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一次来下司的时候是2016年,那个时候我才读大一,从镇远写生回来的第二天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下司古镇,这个比镇远要小好多的小镇却给我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呼吸到的空气都是一股清新泥土气息。相对于那些商业化的古镇,下司是所有古镇里的一股清流,没有浓浓的商业气息,就感觉自己是那个年代的人,青石白墙、瓦房翘角、厚重的木房,没有wifi、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商贩吆喝着路人买菜。
下司古镇牌坊
走到写有下司古镇牌坊的大门,听导游说这是清代流传下来的立体式牌坊。踩着青石板,走过一家家商铺,我看到了一个穿着古装服的女该走过来,这样对比起来,反倒觉得我这现代服与这格格不入。
再向里面走些便看见了所谓的芦笙广场,还有戏子唱戏的台子,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走上发出咯吱声响的戏台,这应该有些年代了吧,50年?70年?100年?甚至更久.......
本来是抱着写生交作业的目的来的,但是从踏进小镇的时候就莫名来了股兴奋劲,什么交作业什么
画画都抛到脑后去了,拉着同寝室的人三五成群的去划船,反正也穿着救身衣,胆子就大了起来,和同学几队几队一起在清江河上打水仗,本来平静翠绿的水面也变得波浪滚滚.........
时隔两年,我又一次来到了下司古镇,还是那个戏台,还是那个青石板,还是那瓦房,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份热闹的气息。
小河湾
走过连心桥,看到当时自己准备席地而坐画这座桥的场景,可是,那时候自己太贪玩,刚拿出的画板又塞回书包里,却没有拿笔去定格这每一座掩藏着历史痕迹的建筑。
此次来故地重游,作为一个外地人,除了看风景以外,我特别想吃这里的美食,青椒小河鱼、螺丝鸭、酸汤鱼、下司野鸭....想想都流口水,苗家的酸汤搭配新鲜的河鱼,一口鱼肉,一口酸汤,入口即化,害我这减肥的人一次性吃了四碗饭,看来住这里就别再有想减肥的念头了。
酸汤鱼
临近傍晚,塞着耳机在河边走了很长一段路,河面上的风与河岸上的树枝互相“吹嘘”着,让我这中间人还感觉到了阵阵凉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但古镇的夜生活也已经开始,看着湖面上倒映着的古镇,倒映着村民收网回家,倒映着几个老爷爷在河边下棋、倒映着几个穿着苗族服饰的少女互说着自己的秘密,好想时间就在此刻停留,哪怕一小会,让我远离城市的喧嚣、嘈杂、忙赶着上下班声声刺耳的汽笛声。
清水江
怎么办!我好喜欢这里,想着每天清晨醒来,推开窗就看到窗前的河景,就像沿海城市推开窗就看到大海的场景,清江的水,就是大陆的海,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