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的朋友正在羡慕我们南方的大短袖,我却在被羡慕里转眼飞去了北方。朋友发来留言:“真的是有“暖”任性啊”。
“与其穿着羽绒服在家里抖腿,不如去东北直接冻一冻吧。”
闺蜜想了想,说的也挺有道理。于是,从上海打包行李,一起飞到了哈尔滨。
大家的行程都是在哈尔滨玩上半天,接着再去雪谷/雪乡。我们偏不,当天去了雾凇岛。
小时候我是想象过天堂的,那必须是地下是雪,空中黑白,天空是白色+蓝色的。雾凇岛从周围环境来看绝对适合。更难得的是,我们在这里真的看到了枝头上的雾凇,好多好多。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这种盛况,能不激动么。
实在是太幸福了啊。这些树上全是雾凇。树的轮廓在雾凇的覆盖下特别清透。原本在雪地里各种想要打卡拍个人写真,但在雾凇岛,实在不舍得人入镜来破坏这种美好了,几乎大多数时间都在拍景色。
这些小树苗上面也都覆盖上了雪花。枝丫露出来,在这边走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舍得碰掉树枝啊。
在雾凇岛的时候住在了韩屯村,中间很长一段路我们是直接走到村子里面的,虽然累,但风景太好了。
一点都不想念大广州的短袖,就喜欢这样穿着超厚的羽绒服,雪地靴在路上走啊。
雪谷的雪景也特别好看。我们大清早的起来,看了雾凇岛的日出,紧接着就赶往雪谷了。
雾凇岛的日出确实好看。、雪地里升起的太阳温暖了大东北。当你缩着脖子出门的时候,阳光照在脸上,刺骨的寒冷里又多了一丝温暖。很是舒适啊。
从我们的旅行来看,雪谷的各种雪地项目是性价比最高的。雪乡无论什么项目都非常贵,雪谷又便宜还不限时间。当然,哈尔滨还有一个冰雪大世界啦。但其实门票贵是一个因素,另一个是在里面要排队很久。
雪谷的积雪也特别厚。路边都是大家踩来踩去的坑坑洼洼的。往里看一点就会看到特别干净的雪。
这个是我们住的客栈。五常雪谷红星客栈。雪谷这边都是这样的平房,进去后的装修什么的和酒店一样。很卫生也很干净。
其实五常这边还有宾馆,也是城镇上自己建的三四层小楼的。我觉得完全不如平房好,出门就能玩雪,而且实际上平房更安全一些。
这些客栈基本上都可以帮忙联系哈尔滨到雪谷,甚至哈尔滨到雪乡的车子。我们的车子就是红星客栈帮忙联系好的。
如果我要雪谷雪乡,我建议大家提前准备。感觉今年雪乡要放大招了。前几天刷微博好像说客栈都直接归旅游局管理了。
晚上雪谷温度很低。看到家长带小朋友出来玩,给小孩子穿的都特别特别厚。
从雪谷穿越到雪乡这个绝对是整个行程的重头戏。刚开始给闺蜜说,我们可能要徒步攀山五个多小时。闺蜜很轻松的说:哪有什么的啊,我泰山都爬上去了。我:“山上都是雪,很厚,可能会很滑”。闺蜜:“真的吗,那太好玩了”。我都怀疑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两眼是放着光的。
亲身体验的小攻略。
1、登山杖其实没什么必要。根本用不到的,真要个支点,路上随处都是树枝。
2、冰爪其实也无所谓。这一点建立在你的鞋子很防滑的基础上,不然确实得要个冰爪。我穿的探路者的徒步鞋,不滑。
3、衣服要少穿一件。一个是徒步的时候会热,另一个就是少穿点也舒服啊。
4、背包里面带多少水?我带了500ml。路上不要喝太多水,听说厕所很不干净。我们没有去。什么牛肉干,压缩饼干本来就很难咬,这种低温冻着就更难吃了。我比较建议准备奥利奥,威化这种。
路上一直都有人。我们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全程跟着大部队走,根本不会走错方向。
树上零星还有一些雪团,远远看过去就好像树上长了大棉花,非常好看。
没有人走到的地方一直都是这样的积雪,特别好看。如果你像踩比较松软的雪,一定要小心一点,你根本不知道这个雪到底是有多厚啊。
加载更多
返程势必要经过哈尔滨的,从雪乡回到哈尔滨,第一站就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正好好多鸽子飞起来,抓紧拍了照片,这简直太给力了。回家后给我们家小朋友看:“姑姑,这是大海鸥吗,怎么还飞到教堂上了”。
教堂这边人也特别多。大家都在拍照,想拍一张完全没有游客的照片着实不容易啊。虽然可以进去参观,但时间紧张,也并未进去。
在附近玩到三点多钟,紧接着去了松花江。并不是为了冰面上的活动项目,而是想要上去看日落。
天边升起了大太阳,确实是十分壮观的。我们拍完照片,在四处转了转就离开了。到了傍晚,大多数都是在看日落,娱乐项目少了许多。
这个是在冰雪大世界的盛况。票价太贵了,里面所有体验类的项目都是要另外收费的。人很多,还需要排队。景色确实好看,但性价比也确实低啊。
晚上从冰雪大世界出来,找了家餐馆吃完饭,睡觉。次日一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