江就成了黔东南广袤山川和土地生灵,滋养孕育和繁衍生息的母腹。
清水江盛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等多种鱼类。江上偶见渔船,还有渔民在水上生活。我去问问有没有大鲤鱼。
渔民说今天没有鱼了,但是明天早上会有。于是我就在清水江畔的石滩上扎营住下,等待明天渔民满载而归。
第二天是个雨天,天光初亮,就看到渔船远远地驶来,渔民夫妇已经收网归来。
除了大鲤鱼,他们还卖给我一些小杂鱼,有角角鱼,桂花鱼等等,掺杂着许多河虾,非常新鲜。太棒了,有了这些,这一锅酸汤鱼就非常丰富了!还能炒一碗虾!
天又下起了雨,有个桥洞!避雨去~
穿过桥洞竟有个阶梯,拾级而上是一颗樱桃树。我想,这家苗人的生活一定闲适而安逸。
走进人家,大姐刚好在做饭,一番闲聊,原来她是云南远嫁而来的姑娘,当年爱上了家乡兵哥哥,不顾家人的反对随他远走他乡。
山里的日子远比想象的贫瘠,她从一开始的崩溃,到如今经营起了自己美满如意的小生活,活得比谁都勤劳坚强。
她说她最拿手的就是酸汤鱼了,像大姐取了取经,还得了许多大姐秘制的好材料。
酸米汤,酸菜,酸辣椒,香茅草,木姜油,还摘了一把酸樱桃。拿到这些材料,我就知道,这一定是一锅超出预料的酸汤鱼!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