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市南端的高淳曾被乾隆皇帝盛赞为“江南圣地”,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高大上的称谓,真的有那么传奇吗?我不知道,但当我的双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人便已然深信了乾隆帝的眼光。
这个叫做“高淳”的地方,面积不大,却也有它的精彩,景点不多,可处处都是祥和。它未必适合旅游,却绝对适合生活。
平静中带着些许熙熙攘攘,安详里透着舒适自在。这大概是高淳留给我的最深印象。这里生活节奏虽然很慢,但并不贫穷,小城还算富裕,该有的物资,该有的基础设施都算齐全。在这里,一辆电瓶车就能逛遍全区,鲜嫩肥美的大闸蟹香飘四溢,独具特色的方言让外地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碧如洗的蓝天总是让人心驰神往,清新自然的空气同样叫人心情舒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高淳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存在。
高淳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的景点,稍稍有点名气的可能就是老街了吧。
从前年少,自小又在江南一带生活,江浙沪的亭台楼阁,老街院宅总觉得大同小异,并无多大特色。可如今随着岁月的沉积,浮躁的心也逐渐安静下来,行走于高淳老街,心中已然是另一番感受。
这里的商业化气息还没有弥漫开来,若不是节假日,恐怕很难遇见车水马龙的景象,碰上普通的周末,街道上也不过只是三五人群闲逛于此,倒是另有一番惬意自在。我去过很多老街古巷,但凡是稍有名气点的地方,总能听到商贩们的叫卖声,伴随着现代化的音乐,于嘈杂的人群中,似乎分分秒秒都是一种麻木了的吆喝,一种冷漠了的竞争,但在高淳老街,你能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叫做佛系的名词。你来,我欢迎,你不来,我也不勉强,反正你还是那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你,我还是那个对当下感到充实平静的我。
当年戴望舒的一首《雨巷》不知写出多少人心头的浪漫与哀伤,那似真似幻,缥缈如虚无的感情总给人以无尽韵味,不敢去猜测戴望舒先生诗里雨巷的位置所在,只是,在我为数不多的见闻里,高淳老街却是给了我《雨巷》意境里的那么一丝遐想。
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有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沿着老街一直往里走就能到了,相比于老街的古朴,这里应当说是更加现代化了,西式的小洋楼和朴实无华的居民住宅交相映衬,于是洋气的那个就更洋气了,朴实的那个也就更朴实了,但这二者结合起来却也并不突兀,反倒更有一番和谐的味道了。
相对来说,这里夏日的夜晚,还算热闹,但是热闹却并并不吵闹,当地人总爱聚集于此,或散步,或聊天,惬意舒适。年纪大点的带着熊孩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把话家长里短,稍微年轻一点呢,拍照的拍照,约会的约会,孩子们则嬉戏打闹,好不快活。
各人都有各人的事,各人也都有各人的小幸福。除此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这个充满了浓浓年代感的露天电影。
在高淳,能拍照打卡的地方不多,但这里绝对算得上是一处,而且应当算是经典。于是有那么一天就带着小伙伴来打卡了。
说是大桥,但其实算不得多大,你要理解高淳本身就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就长度而言,这固城湖大桥自然是不能和那些个长江大桥相提并论的。但小则小矣,却也同样拥有自己的精彩。
开阔浩渺的景色顿时叫人心旷神怡,且不说固城湖的风光有多美多美,但它的纯净广阔却是真的,你知道它孕育了多少生命吗?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猜一定很多很多,多到数不过来。傍晚时分,站在固城湖上看风景,听着浪花拍打水岸的声音,感受着凉风吹拂发梢的温度,看夕阳黄昏,思人生未来,大自然总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沿着固城湖四处走走停停,看到了一些不错的景色就随手拍了下来,果真无风景的地方,处处都是风景,这里有一条塑胶跑道,其实也特别好看,但是我去的时候人特别多,自然我就没了要拍的兴致。
在这一带的生活气息就更加浓厚了,跳广场舞的大妈,打太极拳的大爷,优哉游哉散着步的,开开心心骑单车的,你未必能懂他们的方言,却一定能懂他们的惬意。
时间太过匆忙,匆忙到我没有查阅这个公园的名字,只是依稀记得是从固城湖大桥出来前往财务局的路上。沿途的一个小公园其实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在白雪皑皑在冬日,它的魅力却突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抖音的发展推动了汉服的复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处公园的时候,正是白雪纷飞的季节,那次我就意识到往后冬日再来,一定要穿一套红色的汉服。白雪红裙,说不尽的美,说不尽的魅。
公园正对面的小别墅虽然谈不上华丽,但是却隐藏着一种低调的宁静。
鸟语花香,小院人家,原来简单也是一种幸福。
不同于高淳其他地方的公园,除了老人孩子,这里很难再见到其他年龄段的人了,或者说,即使有,那也不过只是匆匆的擦肩而过。年轻人身上自带的那种光芒总是叫人觉得朝气蓬勃,而老年人呢,虽然韶华已逝,但岁月却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沉积,或许他们不能像孔圣人那样,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但是他们吃过的盐一定是比年轻人吃过饭还要多的,那些关于生活的经验,关于人生的哲理,多多少少,谁还没有些饱经风霜的故事呢?
宝塔公园内有一小小寺庙,名叫保圣,庙内有一四方宝塔,每天早上七点,都能听见宝塔神圣而庄严的钟声。宝塔底下,有几垄菜田。陶渊明有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归隐于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所能有的不过只是小老百姓的简单幸福,先生心中自有圣地,可在这保圣寺下,因着几亩田地的出现,才越发的显示出了高淳的诗意。
当然,这里的几垄菜田自然不是“草盛豆苗稀”的杂乱,农家人的田地,虽朴实无华,可每一处却都是井井有条的生趣。
传闻这一带聚集了三万多名孔子后裔,可真是件充满了荣誉感的事情。若时光可以穿越,我多想回到春秋时代,去感受圣人的超前思想,去目睹儒家学说兴起盛衰。
斑驳的老墙上写满了往昔的风雨,经历过沧海桑田,才算得上是一个故事,故事虽已成过去,可到底还是存在,于是,那些存在着的文物便给了人无尽的遐想。
宁静的村落里透露了如今的祥和,享受着时光过隙,方知了生活里的千姿百态,生活虽然还是那个生活,可人的心境却已然得到升华。除了渺小重复,还有你来我往,鸡飞狗跳的手忙脚乱,谁又能说日子何尝不是一种惊喜?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