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离宁波很远,但这仍然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2016年的四月份,偶然在朋友圈里看到户外领队发布的线路,对照时间一看,请光所有的年休刚好可以成行,于是毫不犹豫第一时间买好了机票和火车票。从做出决定到买完票尘埃落定,前后大概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
Day0宁波-哈尔滨 交通工具是灰机,本来是晚上的航班,然而由于“航空管制”严重误机,直接不飞了,拖到第二天早晨才飞。
Day1 哈尔滨 作为中转,我们在哈尔滨待了半天,去了趟太阳岛,傍晚坐上了前往海拉尔的火车。
Day2 海拉尔 早晨六点抵达海拉尔,稍作休整后就是海拉尔一日游。
Day3 海拉尔-室韦 这天基本上在车上度过,经过“第一曲水”的时候感受了一下“部落”游,经过不知名的小镇吃吃饭,晚间抵达边境小镇室韦。
Day4 室韦-黑山头 参观了中俄边界,午间抵达黑山头,下午骑马,晚上篝火晚会。
Day5 黑山头 上午骑马,傍晚看根河日落,晚上住在蒙古包。
Day6 满洲里 游览猛犸象公园和国门,晚上逛满洲里城。
Day7 满洲里-海拉尔 路过草原人家用午餐,傍晚抵达海拉尔,上火车回哈尔滨。
Day8 哈尔滨-宁波 早上抵达哈尔滨,第二次前往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傍晚出发飞回宁波。
全程花费不到5000块钱。户外团队的好处在于没有强制消费和难吃的团餐,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有充分的自由,有的时候还能绕过人挤人的大景点玩到一些免费却很值得一玩的小众景点。本团共大约30人,分包了3辆中巴车,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气氛很和谐,要点赞。
人生中总会发生很多看似巧合却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比如偶然认识哈尔滨。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对北方的广阔草原和冰雪世界一直怀着一份好奇和憧憬,但二十多年来都不得所见。借着这次呼伦贝尔之行转道哈尔滨,其实在此前的一个月因为行里培训的机会也在这里住上了一个礼拜,于是前后加起来我竟然也算和这个城市有缘,多多少少走遍了这里知名的几个景点。
从飞机上望下来,这个城市和我想象中的一样,广阔、铺张、灰蒙蒙。
培训的时候白天要上课,只能晚饭后出动。去了中央大街凑热闹,吃了马跌尔冰棍看了一场求婚;去了哈工大膜拜,和室友俩人争着在校门口留影;还去了靖宇路尽头的松花江畔发呆,用5S拍了些满是噪点的照片,回来用app稍作调整,竟然也焕发出了神奇的色彩。来这里之前觉得有些遗憾,因为不是深冬,看不到著名的冰雕,但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不仅仅属于冬季。谁说哈尔滨没有蓝天,在宁波已经微热的初夏,这里尚温润如春,草长莺飞。
中央大街
索菲亚教堂
松花江畔
加载更多
这是我第一次坐纯绿色皮的火车。以前总觉得“绿皮火车”这个词充满了年代感,文艺得不得了。大学摄影课结课的时候老师要我们上交期末作品,隔壁寝室的小伙伴就找到了杭州的一截绿皮火车拍了一组极美好的照片,那一年这种写真尚不多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终于能坐上绿皮火车,大概只有老天知道我心里是有多激动吧。车厢里的设施竟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整节车厢都是队里的人,我在最上铺,和领队聊了会儿天就去睡了。当夜只听得车轮碾过铁轨的吭哧吭哧声入眠,心里却无比平静。不管怎么说,第一次一个人出这样的远门,满脑子不由自主的全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浪漫图景,期待不已。
早晨五点多就被车厢里小伙伴的闲聊声吵醒,窗外的景色没有让我失望,我们已经到达海拉尔,呼伦贝尔大草原,我来啦!
火车在早晨六七点钟到站,我们一大堆人熙熙攘攘走出车站合影。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前往草原的必经之地,我们要在这里逗留一天,在酒店稍作休整后就和几个刚认识的小伙伴开始暴走城区。这里首先必须夸夸同行的这几个小伙伴,我们四个人一个小分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交往起来却没有任何隔阂,她们都是不骄矜的女生,不会埋怨食物粗糙,也不会抱怨路途遥远,并且都对未知的景色抱有异常充沛的热情,彼此之间能够互相配合,给这一路带来了许多欢笑。独自报团却能够遇到这么好的旅伴,真是对我的眷顾。
海拉尔市区不大,建筑造型都很恣意,没有南方小城精致,但别有一番粗犷味道。我们去了成吉思汗广场和城市博物馆,还在超市补充了一些给养,买了一些纪念品。这里的天空蓝得几乎透明,虽然有重工业布局但空气异常清澈,吸饱了雾霾的五脏六腑瞬间都被淘洗干净,感觉气都长了几分。午饭在街边小店解决,吃了肉饼和奶茶,味道出人意料的好,一顿下去感觉特别踏实,还遇上热情的当地大叔一边吃饭一边字正腔圆地给你介绍景点,口音跟白岩松似的。
前一晚的火车颠簸,毕竟没有睡好,下午回酒店补了一觉,晚上又是鸡血满满。我们选择到位于市中心的古城用晚餐,这条古街是呼伦贝尔古城,除了能看到舞龙舞狮广场舞大妈以及流浪歌手以外还能吃到当地美食。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但天色尚很敞亮,仅存的一点地理知识告诉我别慌,这是因为这里纬度高日照时间长。我胃口比较小,只吃了烤冷面,但味道超级好,至今回想起来还会想流口水,必须点赞!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天然牧场。呼伦和贝尔其实是当地美好传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一对情侣,男孩名叫呼伦,善骑射,女孩名叫贝尔,善歌舞。两人为了斩妖除魔保卫家园而奋勇拼杀,被草原人民所缅怀、纪念。今天的行程大部分在车上度过,会经过被称为“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最后到达边境小城室韦。这次出行是在六月初,呼伦贝尔的游客还没有像盛夏时那样多得挤不下,本以为时间太早牧草会略显稚嫩萧条,但很幸运的是这一年雨水丰沛,牧草长势喜人,我们在不用看人头的时间里看到了最美的草原。
毕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广阔而真实的草原,当景点安排牧民骑着马匹追着我们的车子欢迎我们的时候全车人都很激动,想到过两天自己也能骑上马,扬鞭奔腾,略略觉得不可思议。在部落我们听了牧民唱歌,还听了特色的马头琴表演和呼麦。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朋友,远在美国求学,自己学了段呼麦语音传给我听,原来一个嗓子能同时发出两个声调这是真的,而且听上去那么苍远悠扬,仿佛这声音中就有一个草原。
草原部落旅游如今很火爆,大致内容一是看牧民表演,二是饮下马酒吃烤全羊以及敖包祈福,三是草场骑马,四是蒙古包住宿。虽然听上去很“游客”,但对南方人来说依旧很有吸引力。在车上我问地陪,这些部落是真正的部落么?一问出口就觉得自己很蠢,果然地陪回答我,这些都是专供旅游的,并不是真正的牧民部落,真正的部落藏在草原的最深处,我们是看不见的。
加载更多
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室韦,不仅仅是因为这里临近迟子建笔下的额尔古纳河,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遍布俄罗斯风情,更是因为这里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日落的时候,你能看见天光缓缓褪去,最终消失在远方林场的顶端,还能听到万物寂静时你脚下的露水被踩碎的声音,以及自己奔跑过后沉重有力的喘气声从腹腔深处传来。即便已到六月初,这里的夜晚依旧寒冷,我们开着电热毯裹着外套,鼻子里吸溜着轻薄的鼻涕匆匆入眠,期待第二天能看到一场完美日出。
早晨三点便醒,我抬手掀开窗帘,天色微亮,云层厚重,看来是看不到日出了,轻叹一声埋头继续睡,六点多再次醒来时看到了一片清澈透明的天空,揉揉眼睛怀疑三点多看到的云层是自己的幻觉。早饭后我们收拾行李准备上车,大概是我动作比较快,早早等在了门口,闲来无事,一个人越走越远。不用看地图我都知道,这就是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河道不宽,大概游几下就能游到俄罗斯,当然我没那个胆子,我的胆子只够我溜过警示牌,到河边望一望。行程中没有安排我们到河边玩,所以如果不是这趟闲逛,我现在可能会无比后悔自己没能看一眼它。
照片里那个牵着马的大叔看到我,很热情地邀请我上马试试,看过许多旅游诈骗的新闻的我哪里敢啊,慌忙摆手拒绝,他憨憨地笑笑说没事的我不收你钱。我是最不会拒绝人的了,看到他一脸真诚就不忍心再次开口拒绝,弱弱地答应了。我背着相机背着包,上马很不方便,他建议我把相机放下,我把相机放在一边的石头边艰难地上了马,马一动我就要吓哭了,大叔笑着安慰我没事的马很乖。马真的很乖,只顾着自己吃吃草,也不怎么管我。大叔帮我拍了好几张照片,现在回头看看,竟然比之后在马场拍的照片都要好。我过了会儿瘾就喊着要下马,一是担心下面的相机,二是担心自己稍有不慎摔在这里就说都说不清了。谢过大叔以后我便匆匆离开,我真心地感谢他,也恨自己竟然拿着一颗世俗肮脏的心去揣测善良的人。
驱车前往中俄友谊桥,我们在界碑附近拍了好多照片,纯粹到此一游。以前只知道海边的天气变化无常,没想到草原的天气也是如此,路上的好天气+目的地的坏天气。
起先我们都在纳闷为什么行程要在黑山头这个地方排上两天,后来才知道,这里除了可以让我们轮番骑马,还可以看到最美的日落,吃到最熨帖的烤全羊,拍到最漂亮的合照。
先说说骑马这回事。不管马场的教练怎么给我们宽心怎么给我们示范,我们还是一个个提心吊胆。很小的时候在海边骑过马,教练牵着缰绳前面走,我夹紧马肚子后面跟,尚是战战兢兢,别说这次是三四个教练看管我们二十多号人了,真担心教官管不过来。况且出发之前一个教练一个不小心,被暴躁的马儿甩下了马背,把我们吓得不轻,队里几个年纪大的队员立刻反水,表示自己死也不上马。不过退缩的情绪并没有影响大部分热情的人儿们,大家还是怀着期待穿上护具一个个上了马。队里一个家伙不知道干了什么,马儿自行离队掉头直往另一个方向跑,教练喊都喊不回来,最后还是他自己勒住缰绳把马头调转了过来。于是我选择藏在大部队中间,想着聚在里面马儿总不至于还能乱跑出去了吧。
总的来说马群很乖,教练让往哪儿它们就往哪儿,我们只要紧握缰绳,牢记“驾”是跑,“吁”的时候往回拽缰绳就OK了,然后切忌在马背上乱叫,女孩子面对险情难免失控,尖叫声是最忌讳的。当然了,手机也不能带,偷偷带了也不能看,教练说马儿能感觉到你的走神,它不会轻饶你的。
我们在辽阔草原上“漫步”,越过一个又一个坎儿,穿过一片又一片草,最后到达根河湿地边缘。虽然座下的小黄乖得不得了,我还是全程很紧张,不停地跟它“对话”,让它稳一些慢一些,既然教练说马儿能感觉到我,那我这么碎碎念着它说不定也能听得懂咯。
地陪还给我们安排了航拍,物超所值。
其实这天只是一个预热,明天还有一次上马,会走的更远些。
晚上民宿给我们安排了烤全羊和篝火晚会,我是从来不吃羊肉的,但我更不想饿死在这个没有泡面没有咸菜的地方,勉强接受了小伙伴递过来的羊腿,味道竟然好到飞起!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羊啊,比宁波的羊肉串美味多了。
第二天我没有如愿再次坐上小黄的马背,换了一匹“2号马”,这谁啊,为什么教练们看到这匹马都心领神会的笑了。“2号马”不太乖,常常会突然下蹲考验我的胆量,几次下来我也习惯了,蹲就蹲吧,记得起来就好。下马以后我们几个人又开始了拍拍拍模式,这天天气非常好,马场有帅气的车子,边上还有寂寥的公路,为我们提供了超棒的背景。
加载更多
满洲里是国内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市区有名的景点主要是猛犸象公园、套娃广场、国门等。
猛犸象公园是免费的,公园内是古生物雕塑和俄式建筑,以及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园。
套娃广场我们没有去,路过的时候能看到它,因为有几个超大的套娃拔地而起,巨显眼,感觉雷雷的。
吃过晚饭后我们在商量晚上去市区里溜达溜达,打车不够机动,包车又太贵,正商量着呢,酒店年轻的老板自告奋勇为我们当司机,答应载着我们夜游满洲里,包车费只要80块钱。又帅又年轻还了解满洲里,没有比他更棒的人选了,我们欣然答应。老板先是带我们去了城郊的教堂,从那边可以看到满洲里的灯火。这里的空气实在太棒,不知道宁波什么时候也能这样,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美的夕阳和云层。
满洲里的建筑都有一个俄式的屋顶,点上灯看起来非常奢华,但也免不了稍显浮夸。老板带我们去了内蒙古大学,为什么要去那儿呢?老板说从那里的一个掉头,我们能看到比教堂更美的灯火。
这张照片我没拍好,因为忘了关闪光灯。老板告诉我们满洲里城用电皆不必交电费,全免费,我们暗暗吃了五鲸,怪不得全城灯火辉煌。
最后老板把我们放在表演场的门口,我们付了钱就进去看表演了。票子是提前在美团上订的,30块钱一个人,一场表演大概一小时,有唱歌跳舞和杂技,都是俄罗斯风情的。外行看热闹,我们坐在下面呆呆看了很久,表演不算精彩,但不看会遗憾。
加载更多
离开满洲里就踏上了回海拉尔的路。路上经过地陪的朋友家,我们下车走进蒙古包吃了一顿地道的草原午餐,大家还很有兴致地在草地上踢着球调戏着小羊。
本打算换上蒙古族服饰拍照的,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搅乱了计划,30多个人挤在一个蒙古包里等雨停,倒也不失一段有趣的回忆。
草原之行到此就结束了,最后哈尔滨还赏了我们一个彩蛋,一场冰雹挡住了我们的机场大巴,全城大堵车,许多小车抛锚在深水区域。眼看着起飞时间快到,大巴司机当机立断,强势指挥前方的小轿车靠边,让底盘高的大车先过去,多亏了他这平地一声吼,不然恐怕是要误机了。
1、 呼伦贝尔游玩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七月和八月,水草丰美,气候宜人,但是游客众多,你可以想象马场里全是人的样子,一定很可怕,所以六月中下旬前往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选择九月中上旬,因为进入秋日的呼伦贝尔色彩更为丰富,同事在这个时间段去过,拍来的照片黄绿相间,非常生动。再晚些就不必去了,前同事去过,荒凉的草原一辆车,又冷又无聊。
2、 呼伦贝尔毕竟是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很大,我去的那几天早晨都在10摄氏度左右,中午却可以升到近30度,所以行李中缺少不了一件厚外套或是冲锋衣。记得有一天早晨领队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去拍日出,可都是裹着棉被出门的。凌晨昏暗的公路上漫步着几个裹着白色棉被的家伙,画风太惊悚。
3、 目前呼伦贝尔的旅游线路开发得已经非常成熟,一般游览的顺序就是海拉尔—室韦—满洲里,形成一个三角形,说真的,我不推荐自驾,因为地域太过广阔,常常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颠簸,司机会比较辛苦,一家人出游的话当地包车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自由行仍然是探寻草原深处美景的不二选择。
Anyway,在草原上待上一周,或多或少都会有审美疲劳,刚开始的时候疯狂用相机拍拍拍,到后面几天也是没了这激情,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片草原非常值得一看,非常值得去经历一次,去过不后悔,不去会遗憾哦。
The end.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