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于我而言,是异乡,
可奇怪的是,每次去,都像是回家。
我总开玩笑说,我上辈子可能生于江南雨巷。
其实,细究起来,可能我身体里真的淌着来自于彩云之南的血液。
所以,我才如此的喜欢南方吧。
所以,来到苏州,大理,我才念念不忘想要留下来生活吧。
2014年第一次去苏州,
我和发小说:“四十年后我们再回来看看”。
也就是那篇创下了我单篇游记阅读量最高的那次旅行。
然而,抵不住对苏州的思念。
时过三年,我又来了。
只可惜,平江路已经换了一波店铺,
曾经钉在店铺墙上的明信片也找不回来了,
那些说着笑着的故事也不敢再提起了。
仅仅过了三年,就无法和记忆重合了。
所以,度蜜月从南浔直奔苏州,
本打算从上海飞西安,
结果我和王先生都想去苏州,
就直奔苏州,再从南京飞......
Day 1:南浔-苏州 (南浔到苏州可以去南浔汽车站坐直达的车)
Day 2:苏州
Day 3:苏州-南京 (火车火车火车,坐的火车)
Day 3:南京-昆明 (苏州没有飞机场,从南京飞昆明,顺便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由于住宿选择了平江路的大露台青年旅舍,所以下了火车就坐地铁去了旅店,
第一天是平江路,本想有时间可以带王先生逛逛园林,毕竟中国四大园的拙政园和留园都在,结果时间不够,我们就直奔七里山塘,逛啊逛啊逛,又回平江路逛啊逛啊逛......
第二天,平江路逛逛逛,苏大逛逛逛,诚品书店逛逛逛,平江路逛逛逛
第三天,苏博逛逛逛逛,苏州站逛逛逛,去南京了
然后再夫子庙逛逛逛,继续去秦淮河畔逛逛逛,还有江南贡院......
然后吃了南京大牌档,会了老友,就去赶飞机飞昆明了!!!
我一般都很喜欢住有狗狗的青旅,
所以在网上看到这家有露台,又在平江路上,又有狗子,
所以就定了这家,虽然我对明堂的雕花大床房念念不忘,
但这家没让我失望。
Because大露台炒鸡棒!!在房间就能看见平江路!!!
就是狗子离家出走了,很久很久没有回来.....
只剩下这只眼睛不太舒服的喵......
虽然眼神不好,但很灵活,
也挺亲人的.....
青旅有很多外国人在公共区域看书啦,弹琴啦,看电影,
猫咪就很乖的趴在他们身上。
是一个氛围很好的青旅。
从四楼的大露台就可以看见远处的秋裤~~~
真的是很喜欢苏州啊啊啊
换个方向,嗯,又是古朴的水乡古镇~~
很多时候,我们都热衷于去古镇,
可相比于古镇的门票,
苏州简直是一个性价比高到不要不要的城市。
因为他整个城市就是古镇 啊!!
平江路,七里山塘,
以及那些居民区,
就是一个古镇啊!!
我们在平江路的一座桥上吃的饭,
神坑啊啊啊。
要不王先生吵着闹着要吃大闸蟹,
我是不会脑子抽了一般的跟着他走进这样的地方。
毕竟,在景区吃饭那是小白鼠才干的事。
蟹黄豆腐.....
差评
栗子鸡
中评
大闸蟹
好评......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王先生独享了一只大闸蟹!!!
听闻太湖附近的大闸蟹很好吃,吵吵了一路要去吃。
我忽悠他去南浔更好更近一些,结果去了忘了....
就拖到了苏州,再拖就要去云南了,就圆了他的闸蟹梦~~~
再次重申: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平江路上有两家狐狸家酸奶,南头那个不正宗,不如北边的好喝。
怎么区分呢?
北边这家狐狸家一进门,左手边贴着很多流浪猫的照片,
而且店里面的服务员基本都是阿姨,年龄比较大.....
真的很好吃!!!
七里山塘还有一家,但我没尝,因为我知道平江路的最好吃~~
平江路青城桥下苏妃奶酪,
虽然店里已经换了装修,
店面整体升级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三年前来的时候,
苏妃奶酪的样子~~
当然啦味道还是没变!!
一如既往的好吃!!!
很好吃,在平江路的一个巷子里。
卖得很快,好像是15块钱三只。
都是提前装好袋的,
付款直接拿着走就行~~~
过拙政园而不入,
时间不够了。
当然是因为上次我去过了。
委屈王先生啦。
哈哈哈哈
我擦擦,这个炒鸡好吃啊啊啊!!!
让我忍不住想要引进潍坊的面啊!!!
我这个不爱吃面的人都忍不住啊 啊啊啊!!!
叫做二面黄~~~
就在苏博那条街一直往西走,过了红绿灯,还得往西走,然后在路南就能看见....
人超多,超好吃~~~
强烈推荐!!!!
加载更多
那一年,我们匆匆的在苏州呆了一天,逛了拙政园、留园、枫桥、寒山寺,夜晚漫步在平江路,深深地被苏州所吸引。
我知道苏州还有七里山塘,观前街,还有狮子林,虎丘很多很多地方值得一去。
这不,这次蜜月,我们放下东西,就打车去了七里山塘。
路过了两个城门,我很好奇的问师傅,师傅竟然告诉我说:“我不知道哎”尴尬+10086
我一直觉得,最了解一个城市的可能就是出租车司机了......后来知道那是阊门.....
我真的很喜欢苏州,老城的城门啊城墙啊,还很好的保存着,而一直以“小苏州”号称的潍坊啊,就剩下了奎文门,剩下的,都化为了云烟......
去七里山塘的时候,我还不喜欢白居易,
因为我讨厌历史上他文采飞扬,却出入烟花柳巷。
后来,看了《妖猫传》,那个执着恣意的白乐天,
又明白人物是立体的,而我们的课本太小了,小到装不下一个人的传奇。
所以我们的眼界被课本框住,让我对白乐天平添了许多误解。
在盛世繁华的大唐,在包容大度的大唐,
恣意傲然的白乐天也是大唐的骄傲。
而当他申请外放,来苏州做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
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
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走在七里山塘,看着河水潺潺,想当年白乐天曾在这里指挥修建,
看着这幽美的风景,忍不住吟诵诗句。
据传,白居易离开苏州的时候,苏州的百姓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七里山塘何止是惠及当时百姓的事,
更是流芳千古的好事。
只可惜,七里山塘还在,乐天不在。
以一首乐天思念苏州的诗送给这七里山塘吧。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诚品在苏州开店的时候,我和小伙伴说,是时候再去一次了。
最近钟书阁在苏州开店,我俩又说,是时候再再去一次了。
苏州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城市,让书店竞相选择这片土地。
我们去的时候,苏州下着绵绵细雨,
北方这种天气啊,大多都不愿意出门。
可当我们踏进诚品的那一刻,就惊呆了。
里面满满当当的人啊~~~~~~
苏州是一个诗意的城市,需要很多读诗的人,更需要写诗的人。
而我们,从苏州匆匆路过,留下只言片语,为这份诗意做个配角。
这是顺着诚品三楼的书店里的一个小楼梯往上走发现的,诚品厨房。
非常的有创意,让人惊叹,原来,书店还可以这样摆放。
这长长的台阶,从一楼直达三楼,还能去二楼看看文创。
这里算是网红拍照点吧,很多人都在这里拍照,
我也不能免俗要拍拍拍留念。
每次来苏州,都忍不住放慢脚步,想要留住时光。
静静地坐在地上看本书,店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呼吸声。
还有很多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生来看展览看专业书。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书店就是灵魂,而诚品就是一颗诗意的灵魂。
来过两次,都闭馆了。特意第二天起个大早,结果......
看前面排的呼啦啦的人,等了好久才能进场,进去的时候已经好多人了....
宝宝表示不开森,所以特此提醒,可以网上预约的!!!
因为不要钱,很多旅行团也来看!!
因为贝聿铭,很多学生也来看!!!
所以,提前预约吧,要不排队会等很久~~~
王先生对竹子有执念,
我们走过的一路,他都在各种收集竹叶,结果回来的时候看着乱七八糟收集的竹叶,
已经忘记了哪个是哪里的了.....
是不是很可爱,哈哈哈,很多时候我的脸盲啊,都会让我再重新喜欢上这个小伙子,老腊肉.....
看,人山啊人海~~~
我是一个很喜欢逛博物馆的人,(切,还不是穷)哼!谁说我是因为穷!
因为我觉得来到一个城市,了解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博物馆,
我可以从博物馆看见他的前世今生,看见他的历史沉浮,看见他的岁月更迭,看见他的风光与繁华,甚至,看见他的血脉......
所以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打卡博物馆。
至今已经有潍坊博物馆、烟台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湖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大理博物馆.......还有很多我都想不起来了,真是很抱歉......
提到苏博,就不能不提贝聿铭,他结合李秀成的宅子,将中国的古典园林与现代相结合,塑造了苏博这样一座艺术品。很多博物馆,造型各异,体现各地的特色,却唯有苏博如此精致。
很多时候,我都在遗憾,没能好好学学绘画,因为我觉得,最好的画作,就像是拍的。最好的照片,就像是画的。而,美学贯穿绘画和摄影……如果我有一只画笔,我也愿画下这天地,再画下我和你。
加载更多
忠王李秀成府,据说是保存最完整的太平天国的住宅。王先生总是和他对视,然后就说心口疼,我说完了,被李秀成附身了!
这样古朴的建筑,竟然是一座教堂。在那个年代,在他们自己的府邸,已经开始信教做礼拜。觉得很不可思议,又有些情理之中。
感叹于古代人的精致,总是能从细节之处,看见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诗意的追求。
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总是梦想着有这样一座园子,可以让我每天流连忘返。
有人或许会笑称,等你天天住在里面,就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可能真的这样吧,但凡拥有的,天天见的,都不容易被人珍惜。
加载更多
王先生当年考研,报的就是苏大,终于带他来圆了梦,苏大,不负所望。如果哪天我们还想考研的话,王先生说,一起考苏大吧。
我说,不,我还要考复旦,直到考上为止。
一棵开满花的树。
苏大本部。其实,我们想说的是,不如来苏州生活吧。苏州太适合我们了。而古诗里,原是小苏州的潍州,不太适合我们。得感谢一位老人,一位名叫阮仪三的老人,他是古建筑保护者,是他保下了平江路,保下了三坊七巷,保下了平遥,保下了周庄……如果没有他,可能很多古建筑文明就化为历史的尘埃了……
东吴大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那些建筑还在,那些记忆就在。曾在这里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人,也就还在。
一个学校的建筑,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万千学子的灵魂。
这是在大露台青年旅社的四楼天台,拍的苏州。你看,他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王先生想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说这是文学爱好者的通病。
所以我们放弃上海飞昆明,坐动车来了南京。只有半天的时间,就只来了夫子庙,秦淮河,见了一位老友。
夫子庙,人流如织,我们没进去。拜孔夫子,还是回我们大山东吧,哈哈
上一次来,还是17年3月份,来出差学习。
这一次,和王先生重游故地。
美好风景,如果不能和你分享,则毫无意义。
如愿以偿来到秦淮河畔的王先生,所以我们就在这儿等天黑。
金陵粉黛,秦淮人家。
一提秦淮,可能大家都会想起那首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双龙戏珠,可能这样的龙壁,没有几个地方有吧。
加载更多
南京大排档。我2017年来过两次南京,在这儿吃了三顿晚饭……
从苏州来的高铁上,我们即将到站的时候,我想来要不要约一下老友。毕竟自上海一别,我们很久没见了。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结果一拍即合。他一会早点下班,来找我们。
所以,感谢朱老师的招待。就不放照片了,保护隐私。
虽然,我们总是说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总有一天会碰头。”但,自从离开了烟台的这四五年,我们只见过两次。
而在烟台的那些日子,我们是隔壁桌的同事。
一拍即合就去采访,敲敲玻璃就开始冗长的交流……
我总说我和朱老师,小蒋姐是烟台记者界的三剑客。
我们不忘初心,热血沸腾,总是斗志昂扬的冲在新闻第一线。
我们偶尔小聚,东北菜,火锅,香江菜,喝着小酒,谈着人生,诗词和理想……
后来,我们三个北上南下回家乡,再也没聚过,哪怕一次。
后来三个人,结婚了,考研了,转行了……人生的轨迹再也没了交集……
可当我们相见时,竟觉得仿佛从未分离过……
我们还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时光没有带走我们的锐气,也没让我们变成平庸而油腻的人……
我们还是当年一往无前的勇敢少年……
朱老师推荐的煎饺……韭菜馅,制住了我……
桂花糯米藕,我最爱的江南小食。从杭州吃到了南京。真的很好吃!!!
当年来吃盐水鸭,然后大晚上的满大街找哪有可以真空带回去的……到最后正宗的那家店关门了,我们只能在超市买,两大包背了回去……但事实证明,还是店里的好吃……
鸭血粉丝汤。来南京,怎么能不吃呢?
阳春面。点个赞!
蟹黄汤包。爱上了江南的包子。
原谅我这个真的忘记名字了,但是超好吃,你相信我,认真脸
吃完饭,我们赶飞机,只能匆匆忙忙告别。
朱老师送我们到地铁站,然后我们分道扬镳。
还是那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总有一天会碰头”,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
陪你路过整个世界。
我的王先生。
也陪你欣赏整个人生的精彩。
愿我们人生的旅程,
走遍千山和万水,
然后带着爱情远走高飞。
姑苏金陵,再见。
昆明,我们来了。
评论(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