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去西藏朝圣是荡涤灵魂,是寻求真我,找到灵魂与上天的契合点。
但是生于世俗,我却对于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心向往之,那一天,我踏上了寻找桃花源的旅途。
愈渐向往,游离时空——我的酉阳之旅(一)
人们常说去西藏朝圣是荡涤灵魂,是寻求真我,找到灵魂与上天的契合点。
但是生于世俗,我却对于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心向往之,那一天,我踏上了寻找桃花源的旅途。
我心里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它一定有一条深邃的洞穴,让我在黑暗里告别冲天的尾气和令人压抑的钢铁森林,让我像闭上眼睛迎接香甜的美梦一样,迎接另一个不同以往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生活相互链接,又与自然亲密而和谐,这些想法对于在生活中沉溺已久的我来说终究是缺乏实质的内容。
向往归于生活终究是生灵,是山川大海,是草木鱼虫,是许许多多存在于我身边,我却感知不到的美好,我怀着憧憬,从重庆市区出发,踏上了去酉阳的旅途。
经过一个又一个悠长的山洞,我到达了酉阳县城,搭乘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我到达了酉阳桃花源广场,登上长长的阶梯,在广场的远处,我看到了一柱泉水自草木间留下,又隐约于楼阁之中,我不自觉往水流的方向走去,穿过层层人海。
走过木桥,熙攘抛于身后,我看到了一座褐色的石头,上面朱红的漆笔饱经岁月已然暗黑,写着桃花源三个字。
往前走,沿着潺潺溪水,到达了太古洞,作为咸阳儒生家躲避搜捕的最后藏身之地----太古洞,又称为“桃源秘径”,长约3公里,距今已经有3亿多年历史,至今仍在不断生长发育。洞府体量庞大,气势磅礴,有宽敞的大厅、曲折的廊道,险峻的峡谷,幽深的地下河,还有五彩缤纷的钟乳石,景观秀丽。洞内钟乳挺拔,石笋丛生,石幔高挂,石柱巍峨,石帘低垂,石瀑飞流,地下河幽深。洞体规模之巨大,可谓集洞穴岩溶景观之大成。经过灯饰点缀的溶洞,五彩缤纷,如梦似幻,堪称“地下桃花源”。世界著名岩溶洞穴学专家朱学稳教授评价该洞穴是我国已开发洞穴中科研价值最高、历史最悠久、最神奇的地下地质奇观,是大自然赋予的鬼斧神工的艺术宫殿。
沿着溪水,光影交错的太古洞,灯光渐明,新的世界随着凉都酉阳澄澈的天空一同出现,酉阳桃花源,一篇令人着迷的田园山水之作跃然眼前。
(桃花源景区内部)
老翁撑篙清溪上,林悠悠,江粼粼,自见桃花百媚时。
竹苑立春美池中,红笼晃,清茶香,绝色人间尽酉阳。
静静地依偎在武陵大山的深处,良田美池躺在古韵嫣然的亭台楼阁之中,雾气氤氲,鸳鸯浮于浅水,入时间深海,翔游于生命轮回,炼就千年桃源,景致悠然,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仿佛其中万千生灵恍然一梦,未知世已千年,古朴,沉静依然。岁月长河白驹过隙,世事变换白云苍狗,道家所描写的人与人之间亲密的链接与美好的能量场,历经无数春秋生出一种属于世俗的佛学禅意。
世外桃源有入迷津、秦乐坊、廋辞亭、归园田居、忘归廊、陶公学堂、命子堂、躬耕园、桃汁坊、秦趣苑、桃源茶坊、九氏嘉谷、麻布记忆、大秦食客等与秦晋生活元素紧密相联的景点,置身其中,恍惚不知自己身处何处,对于建造者的用心新生敬意。深刻感受到桃花源的美,是现代智慧与古老哲学的结合。心中的铅华被安然洗涤,寂静温柔。我似乎明白了千秋万世人们寻找这片净土的原因,是对于美好最本能的向往。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