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目的地非洲——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班机,静待我们登机。
看动物去
到动物园看动物去
到野生动物园看动物去
到大自然中看动物去
到动物王国——肯尼亚看动物去
经过反复的思考,去还是不去?气候承受的了吗,那里是赤道横贯东西的国家;安全吗,那里比邻索马里、也门等战乱不断,海盗猖獗的国家;健康是否有威胁,非洲的“黄热病”、“埃博拉”、等等~~~但是,终于禁不住诱惑,最终决定到动物王国——肯尼亚,去看动物。
早就耳闻非洲的自然景观特别美,加之赵忠祥老师解说,系列《动物世界》的诱惑,还有在非洲拍摄野生动物一举成名的“罗红”(好利来烘培店的老总),拍摄的那些非洲原野上野生动物绝美的照片,就一直想亲自体验一下在动物王国“肯尼亚”拍摄的感觉。下定决心是今年4月末,与好朋友协商好,在今年6—8月动物大迁徙的季节,一起去肯尼亚拍摄野生动物。报名中国旅行社,由总社自组团。8月5日最终成行,开启“10+1天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之旅。
到达
经历10个小时多一点的飞行,登陆非洲大陆“亚的斯亚贝巴”,再转机飞往肯尼亚“内罗毕”。
飞往内罗毕的班机早上8:05登机
班机滑出跑道即将起飞。
空中鸟瞰“亚的斯亚贝巴”
机组人员开始服务
埃航空中小姐热情服务
到达内罗毕(焦莫 肯雅塔)国际机场。
刚刚走下飞机就看到熟悉的中文。原来内罗毕国际机场正在扩建,承建工程的是中国“中交集团”。
我们旅行团一行20人,加一名总社全陪曹导,共计21人。原以为会是一部中旅或大巴来接我们,没有想到是四部小面包车,这4部车将陪伴我们走完肯尼亚的全部行程。同时见到我们的地陪“阳光非洲旅行社”的“李秀云”(英文名“丽萨”)李导,一位来自中国沈阳40多岁的大姐,带着浓重的乡音,包括她与四位当地司机的沟通都十分有趣。肯尼亚当地人的语言是“斯瓦西里语”,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官方语言讲英语。20位团友中我和我的两位朋友还有一位朋友的夫人(我们4人是全团年龄最大的,年龄都超过60岁),再加1人刚好可以凑够一部车,我们选择全陪曹导和我们一部车,便于和司机沟通,其他三部车,每一部车都有年轻人,可以用英语与司机沟通,再一次感受到语言的重要。地陪李导每天轮换上一部车,给我介绍一些当地情况。好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景区拍照,不需要什么导游。只要简单的“停下(stop)”、“前进(lts go)”就可以了,复杂一些的沟通就靠我们的全陪曹导了。
肯尼亚真的堪称动物王国,也是动物的天堂。李导介绍,肯尼亚法律严格禁止猎杀野生动物,如果私自猎杀野生动物会遭到法律的严惩。因而,在公路两侧的原野上,在城市街道的树上,或者在入住酒店的院内,都可以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当然看动物还是到公园(保护区)内去看,在这个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的东非高原之国,散落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这些野生动物园(保护区)动辄几百平方公里,而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其中隶属于肯尼亚1800平方公里,坦桑尼亚2200平方公里),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
在肯尼亚旅行期间,先后游览了两个“私人动物园(保护区)”,“内罗毕长颈鹿公园”、“奥佩吉塔保护区(甜水私人保护区)”;两个国家公园(保护区)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两个“湖区”动物园,纳瓦沙国家自然保护区(纳瓦沙湖)、博高利亚湖国家公园。
内罗毕长颈鹿公园,是我们来到非洲游览的第一个动物园,是一个私人动物园。
内罗毕长颈鹿公园,这里只有一种动物——-长颈鹿。
该圆建于1983年,占地56万多平方米。创建者“乔克”亦是“非洲濒临灭绝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创始人。70年代,一种叫做“罗特希尔德”的长颈鹿濒临灭绝,至1973年肯尼亚西部仅存130头,为拯救这一稀有物种,乔克夫妇采取收养及放归自然等方法,经过努力,目前罗特希尔德长颈鹿的数量已近500头。全世界60%的野生罗特希尔德长颈鹿生活在肯尼亚境内,它们是长颈鹿中十分珍稀的一个亚种。
在这个公园,游客可以和长颈鹿亲密接触,也可以用公园提供的食物亲自喂食。当长颈鹿像砂纸一样蓝灰色的舌头,舔舐你手中的食物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长颈鹿公园的文字介绍。
离开内罗毕,我们驱车南行280公里,到肯尼亚著名国家公园之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保护区)”。
肯尼亚的道路还是落后一些,大部分与我国的“国道”差不多,道路还算平坦,只是比较窄,一般是往返两车道,最多三车道,中间车道交替变换。进入景区往往是泥泞的土路,短的需要半个小时,长的一个多小时。
先看看我们的交通工具——小面包车,陪伴我们肯尼亚全部行程。特点是有一个大大的顶棚,在景区可以升起来,便于拍照。
几张沿途小照,看一看肯尼亚的自然风光。
路边摊,比较简陋,但是没有“城管”。
见到非洲特有的“金合欢树”
我们去的时候,适逢肯尼亚选举总统,这里好像是在做选举推介活动。
即将进入景区,落日的余晖下,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露出美丽的容颜。
加载更多
今天早上约定的出发时间是早上8点钟,但是直到早上9点多,四部旅行车才来到酒店,原来司机去参加投票了。他们自己讲,为不耽误投票,早早就去投票站排队,但是还是耽误了接我们的时间,十分不好意思。
途中我们途经一个乡村投票站,拍下两张照片。
行车途中的服务区。肯尼亚一路下来没有感到找厕所的困难,服务区的厕所比我们国内一些景区厕所还干净。一般都有洗手池,并配洗手液。
服务区的纪念品商店,大量手工制作的各种纪念品。收取美元,可以砍价,我买了一个非洲乌木的长颈鹿,要价80刀,20成交。
前店后厂,独具特色的非洲木雕正在制作过程中。
中午到达景区附近酒店,吃午餐,短暂休息,下午进入马赛马拉景区。
进入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刚刚下过一阵雨,半道彩虹挂在天边。
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该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动物繁多,数量庞大,约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禁猎区)之一。
马赛马拉还是一个巨大的保护完好的风景区,低矮的丘陵绵延起伏,宽广的草原一望无际,巨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散落其间,马拉河的众多支流纵横穿越,景色美轮美奂。 乘一辆旅游专用车驰骋于原野上,常可见斑马成群结队,南非羚羊走动其间,非洲野牛徘徊,大象环顾左右;道路上时有东西挡住去路,乍一看以为是石头,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旱龟匍匐不动;抑或从草丛中窜出一两只猎豹、豺狗,让你领略其速度之外,惊出一身冷汗。
这里是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狮子、豹、大象、长颈鹿、斑马等野生动物生生不息。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草原日出、日落的仙境般的美妙,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烦恼,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快乐。马拉河是众多尼罗鳄和河马的家园,也是野生哺乳动物的生命线。在这里,每年发生着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即“马拉河之渡”。届时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匹角马前赴后继,从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中横渡马拉河的壮观场面,体会动物世界中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马赛马拉迎接我们的是“转角牛羚”
转角牛羚是群居动物,族群可以是三两成群,但也有十多二十头一起的。族群由一或多头雄性领导,领导权通过追逐和打斗产生。领导的转角牛羚会负责保卫领土,并随时保持警觉性,在危险来到时提出警告。转角牛羚也会逐水草而居无定所,但不会像黑尾牛羚(wildebeest)那样走那么远,声势也远远不及,最多只有一、二百头左右聚集一起。
长颈鹿依然悠闲踱步
非洲水牛也进入我们的眼帘
加载更多
角马的队伍就是这样排成一列纵队,不紧不慢的向河岸边集结。
已经接近马拉河边
河边集结起大量角马,但是并没有过河,它们在干什么?观察是否安全吗?
我们已经端起手中相机、摄像机、手机,期待大戏上演。
这时情况发生变化,在角马队列中间,出现分化,一些角马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另外一些还往相反的方向跑。
注意河岸在右手边,这些角马明明是往回跑啊,真是急人,难道一场大戏还没有上演就要谢幕啦?
角马可不听我们的指挥,干着急没有办法。
这样反复几次,最终大约有几百匹角马冲下河岸开始过河~~~
加载更多
从马赛马拉至纳瓦沙,途中经过东非大裂谷。原以为东非大裂谷会像其他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那样,雄伟壮丽、气象万千,但是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大深坑(导游语),还是看看照片。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当乘飞机跨越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东非大地沟”。 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其实东非大裂谷还是非常巨大,且闻名世界的,只是我们的视野太小,只看到很小的一部分,犹如井底之蛙、又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100千米,全长600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
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首都内罗毕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方。登上悬崖,放眼望去,只见裂谷底部松柏叠翠、深不可测,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抛掷在沟壑中的弹丸,串串湖泊宛如闪闪发光的宝石。裂谷东侧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
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肯尼亚的另一著名地理标志就是赤道横贯东西的国家。
赤道标识,肯尼亚不止这一处赤道标识。
赤道上的自然风光
抽水马桶冲水时,水流会产生一个旋涡流下排空。有理论称,在北半球,水流旋涡是朝顺时针方向的;而在南半球,则是逆时针旋转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
在赤道附近有人做这个模拟实验。
纳瓦沙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毫无疑问这里是东非裂谷里的一棵明珠。也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以湖景为主的自然景观。
纳瓦沙湖(Lake Naivasha),是中部五湖里最出色的一个,这里湖、光、山、色无一不自在随意,纳瓦沙湖是鸟类学家的梦想,该处有400多种各类鸟,以该湖为家的所有鸟类品种比起全大不列颠群岛还多。该湖是裂谷中最高湖,湖内河马成群,湖中岛的各类动物加之秀丽湖景吸引了不少游客。也是肯尼亚景点中中国领导人来的最多之处。
游览纳瓦沙湖,旅行社为我们安排的是乘船游览。
湖岸风光
寻找鸟儿的名字,又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待发现~~
从爱鸟网搜到最接近的资料:蓝矶鸫(学名:Monticola solitarius)是中等体型的青石灰色矶鸫,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分布广泛,为留鸟及候鸟,见于欧亚大陆、中国、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是马耳他的国鸟。
树丛中露出长颈鹿的身影
巧遇模特湖边拍照,顺便蹭了一张,非洲姑娘也是非常漂亮的。
我们就是乘这3条船进入湖区观光摄影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
湖中看到河马的身影
加载更多
从纳瓦沙至博高利亚湖车程4个小时,这段道路可能就在东非大裂谷中穿行,因而这区间的自然风光非常漂亮,我们尽情享受这旅途中的风光大餐。
加载更多
从纳瓦沙乘车4个小时就到达著名的博高利亚湖,博高利亚湖也是一个国家公园,这里是火烈鸟的故乡。
位于肯尼亚裂谷带边缘的博高利亚湖,是碳酸钙湖,面积约有30平方公里,是非洲火烈鸟的家园。这里栖息着成群成片数也数不清的火烈鸟,场面非常壮观。
等待进入景区的旅游车。
刚刚进入景区就被漫天飞舞的火烈鸟深深的震撼了
火烈鸟(学名:Phoenicopteridae)亦称红鹳。3属6种: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 ;颈长而曲 ;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 ,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 ,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
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 。孵卵时亲鸟伏在巢上 ,长颈后弯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因羽色鲜丽,被人饲为观赏鸟。
大红鹳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小红鹳分布于非洲东部、波斯湾和印度西北部;加勒比海红鹳、智利红鹳、安第斯红鹳和秘鲁红鹳分布均限于南美。
成群的火烈鸟栖息在湖中不同的区域
看到火烈鸟群中有灰色羽毛的火烈鸟,原以为是另外一种鸟类,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是3岁以下的“雏鸟”。
雏鸟的绒羽呈灰色丝状,腿也是灰色的,嘴并不弯曲,而是直的。到了两个半月的时候,幼鸟能够学会飞翔,一年以后,体形几乎同成鸟一样大了,但体色仍然是灰色的,直到第3年才能变为红色,达到性成熟。寿命大约为20年-50年。
岸边有两只可爱的小狗,跑来跑去,把岸边觅食的火烈鸟惊得飞了起来,带动更多的火烈鸟一起飞,场面壮观。
美丽的倒影
翱翔在蓝天之上的火烈鸟
湖区的地貌也非常美丽
我们在博高利亚入住的酒店也俨然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悠闲踱步的鸵鸟
加载更多
离开博高利亚湖区,我们到达此行最后一站”奥佩吉塔保护区(甜水私人保护区)”。
奥佩吉塔保护区,通常又俗称为“甜水私人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赤道地区的莱基比亚(Laikipia)中部,在首都内罗毕以北240公里,地处阿博岱尔国家公园(Aberdare N.P.)和有“赤道雪山”美誉的肯尼亚山(Mountai Kenya)之间,占地约90000英亩,是莱基比亚—桑布鲁(Laikipia-Samburu Ecosystem)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奥佩吉塔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令人震惊,不仅包含了著名的Big Five:犀牛、花豹、非洲象、非洲水牛和狮子,还生活着其它保护区少有的细纹斑马、杰克逊麋羚和黑猩猩,普通的羚羊、斑马等更是数不胜数。在奥佩吉塔保护区开阔的平原上迷人的景色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相映成趣,加上该地私人保护区性质的安全可靠和相对自由,保证了游客可以在此全天候无忧无虑的享受宁静的自然风光,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愉悦。
黑猩猩被安置在电网围起来的特殊保护区内,这里是肯尼亚唯一可以观察到黑猩猩的地方。
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体长70-92.5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雄性56-80千克,雌性45-68千克;身体背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手长24厘米;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同;无尾。
栖息于热带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余只,由1 只成年雄性率领 。食量很大,吃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经常吃昆虫、鸟蛋或捕捉小羚羊、小狒狒和猴子,雄性获得的猎物允许群内成员共享。在树上营很简单的巢,较大猩猩更近于树栖,也能用略弯曲的下肢在地面行走。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面积26-78平方千米,觅食区域往往是它们集中的地点。群与群间有往来。长久保持母子关系,分群后还常回群探母。有午休习性。
孕期8-9个月,每胎1仔;哺乳期约1-2年,性成熟约12年,雌性30岁龄可生第4胎。寿命约40年。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能使用简单工具,是已知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其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更近似于人类,在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在非洲中部。
非洲水牛(非洲野牛)
盔珠鸡,分布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雌雄羽色相似,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点斑,如同珍珠。
大象
加载更多
亚的斯亚贝巴的行程是埃航负责安排的,作为我们乘坐埃航的一种奖励。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停留一天,并安排半日的市内游览。肯尼亚的全部行程都是观景,吃、住在景区,基本接触不到当地居民。而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天行程则完全颠覆这一模式,我们是在城市中游走,景点基本也是人文景观,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与当地居民有一些接触与沟通。
一早,我们在酒店附近自由自在逛街。同行的朋友夫人曾在西非援非工作两年,认识一些非洲的特产。这不发现“仙人掌果”,是一种水果,10元当地货币购买5个,我们都品尝一下。
朋友想和一位埃塞俄比亚小伙子合个影,没有想到一下子围上来7、8位小伙子。深切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
亚的斯亚贝巴的一个特色餐厅。这里据说是老国王“海尔塞拉西”为妻子建的一个宅邸,现在成为一个特色餐厅。这家餐厅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
这里也是自助餐模式。我们这一路只吃到3顿中式桌餐,其余均是自助餐。
加载更多
亚的斯亚贝巴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大教堂,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一个宗教胜地,建于1900年代早中期,埃塞俄比亚的前国王海乐瑟拉希夫妇都安葬于此,教堂内的黑色花岗岩陵寝非常值得一看,教堂有专门的导游讲解,每天会有定时的唱诗,有时还会给穷人布施。教堂外部很漂亮,很适合拍拍照。教堂的彩绘玻璃非常漂亮,不过里面很黑,所以走路要小心。这个教堂反映了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历史,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史和文化史。
教堂内景
教堂内独具特色的彩绘玻璃窗
圣三一大教堂旁的宗教博物馆
圣三一大教堂旁一座清真寺
这里的清真寺完全颠覆我们对清真寺的传统认识,这里没有华丽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也没有高高的宣礼塔。据导游介绍伊斯兰教徒在埃塞占40%。
至此非洲之行圆满结束,第二天凌晨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班机回到北京。
肯尼亚旅行很多人会跟出行前的我一样,有各种各样疑惑担心,就我所见所闻介绍一些亲身感受。
1、气候。肯尼亚属于东非高原,海拔1000-2000米,虽赤道横贯东西,但天气并不炎热。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受其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我们去的8月初,为旱季中的“小雨季”,夜间多雨,上午一般为阴天至多云天气,下午基本是晴天。白天气温20--25摄氏度(气温28、9度只有一天,在博高利亚湖,这里海拔较低大约900米),夜间气温较低大约10-14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穿衣,上衣一般半袖衫,外加防晒服即可,下身长裤(兼有防蚊虫考虑)。体质差的还要带上夹克或冲锋衣,我看导游穿的上衣是半袖衫外罩薄棉服。8月相当我们国内的2月(还是冬季,当然肯尼亚没有冬季之说,只有旱季和雨季),早上6点天刚刚亮,晚上6:30天已经全黑。因此,要携带一个手电筒,个别酒店晚间停电(我们在马赛马拉的酒店,晚上10点就停电了)。
2、就餐。景区全部是酒店自助餐,就我个人感觉可以吃饱,大多数酒店自助餐还不错,牛肉、羊肉、鱼、蔬菜、水果、奶制品一应俱全,饮料、酒水另外收费。个别酒店(马赛马拉)自助餐比较简单,但是可以吃饱。
3、由于我们是团队出行,住和行就简单多了。此行的酒店安排都很好(水平在国内4星级或以上),个别酒店简陋一些(马赛马拉),但是有独立卫生间,可以洗热水澡(限时供应,不保证24小时),因此,不必为住担心。酒店房间内基本配置电热水壶,方便中国游客。房间内的自来水不可以直接饮用,必须烧开。
行,全程乘坐小旅行车,车质状况一般,但是我们的车全程无故障,全团4部车,有一部车中途2次出现故障(还属正常,出团通知有提示,会有坏车状况),采取游客分散到另外3部车的方法,尽量不耽误旅行。
往返都是乘坐埃航班机,好像是空客360,座位,经济舱3:3:3安排,比较舒适,飞机很新。空乘基本非洲空中小姐,个别一、两位中国籍,可以用英语交流,机舱播音安全提示没有华语。
4、购物。全程基本没有购物安排,中途休息站可以购买旅游纪念品,价格比较贵,使用美元即可,不需要换当地货币。有的团安排在首都内罗毕超市购物。不知使用什么货币。我们团因为肯尼亚总统选举,取消内罗毕的全部行程。肯尼亚的特产就是咖啡、红茶、还有肯尼亚豆(夏威夷果),喜欢的可以在机场购买一些。
5、卫生条件,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景区内基本没有蚊虫,带去的各种防蚊用品基本没用上。不要担心“黄热病”,黄热病流行是很久以前的情况,但是要在国内注射“黄热病疫苗”,携带《防疫证》黄皮书。
6、安全问题,景区内基本没有安全威胁,但是要遵守景区安全管理要求,不允许下车的地方不得下车。城市游(亚的斯亚贝巴)没有特别安全提示,觉得比欧洲国家还要好一些。机场的安检措施严格,要经历两次解下皮带、脱鞋的安检;亚的斯亚贝巴机场第二次安检使用X光设备,考虑到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理解。酒店的安全措施非常到位,一般有两道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进入酒店内部,酒店院墙坚固,有的还有电网。
肯尼亚拍摄题材是野生动物,最适合的拍摄器材是单反相机配长焦镜头。我由于体能较差,无法携带笨重的长焦镜头,就退而求其次采取一头走天下的策略,使用佳能7D配副厂镜头腾龙16--300的镜头。这款镜头优点是焦段比较宽,配半画幅7D相机,换算后实际焦段为25.6--480,从广角到长焦都覆盖了,镜头也不重(540克),非常适合体能较差的老年人使用,我当时购买,价格不足3000元(最近的报价是3580元),性价比很不错,而且没有使用三脚架、独脚架支撑。缺点很明显锐度不够,色彩比较暗淡,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成像效果尚可,暗光下已及长焦端成像质量较差,当然大变焦镜头本身就存在一些不足,何况这是一款廉价的副厂镜头,更复何求。
评论(1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