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是位于钱塘江以北的一座小城,城市不算大,历史却非常悠久,它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过。而如今的海宁,在历史的严格之中不断的发展,有着潮城、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革之都等美誉。
刚刚踏上海宁的土地,是一个阴郁的雨天,初秋的凉意在冰冷的雨水衬托下,愈发寒冷。一阵阵寒意随着裸露的手臂直接透进皮肤。作为一个怕冷的孩子而言,这个感觉并不十分舒服。
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是长安镇,这个名字好像在某本武侠书上看过,听起来有那么一种旧旧的文艺范儿。海宁站开出没多久,就来到了目的地:虹越园艺家。匆匆下了车,钻进了大楼里,一股暖意油然而生。
这里就是虹越花卉,一片花的世界,嗯,叫花的超市会更加准确一些。
这里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卉植物,以及一些周边的产品。
虹越园艺家离海宁西站不算远,属于长三角人流,物流密集的中心地带,所有来这边买植物的人非常之多。
我置身于这一片花丛中,浑然忘却了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
一直很喜欢逛花鸟市场,而这里比花鸟市场干净整洁了许多,看着园艺师一丝不苟的修整着植物,突然觉得特别温馨。
植物是这里的主角,而我们只是过客,在这片花的海洋里略作修整,匆匆告别,然后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我们的下一站是云龙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镇子的名字和刚才的长安镇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也带着一种浓浓的武侠风彩。
这次是去云龙村领略当地的蚕俗文化。在路上随行的导游一直在身边喋喋不休的介绍着云龙镇这几年的发展,说云龙的产品出口欧美,非常有钱。其实我对于这些真心没太多的概念,但是脑海中却勾画出了一种土豪村落,家家别墅的画面。车行没多久就到了云龙镇,云龙镇和我脑海中的画面还是有所偏差的。那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农村的感觉,村口是一个游客接待中心,一进门还以为到了某家特色酒店呢。
接待中心的设施非常整洁干净,里面展示着各种丝绸制品和蚕茧制品,那些蚕茧做的小动物简直太可爱了。
云龙村在发展文化旅游,这里的蚕桑记忆馆里展示着云龙村这几年的变革,在记忆馆里有很多旧时候蚕农养蚕的器具,充满了历史感。记忆馆里还展示了现代蚕丝做的工艺品以及彩色的蚕丝,这个可不是染色的哦,是纯天然的颜色。
跟随导游的脚步在云龙村漫步,去领略村庄的美丽,宁静的戏台,整洁的柏油路面,干净的池塘,路边三三两两的桑树,和旁边的几间楼房相映成趣,好一幅雨后江南画卷。
梁家墩
第一次听说海宁,通常听到的都是海宁潮,可见海宁和潮是多么密不可分。既然来到潮城,自然也要来看看这里的潮水。海宁的潮分三种,有盐官观潮景区的一线潮,老盐仓的回头潮和位于丁桥镇的碰头潮,也叫交叉潮。就观赏性而言,当属交叉潮。冒着绵绵秋雨,我们来到了梁家墩。下了车,雨居然悄悄的停了,真是天公作美。
梁家墩是钱塘江边的一个景点,因为钱江潮这个得天独厚的存在,这里也慢慢的开始往旅游业发展。景点的牌子上写了潮水的大概时间,趁着时间还早,我们一行人在村子里参观了一下。
村子不算大,大大小小的柏油马路旁边种了一些鲜花和果树。白墙黑瓦,红砖围墙,使村子显得格外干净。村子中心是一汪水潭,几所房子坐落在水潭边,一片江南水乡的风味。
在这个村子里,旅游业的萌芽正在悄然兴起,村子里有一间民宿是当地人利用自家的房子装修而成。外观并没有太多令人惊艳的地方,只是那个院子显得比较大,让人有些许印象。
相较于朴素的外观,房子里的装饰就显得精致了,简简单单的斗笠装饰的墙面都让人觉得很有味道。里面的格局和装饰透露着房主的品味和修养。很遗憾我没去住过,不过在这个小村庄歇息一晚一定是个不错的休闲方式。
村子里还开了个非常文艺的咖啡馆,潘园。我对这个名字比较好奇,不知道咖啡馆的主人是不是姓潘。
咖啡馆坐落在一座院子里,院子依然很大,在院子旁边墙壁上画了几幅墙画,摆了几盆花,文艺的感觉也就出来了。其实这样的咖啡馆见过很多,只是在这样一座村落出现,也不免让人意外了。
闲逛少顷,观潮的时间临近,一行人兴匆匆的来到了堤坝边,等待的潮水的到来。一直是从书本上从网上看到海宁潮而从未亲身经历,不免对这次观潮有着一些期待。
钱塘江的后半段不像钱江源头那样清澈,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让钱塘江有些昏黄。阴郁的天气使得江面雾茫茫一片,分不清陆地和江面的界限。江上吹来的风让我感动一阵哆嗦,身边的游人越来越多。
过了一会儿,人群开始喧哗了起来,远远看去只见江面上一道白练从对岸徐徐而来。当白练越来越近的时候,在堤岸上的行人也渐渐的离开了河畔。
只见一阵轰响,惊涛拍岸,异常壮观。近半小时的等待,就为了这一次拍击。随后浪涛退去,卷起江底的黑泥,渐行渐远,而堤坝上的人们也四散而去。我们也随着行人离开了堤坝。
看罢潮水,已是中午近一点,自然是饥肠辘辘。在梁家墩有一家餐厅比较有名,据说还上过央视,这家叫江海湾渔村的小餐馆藏身于一座低矮的民宅里。外形也是那种简单的江南民居色彩。
不得不说,这里的菜味道还是可以的。虽然我叫不出名字来,但那个红烧肉味道真的不错,肥而不腻,难怪吃客络绎不绝。
之前有人跟我说,钱江的潮只有中秋时节才能看到。到了梁家墩才知道,在钱江边每月的初一到初五,十五至二十五都是看潮的好时候,只是临近中秋,潮水会更大一点而已。梁家墩是一块初生的旅游目的地,商业化尚未完善。选一个初一或者十五有潮的日子,到梁家墩小住两天,感受一下这里的慢生活,看看潮水,思考一下过往,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离开梁家弄已是午后,几缕阳光从厚重的云层里透了出来,心情大好。跟着一行人来到了芳草青青房车基地。房车掩映在绿植的围绕中,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几张木头椅子在房车遮阳蓬下,一种闲适的氛围就出来了。
我几乎可以想象在房车基地呆上几天的惬意生活了。我们参观了那个最大的房车套间,2间房一个客厅一个卫生间,空间足够大。在那个大房间有个天窗,在晴朗的秋日,躺在房车里看星星应该也是一种浪漫,只是不知道在海宁能否看到星星。
择一周末,带上孩子来这片房车基地呆上一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这里除了一整片一整片的绿色植物,还有一个咖啡馆,客人可以在那里聊天,喝茶。基地的外围有一片沙地,是儿童活动区,可以看到小朋友们在这里开心的玩耍。
盐官古城,是海宁的一处比较值得一去的地方。在临近傍晚,我们来到了这里。据说盐官古城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一座大大的城门,进去是一排商业街,与其他城市的仿古商业街并无二致,要说不一样,可能就是街道稍微宽广了一些。不禁有些疑惑,两千多年的古城的建筑为什么还这么新,问了身边的伙伴,说这个只是在后续的遗址上修建的,瞬间了然。
这里基本是仿古建筑,但是在大街的后半段,有一座陈阁老宅,倒是明清的时候留存下来的。嘉兴一带一直是个鱼米之乡,古宅留存很多,我记得之前去的海盐的绮园就是清代留存下来的一大名园。
陈阁老宅是清代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陈元龙故宅。比起绮园这样的园林规模自然是小了很多,但是宅子的保存完好,里面古树参天。
参观这座宅子,倒是可以隐约领略到明清时候达官贵人的生活状态。
在古城的步行街还有一个皮影戏馆,皮影戏我倒是第一次看,一直以为皮影戏是北方的艺术,原来在浙江也有这样的民间艺人,倒是让人生出些许自豪感来。
古城附近有一个海神庙,据说是雍正遣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建造的。海神庙的游人不是很多,进了庙门是一进大殿,白色的道路两旁是一片草地,草长得很长。我不知道是刻意这样的还是因为游人不多,没人清理。给我一种略显破败的感觉。沿着长长的石道,进入大殿。大殿里摆放着吴越王钱缪,伍子胥的塑像。
大殿后面是一座亭,唤作御碑亭,里面保存着雍正和乾隆父子的文作。御碑亭所在的后院,非常安静,墙旁是残破的石头和杂草,让人莫名的觉得有些沉重。虽然是庙,却没有看到香火,我想这也许是出于对古建筑保护的原因。
逛完海神庙已是晚上,匆匆吃完晚饭就去参加海宁观潮节的开幕式,开幕式之前是一个音乐节。
天空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没有阻挡观众热情的脚步。音乐节的舞台前围满了热情的观众,穿着雨衣,拿着荧光棒等待着乐队的演出。而只穿着短袖的我只能躲在一边静静倾听。
在演出到中途,举行了观潮节的开幕式。等到结束后,我们匆匆的就离开了,因为秋雨带来的寒冷,还因为我那双湿透的鞋子。
临回酒店的时候,导游哥哥说带我们去看灯,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了海宁皮革城。海宁皮革城的彩灯节当天刚好是试运行。
海宁本来就是皮革之都,而海宁皮革城更是享誉已久。记得朋友之间一谈到皮衣,就会想到海宁。而我第一次与海宁皮革城的邂逅,居然是在晚上,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都说商人逐利,可以想象海宁皮革城白天的那种喧嚣场景。而流光炫彩的彩灯,赋予了海宁皮革城另一种意义,宁静,绚烂。
等观灯的行人渐渐散去,我们也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了酒店。一天的行程是充实的,到了酒店,就想把自己丢在床上。匆匆洗了澡,沉沉睡去。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