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的莆田人基本不知道的这个地方,今天我带你们图文并貌遨游一番这座山脚下的园林寺院-囊山慈寿寺。
七座舍利塔处
寂静园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座寺院的始建年代…
史记寺院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初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皈依妙应法师,为祝其母亲寿诞,遂将寺院扩建,并奏请朝廷,赐名“慈寿禅寺”匾额,是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1983年,慈寿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就是说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中间经历过过种种困难,如今却成为了莆田最美的寺院,这与护持道场的出家师父的辛苦和坚定道心是分不开的。
一定要走一走的“礼佛菩提大道”,两旁都种植着菩提树,记得走人行道,中间是机动车道,安全第一,游玩才能顺心顺意。
礼佛菩提大道的尽头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囊山禅林牌坊”,这会儿拿起手机不管是近拍还是远拍,随手都能拍出一张明星片了。“囊山禅林”是近代高僧大德传印长老为囊山寺题字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最顶上的屋檐很有特色,慢工出细活,可以停留片刻观察一下。四个石柱两面都刻有对联,若能看懂,也是受益颇丰,这会儿可以拍下来发一发朋友圈,显摆一下文化底蕴。
濯心湖位于寺院山门前,意味着咱们离寺院越来越近了,濯心湖也可以称放生池。放生,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管信佛不信佛都喜欢放生,延年益寿,消灾免难的事都喜欢做,湖中间立了个朝拜观世音菩萨的童子,两边建筑物和风景各不一,右边景物更丰富些,总之不管怎么走,条条大路通寺院…
“超凡入圣”此处必须拍照打卡,再往前即将步入圣贤境地了,不来个纪念到此一游说不过去。这四个字题字是寂晃法师,大德是囊山寺的住持之一,身职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
这就是山门也叫三门,山门是寺院的代称,佛教的核心精神,三门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表法意义。相应大门两侧八个大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里也能看到落名是传印长老。我对这八个字的理解是“自利利他”具体更深意的解说,还需每个人自己的信解…
加载更多
评论(5)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