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旅行,因为每次旅行都让我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就好像一场修行。
在平遥的每一天,只要有蓝天和阳光,我都喜欢抬头望天
人间七月,春和景明
心似白云,意如流水
与自己相处,时光的尽头是心安
被疫憋屈了好几个月,连城市上空的夕阳都要爬楼去拍两张。想在国内走走的念头一冒出来,第一个想到的是平遥古城。
平遥我去过三次,春天的万物复苏,小溪潺潺流水声和岸边发着嫩芽的柳树;夏天的西瓜冰激凌,整个季节都被打扮成甜甜的颜色;秋天也太可爱了吧,打个喷嚏都是“爱秋”的声音;冬天呢,慢慢的听,雪落下的声音,屋内是围桌而坐的火锅约会;好像每个季节,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爱上它的的理由。
查了机票,往返一千多,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客栈、饭店都是白菜价。
立马买了往返平遥古城的机票,在网上选了最好看的客栈,检查好行李,听说南大街幽静古朴,听说古城墙有着历史的年轮,那就一路慢慢走,去到那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当你慢慢的游走在古城,你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到平遥古城。
春天的万物复苏,小溪潺潺流水声和岸边发着嫩芽的柳树;
夏天的西瓜冰激凌,整个季节都被打扮成甜甜的颜色;
秋天也太可爱了吧,打个喷嚏都是“爱秋”的声音;
D1:【壹】到古城
D2:【贰】洪武记饭店--【叁】县衙--【肆】文庙--【伍】醋坊博物馆
D3:【陆】日升昌--【柒】协同庆--【捌】酸奶铺子--【玖】又见平遥--【拾】德盛楼客栈
对这座古城的认识是高中历史课本的重现,课本中讲述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在此建立了一座土城。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便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城墙的外观呈方形,墙上建有3000个垛口,还有71座敌楼和一座魁星阁,据说是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城墙四角筑有角楼,六座城门外筑有瓮城。上面建有城楼。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白天放下吊桥,可供行人进入城门,夜间升起吊桥。以保护全城的安全。沿护城河两岸,栽种杨柳,景色迷人。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平遥是我极喜欢的一座古城。四四方方的土城墙围着一座座老式的院落。进城的途中,看到用自行车推着米袋子的男子,和坐在褪了色的门廊下晒太阳的阿婆。犹如欣赏带有擦痕的老影片,旧而亲切。这样淳朴温厚的感觉,是一进城门不用思索便可以有的体味。心熟悉而沉静。
我想,这一定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与君初相识,犹如旧人归。我就是那个古老长街中,倚窗而望的布衣女子。廊檐下有风吹过桂花枝叶细碎的声音。脚边蒲团传来蕊蕊轻软的呼吸。眨眨眼,自恋且扇情一下。
平遥位于山西晋中市,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在清朝曾经有着显赫的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走在商业街上,举着相机,观望着涌动的游人。心里忍不住会感慨,当历史如过眼云烟,抹掉了曾经的繁华,古老的平遥只留下一个沧桑而平静的轮廓,和一抹无处可逃的时光深处的苍凉。
平遥古城墙为土夯结构。古城区便在这四四方方的城墙内,四面均有城门。邯郸附近的永年广府古城与其很相近。或许这是明清古城的一大特色吧。
感受到这个小城独特的朴实陈旧的气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是一座适合与爱人一起行走的小城。牵手慢步小巷。对着镜头微笑。坐在路边吃一碗南瓜粥。在葡萄架下看月亮。走在大街上的人,很少见行色匆匆。衣着也比较土气。这是一个踏实而安稳的城市,与喧嚣的商业街相比,我更喜欢走在这些寻常陌巷间。站在雕花的木门前轻扣。
本是想写喜欢这里的,表达出来的竟是些许苍凉,看着那些颓败的屋瓦,忍不住感慨,时间终会带走一切。荒凉总是与淳朴同在,或许正是那些未加修饰的淳朴与荒凉,让我喜欢这里。
在古井市楼不远的这样一处门厅前停下脚步,窗明几净,有匹配古城气质的石器绿植景观,面阔六间,两侧四间分别为窗,中间两间设门,每间四扇,寓意深刻的彩色门洞木雕上悬挂黑底金字牌匾,上面赫然写着——洪武记。以古城成年定型时的年号为名,他又述说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故事呢?
被门口花样面食展示的小师傅娴熟的手法炫到晕,回过神来,这是一家饭店,闻香之后本能夺门进去。好一个开阔的大空间,夺人眼目的的四排八列32盏红灯笼,像一个个载满愿望的孔明灯,寄向最深邃的远方,仿佛看到了店主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
低调沉稳的棕红色为主色调,搭配原木色的桌椅,店里没有过多的装饰,简约纯粹,循着香味不禁然抬步来到右侧可视窗口的操作间,“闻香止步”恰如其分表达了我此刻的境况,手工面食、柳叶飞刀、煮面大缸、焖面小灶,沸沸腾腾,香飘四溢,条条碗托碟碟牛肉被码放整齐,等待食客检阅。
不用招呼落座在窗前的车轮木桌椅前,窗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店内彤彤红灯、觥筹交错,八仙桌长条凳上有四世同宴的欢声笑语,也有二人小桌上的你侬我侬,一幅幅他乡遇美食的和谐图景。“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呔...”在耳边萦绕,片片平遥牛肉鲜香、层层碗托爽滑味美、块块黄金米糕蘸着桂花酱香甜软糯,再加上一碗热气腾腾或朵或片的大碗面,果不其然的“晋味十足”,好一场感官上的饕餮盛宴!
美食展示区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倒是很尊重牛肉本身,色泽、味道、嚼劲基本还是牛肉的感觉。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独特,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在平遥几乎家家饭馆都有,其品牌众多,知名的有“冠云”以及步升,欢春等等,均为上品。世界著名歌曲《山西好风光》中提到了最著名的山西美食——平遥牛肉,平遥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莜面栲栳栳】
平遥很多美食的名字都自带乡村气息,比如莜面栲栳栳。
整个名字读起来很尴尬,不知道起名的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相处的名字,栲栳栳是平遥有名的面食,将薄薄的面卷成空心卷蒸制而成,蘸酱根据个人口味自我调制。
【碗托】
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加料置于浅碗中用蒸笼蒸制而成,出笼晾凉后从碗中脱落,呈碗状。顾名思义碗脱,又名碗托,具有凉粉清爽与灌肠浓香的双重优点,为清朝光绪初年名厨董宣所创,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据说当年慈禧避祸西安路经过平遥食用了碗脱,赞不绝口,从此名声大震。碗脱分凉拌和热炒两种食用方法,本人偏爱热炒,但味道偏咸,看个人口味。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在平遥是很有名的,馅是枣泥,豆沙做的,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爱吃甜食的女孩子到了古城是要必点!
【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在北方广为流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数平遥。
【过油肉】
过油肉不知道是否属于平遥美食,但至少应该是山西美食。
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蒜薹炒制而成。
在古装影视作品里,县衙、县令夫人都是很明显的标签。在众多县里面,平遥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因为县衙的规模比起当时很多州的办公还要恢宏精致。
平遥县衙位于古城衙门街中段,是目前全国现存古代县衙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建筑群,各座建筑物围绕轴心错落有致的分布,从高处看就像一个大方框套着数个小方框。
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 古衙之最。
我们进走其中不难发现,左右两边整齐的排列着两排房子,中间赫然便是升堂的地方。依据导游所有,两侧分别是六部,极为规整。
整个县衙的面积非常大,原先曾是平遥县政府的所在地,也正因如此,县衙保护的相当完整。后来由于申遗成功,为了让平遥古城的人们搬离此处,政府第一个搬了家。
每天下午三点这里都会举行县衙堂审表演,不过整个过程中都使用的现代话,有些话甚至还非常潮,惹得众人纷纷开怀大笑。
除此之外,县衙最有特点的就要属牢狱了,平遥的牢狱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这儿才是对于重犯的日常关押地,一个绝对黑暗的小黑屋,在这里估计呆上几天就疯了。还记得鹦鹉实验吗?把鹦鹉关在绝对的黑暗之中一周就会抑郁,更别提是人了。而且在这里你绝对跑不了,一是你被关押在木笼子里,没有工具可以打开,即便打开了,天棚也装满了流沙,打开就会死。门外则有守卫把守,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加载更多
平遥 文庙有“小故宫”之称,乃 中国 文庙中的六最:现存最早的文庙;最完美的文庙建筑群;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现存规模最大的 中国 1300多年科举发展史;唯一的专业性摄影馆。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
平遥文庙规模宏大,规制齐全,有“小故宫”之称。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0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文庙规模宏阔,由并立的三个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院中为泮池, 池上 有拱桥。
过 大城 门,主殿为大成殿,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西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布瓦覆盖,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十架椽,用六柱。
穿过大成殿,到第三进院。见大成殿后墙上硕大的 “魁” 字。传说当地如有高中的状元,可从棂星门中间甬道进入大成殿,即可打开 “魁” 字门,通往敬一亭举行祭天仪式,寓 “一举夺魁” 之意。
大成殿与明伦堂间,有 龙门 。
早就听说了醋味飘香的平遥古城里,好醋香醋多的是,人人都是冲着古城来,这次来,想要寻找一家醋坊!找了很多家,终于找到了,一家可以吸引我的醋坊,闻香而来,醋坊的门口,放着两个大缸,一个醋缸,一个是酒缸,屋内也放满了大缸,醋香与别家不同,原来是古法技艺酿造。
“醋”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酿酒师傅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后来,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为“醋”。据说直到今天,有些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说到“醋”,就得说山西 。 山西 人喜食醋,可谓天下之冠,醋曰醯,故 山西 人的外号叫“老醯儿”。“吃面不放醋,如同吃抹布”、“有醋可吃糠,无醋肉不香”、“宁可丢了饭担子,不敢扔了醋罐子” 山西 人对醋的依赖程度,从这些谚语中就可见一斑。从地理环境来讲, 山西 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水土碱性大,以酸中和,恰到好处。 山西 酒席上,每个人的餐具前面,像 广东 人通常放一小碟酱油一样, 山西人放的是一小碟醋。从前 山西 人家嫁女儿前,考察男方家境,要数醋缸,醋缸多者,其家必殷实。
值得注意的是,娘家醋坊的继承人在传承祖上技法的同时,推陈出新,结合市场的需求演化衍生出了新产品:各种保健醋、蜂蜜醋、五香醋等等,如此做到了 山西 的醋不只在 山西 ,还能走遍全国,走出世界。这是一种大作为,成为晋文化绵延不衰、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
娘家的醋,酿的好醋,酒便是不在话下了。有说法称“醋是酿酸了的酒”,“酒的出现是酿醋的失误”,足以说明一个道理:能酿出好醋,一定能酿出好酒,但是酿出好酒却未必能酿出好醋。
在平遥古城 ,如此一壶好酒必定是要来上二两牛肉,绝妙!好生羡慕居住在这里的百姓,能够朝夕与醋香为伴,沐浴其中。此刻,恍然在平遥古城的街道里穿越到了明清,时光里满是繁华盛世的人群熙攘,镖车出师又凯旋,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白银 黄金,在这座城池的某个地下 通道 里,有组织有纪律秘密周全地运输传递,有条不紊。 平遥的故事、 平遥的酒、 平遥的醋..
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这是百度百科描述下的日升昌。并不过分,因为历史上他真的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话说当时东家经营的本是在平遥经营染料的,在北京有分号。因经营需要,北京的分号需要大量的金银,银子都放在平遥总号,但一时周转不过来,就向同在北京经营的平遥同乡门筹借,并写下凭据,请他们凭此到平遥总号取现银。当时,商家们经营往来带着大量的金银十分不便,还可能受到土匪强盗的骚扰损失不小,保镖也要支付大量的额外费用,遇到日升昌掌柜的这个提议,都觉得挺好,而且东家平时经商信誉极好,大家纷纷照此执行。日久,其它商铺也开始委托日升昌为他们开始这样服务,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东家年底一合计,发现由此往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经营染料的主业,就此果断转行,就此中国的金融业也在本土生根发芽,成就了日升昌、成就了平遥、成就了晋商。而且日升昌聘用经理管理企业的做法正式现代公司业主流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山西商人的精明。
平遥古城是数百年前中国华尔街诞生地,来平遥古城,一定要到这里的票号转一转,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走进平遥古城的票号来领略下百年前中国华尔街的繁华,看看晋商的风采
看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银行日升昌票号,对票号的经营模式有所了解后,这时我建议您到协同庆钱庄(票号)博物馆转一转,这里有整个平遥古城,这条百年前东方华尔街最大的地下金库。
相信在这里,你也会对最初的警报系统和明晃晃白花花的真金白银更感兴趣。
据说现在流行的提款一词也和协同庆有关,遥想当年,人们手持汇票,来协同庆兑换现银,眼看着真金白银从地下金库的存兑口被提取出来,慢慢支取现金也就被叫做提款了。
从后院经台阶向下而行就进入地下金库了,地下通往金库的甬道现在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财路”。幽幽的灯光并不耀眼,投射在甬道上,把整个甬道映射得明晃晃、金碧辉煌的,像是一道由黄金铺就的金光大道。
十间窑洞式金库还保存着原有的建制,成箱的、成行的、成摞的大的、小的金块银锭,成堆成堆的摆在那里,明晃晃的晃花了人的眼,使人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才能看得更分明,或许见钱眼开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的吧。虽然明知道,这些金银都是假的,但无形中还是会给人以莫名的心灵震撼。
对于这家店,我想只要是女生,都会爱上它吧,因为它满足了所有女生对一家美好店铺的想象,当我第一次走进这家店的时候,它像是有魔力一样牢牢的抓住了我。
满眼所及的都是美好,特别是这种有设计感的店铺,一走进里面,就有一种清新感扑面而来,店内售卖炒酸奶、超有设计感的杯子、冰箱贴、还有平遥风味的剪纸、木制作品等等,超级有氛围,掉进这个艺术铺子无法自拔。
每一个小角落都很值得欣赏,拍了很多的照片,最后挑选的时候,觉得每一张都好看,都不舍得删除。
小猫咪很搞笑,刚蹲下身,伸手,猫咪以最快的速度躺倒,让人无法拒绝的摸摸它。
沙棘汁炒酸奶一直都是他家的特色,注意到它完全是因为店铺门口关于他的海报和有设计感的瓶子,是在太吸引人了,后来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这款是公认好吃的,果然,每一个带着文艺气息的人,都能产出很文艺的东西。
这是一款手工酸奶饮品,满满一口都是清爽的感觉。久居都市的人最需要来自自然的宽慰。当我们把一年四季装进口袋,送到你面前,你可以听见食物的一首颂歌。在平遥古城,酸奶铺子更像是一间小小的酸奶杂货铺,和大家分享酸奶的内耗,一同找寻生活的乐趣。
一些小tips:
店铺:酸奶铺子(只有这一家哦)
地址:南大街与政府街交叉口
镖局,又称镖行,是我国现代保安公司的前身。业务很杂,无论是异地货款押运、看店护院、异地银两汇兑、收寄信件等只要您用得上的,都可以找镖局来办理。
华化第一镖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共三进院落。前院为商业区,包括东西柜房,金库及柜头房,是镖局的业务场所;中院为办公区,由信房,账房及中厅三组建筑组成,是镖局的办公场所;后院为生活区,包括祖师堂,厨房及练武场,是镖师日常生活及练拳习武的地方。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镖局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为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借鉴。
中国最早的镖局出现于清乾隆年间,是由山西人神拳张黑五创办的兴隆镖局。镖局的出现,可以说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家镖局相继成立。镖局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商业发展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清灭亡后,镖局被现代警察机构及保安组织逐渐取代,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当时,想要开一家镖局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除了基本的人员配备外,还少不了镖局三宝:“镖箱”好,“镖车”跑“镖旗”飘,检查这三宝的完整性,也是一趟镖走下来成功与否的标志了。
那时候的镖箱是都是用榆木做的,有人会问了,都说榆木疙瘩、榆木疙瘩,一个破榆木有啥好的?相比松木、柏木、杨木而言,榆木的特性就是结实,用同样厚度的木块来制作的物件,榆木的更耐用,更皮实。每个镖箱重达百斤,镖箱的锁具为暗锁,需要用两把钥匙并排在一起才可以打开,两把钥匙由大掌柜和二掌柜分别掌管,起到一个互相监督的作用。
镖车是当时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一个镖局的门面之一。镖车有很多种,从马车到轿车推车不一而足,使用何种镖车通常由运送的货物决定。最常用的镖车叫独轮镖车。
最早的时候,镖师在走镖的小独轮车上插上一面小旗,小旗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黄面红色狗牙边,或者红面黄色狗牙边,也没有什么字,最多也是写个“武”字,或者搞个龙虎的图腾。这就镖旗的雏形。
后来这种三角形的小旗,逐渐成了镖车上必不可少的旗帜,而旗面上写上总镖头的姓氏。总镖头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出了名的武林高手。在走镖过程中,即便遇到强盗劫镖,只要看一下镖旗上的字,惹不起的就自动退却了。久而久之,这面三角形的小旗帜就演变成镖师出镖的标志了。
看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我习得了一身好本领,又有镖局三宝在手,我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走镖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放在那个年代,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是一座三进两院的穿堂楼院,前院东西厢都有廊庑拱围,南侧与前厅明档厨房相接为闲人免进后厨重地,北侧及二楼则是与前厅的阁楼自成一体,勾连成尊贵宾客的雅间区。君不见影视剧作品当中,但凡达官贵人进酒楼,小二都会热情招呼“客官,您楼上请!”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不曾见过晋商的大院,却写下了这样的词句。
进入第一进院落,映入眼帘的就是院中央一块大大的元宝石,这是晋商大院的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寓示着财富。在那个“学则优则商”年代,独尊商道,财富则是衡量经商成功与否的标准。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一种为就餐和入住的游客祈福祝愿的象征了。
游客可以坐在财气十足的元宝石上吸吸精华,深积财缘。中厅两侧分别是柜房和厕所,通往后院的甬道是穿堂的,前后都设有门,顶部以彩色扁灯笼装饰,明丽而不突兀。
中厅上建阁楼并出挑厅台,两边是明清架子床贵宾客房,中间是贵宾休息议事的厅廊,厅中设八仙桌太师椅,廊通道两边整齐摆放着太师椅。阁楼与后院的主客房区以回廊相连接,客房区迂回环绕但与餐厅并不相通,这是设计者心思缜密的体现。
跨过中厅的后门,门口摆着车轮桌椅,住宿的游客从两边沿着廊道回客房。一箭双雕之处在于:一来供游客休憩,二来:古人忌讳直入,相传不祥之物不会拐弯,为了辟邪,阻断中通客走两边。
另外风水讲究到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者卧室,否则不吉。这样除了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此处足见主人的用心之良苦。再往进走,院中又是一口大缸,和前院的缸相呼应。院中设水缸,也有典故,古人视水为财,各院两侧房屋单坡内落水,形成“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也是因这种独特的屋顶建筑结构而来的。在后院最夺目的要属院中的悬山卷棚顶亭台了,建在三尺基石上,梯步设在正后方,两侧均设7级砖石台阶。正面基石上绘有寓意美好的几何祥纹,来作装饰。
“德盛楼”三个大字牌匾挂在亭台檐下红漆柱之间,亭中有八仙桌太师椅,通往二楼的梯道也对称设置在亭后方。坐在亭中,可以统览全院,这一亭,既显主人待客尊贵的礼节,又使得庭院别具一格。
整个院落整个庭院的建筑结构对称均齐布置,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屋宇、厅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还有石雕装饰的柱础、石鼓,精美绝伦。
大院错落有致,一院一景,布局上完全遵从“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礼教规制。“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
“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后来演绎为不偏不倚、中正无邪。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在这大院里,我们不仅能读到主人曾经富家一方的传奇故事,更加能读到先人们世代遵循履中蹈和的儒学思想。晋商的行商习儒、以儒致商不拘一格的变通精神,成就了他们仁义、诚信、忠恕的价值体系,使他们成为中国商业史上出类拨萃的商帮群体。
感谢这些宏伟的院墙和精美的庭院,是它们守候了这一方博大而精微的小世界;感谢这些院落的继承者和经营者,是他们承续着先辈们的创立的基业,始终不渝坚守着诚信重义的经商理念,任时光再无情,我们仍然能够在今天如此清晰直观地感受晋商先人的艰苦卓绝和不凡功绩。
至此,我豁然明白了“洪武记”的精神情怀。眺望、驻足、端详、流连,这庭院深深、仪态万方,这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饱含着多少曾经的苦痛荣光,承载了多少先人的忠肝义胆,又记录着历史怎样的沧海桑田。
《又见平遥》恰是一座真正有价值“文化地标”: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一群有义之士远赴北疆,在刀光剑影里,完成了一次保“镖——血脉”、保“德行”的悲壮行程,也写就了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诚信佳话”。
这是一次走着体验的灵魂穿越之旅,又见平遥已成为一座“文化道场”,而不仅仅是一场剧、一出戏。
“出镖了——”这一句话喊了200年。当再次回味时,已然是现代。又见平遥,这座汉文化的宫殿,这里的每一堵墙,每一片瓦,每一个镌刻与花纹,都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一铁锹下去,铲出来一个地标,矗立起一杆大旗。时间回溯到2012年,从动工之初开始,又见平遥剧场便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大家现在看到的剧场,是一座设计运用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黄土”与“灰瓦”,然后以巧妙的穿插、悬挑、转折、叠落等现代简洁的手法聚合成的一座“灵气往来、求之无端”的“舞动剧场”,赋予建筑以节奏感很强的造型意境,并表达出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
《又见平遥》这一场戏,不仅建筑功能颇具特色,城市文化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又见平遥》里,一群有义之士远赴北疆,在刀光剑影里,完成了一次保“镖——血脉”、保“德行”的悲壮行程,也写就了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诚信佳话”。
一个牌楼,一座大院,一个房间,都是一个故事。在这个剧场里,每个物件上都印着祖先的烙印。可以说,又见平遥剧场已不仅仅是一个演出现场,还策马扬鞭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亦是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先人。尤其是有着晋商基因的先民,以一种强烈的、谦卑的精神,信仰着诚信。230多条鲜活的生命换回一个孩子,所展现的平遥城的仁德,山西人的仗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老祖宗“以信赢天下”的德行和 “以德聚人心”的智慧,穿越时空,直透人心。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