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都想写点东西,因为很懒,一直没能提笔。突然觉得,如果有朋友因为看到我的游记,对某一个点感兴趣,甚至是因为我的游记而去了某个地方,那么,这个游记将变得特别有意义。
本次行程历时13天,前6天带着爸妈,所以去的多是大众的景点。后7天自己,走的大多是一些知名的村,更深入的了解福建的人文地貌。有些地方,虽然不出名,但是可能适合你。
全程自驾,总里程约2150公里。汉兰达七座,95#汽油,单价6.05,总油费1280元,过路费882.88元。
拍摄设备:华为mate P30 pro,所有相片未经过任何后期处理。
总开销10366元,其中住宿,三餐,交通三项8010元,占了总开支的77%。住宿共16间房,均价192元/间。旅游的淡季,因此价格还算便宜,住的条件也还算可以。
因出发前工作交接,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只是匆匆的定了行程,所以在实际到达时有些路线、目的地是不合理的,也希望给朋友们起到借鉴的作用。
下午两点半,东莞莞城区出发!第一站的目的地是位于福建龙岩永定的土楼王--承启楼!这里才是真实的大鱼海棠取景地。
要么人在旅游的路上,要么心在旅游的路上。目标还有20公里。
476公里,导航五个半小时,服务区休息,实际用时六小时十分,晚上8:40到达。第一眼,哇!小惊讶了一下,漂亮!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乡土气息!
承启楼掌灯时的外观
出发前吃的午饭,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把车停在承启楼的门口(晚上是允许停车的,但早上10点前要开出去),在斜对面的农家乐觅食。
丰收的地瓜,爸妈关注的是工具,和东北使用的筐有得一比。
炸小鱼(特色菜),茄子,豆腐,还有一个没拍照的鸡肉,2两桑椹酒,一瓶啤酒。210元。
酒足饭饱,回楼前拍两张,等着预约的民宿老板来办理入住。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承前启后,故名承启楼。原名为天祝楼。
我们预定的是土楼内部的民宿,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土楼。可以拍到晚上的图片,早上也可以在游客大量进入前拍到安静的土楼内部。而且,土楼现在保护起来,只有入住的游客才能上二楼和三楼参观拍照,否则只能在一楼游览。
这个月是承启楼的活动月,门票1元。
等了几分钟,民宿老板骑着摩托车来了,是个年轻小伙,很热情,和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土楼。房间也由二楼升级到三楼,观景效果更好。
3楼走廊
民宿内部,住宿条件是简陋的,但也是很有特点的一次体验。
民宿的墙,旧报纸糊的。小时候家里也糊过,包括去年家里装修,我都差一点用报纸把游戏室的墙面糊了,很有特点,小孩子还可以通过墙上的报纸多识字。
木质楼梯的转角
加载更多
早上起来,爸妈早已经收拾好了。
凉在栏杆上喂动物的植物
阳光照在宁静的土楼内,逆光拍摄。没有去对面拍。
昨晚拍摄的隔壁土楼,白天的样子。
楼梯里看土楼内景的爸妈,来一张合影。妈妈刚刚出院,身体和精气神还没完全恢复。
早上的内部街道,还没什么人出来走动。
卷烟的大叔,手卷烟5元一盒。老爸买了两盒。
光线画面柔和
民宿位于一楼的茶室,过来泡了一杯茶,顺道把钥匙放在茶室里,退房了。
吓一跳有木有?有就对了!
走出大门,拍张清晰的土楼。土楼门口也有给游客拍照的,会一直跟着你让你买她洗出来的相片,最后花买了一张爸妈合影的。有土楼明星片形状的纸卡包装着,还是有些纪念意义的。
我和妈妈
加载更多
东歪西斜700年的裕昌楼,始建于元朝,中国的比萨斜楼,比比萨斜塔的建造年代晚了十几年。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
初为五性族人共建,按五行道造型。正门为喜门,去的前一天有人办喜事,条幅还都在。
每家都有免费看井的标语,进了其中一家,井里的水可以直接舀来喝。墙壁上挂着很多名人和这家男主的合影。进屋后主人会邀请你喝茶,然后推销茶叶和香烟。
内部向上拍摄的天空。
大红灯笼高高挂
门口的溪水
乡间的道路很窄,部分地方是单行道,要小心慢开。
车开到土楼群门口,爸妈下车后再开回外围的停车场,走路进去。很近,路过一片成熟了水稻的梯田。第一次见到这种金黄色的梯田,抄家伙,拍照!
土楼群是由4个圆形和1个方形的土楼组成,戏称四菜一汤!5座土楼依金、木、水、火、土进行布局。都不大,均是3层建筑。这些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大小也不同。现在也都有人居住在这里。
拾阶而上
土楼里有个在这里长期作画的年轻画家,支持下,150元买下这幅艳丽的土楼画。
路边的柚子树,硕果累累。后来在路边买了3个偏小的,2元/个,水分很好。
四菜一汤的观景台
天气时而晴时而阴,晴天时拍下的应该色彩感很强。
土楼内,很多改成了饭店,或者小商店。这里的商业气要比承启楼重得多。承启楼里是没有饭店的,这边某一个楼里有好几家饭店。
老人家合影,颜色很好!
这个季节的游客偏少,某家饭店老板一直跟着我们,一路讲解,也帮忙拍照。最后去了他家吃午饭。四菜一茶(半斤装的养肝茶30元)共200元,价格也算合理。
加载更多
塔下村的很多地方还在修,对这里的兴趣是出发前查到这里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萤火虫。不过在买票时已经询问过,每年只有七八月份才有,这个季节是看不到的。好吧,留给下次!不然,下次出来的理由是什么呢?
塔下的环境很好,青山绿水。山脚下还有为了看萤火虫而建的小木屋。随手一拍,出图效果都很好。这里适合慢节奏,晚上喝酒或者烧烤,不适合匆忙旅行的游人。走了一会,上车,出发厦门!
在去厦门路上的服务区定了酒店,可以停车,仅限2台以内,在门口的巷子里,停车需要考验技术。入住的人少,老板热情的帮忙升级了房间。酒店环境不错,花园式别墅,价格也不贵。离海边很近,步行3分钟。附近也有挺多饭店。
出酒店后在旁边温尼斯酒店的这个地方转进去,就是大海边了。
虽然天黑了,还是迫不及待的去海边走走。
早上起来,爸妈先去海边散步去了,洗漱收拾后去海边找他们。
老两口已经在海边了
和妈妈来一张
用石头摆个小脚丫
沙滩上都是螃蟹挖的小洞
这位阿姨在石头上敲敲打打,一问,才知道是在挖海蛎。原来,海蛎煎蛋里的海蛎都是这些我原本以为都是壳里面活着的海蛎。热心的阿姨还敲开一个给我看。
吃过早饭,出发鼓浪屿。定了10点30分出发的游船,126元每人,全程一小时左右。急行的可以定常规票,好像十几分钟就到了,价格也低很多。
加载更多
逛街,买了两条厦门的烟。
找到了堂宴●老厦门私房菜,鸭肉做的有特色,苋菜在东北以前是用来喂猪的,这次上汤的做法,给爸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堂宴这家还是小有名气的,做的味道也适合大众口味,4个菜,1小瓶白酒,2瓶啤酒,270元搞定。
住宿条件一般,位置靠近步行街,所以出行上方便。地价高于房价。
早上收拾好,导航厦门园林植物园停车场(万石路),到达后交警在那里拦着不让进,只能继续往前开,开出挺远,重新导航到东门停车场。停车验票,验票大叔说,这边是东门,建议坐公交去万石路那边,主要景点都在那一侧,东门进去要走很远的路。左右无事,还是选择了东门进。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作为本地人,可以进东门进来锻炼身体。作为游客从东门进,结果就是真的要走很远的路。最终今天下来,一天步数超过3万步。
说是棕榈垫的主要原材料,手感真不怎么好,蓑衣也是这种材料。
后花园里有个养三角梅的地方,三角梅是厦门的市花,所以随处可见。
满地的落花,真心好看。最是落花,冷落时节!
怒放的三角梅
走路走了好远,到达了国防园。坦克,飞机,大炮......
从国防园出来,继续前行,到室内多肉园,水边的水棕竹,回来后买了一盆,不知道能不能养好。
整个植物园的亮点就在多肉植物区,规模够大,种类够多,植物树龄够老。
妈妈不小心扎到一根细刺,我帮拔出来了。
老爸拍照,我偷个影。
加载更多
从植物园出来,因为车停在了另外一个出口,干脆就不去取车了,打车去了普陀寺。到了后发现要预约,时间也有点晚了,过了午饭时间,干脆去了厦门大学对面的富万邦商业广场里吃午饭。去的路上看到了如家酒店,在手机上预约了。
午饭后去如家办理入住,睡了一小会儿,再返回普陀寺。寺庙里不轻易拍照,只拍了一张松鼠的。在这里买了名气大的素饼,也是根据用料和包装价位不同的。
烧香拜佛,没那么多逛的地方,所以出来时间还早,去了厦门大学门口拍照。因为疫情,所有游客都不给进去参观的。
顺着路继续走,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海边,走到了演武大桥的观景平台。这里是最美的马拉松赛道。
坐了好一会儿,眼看着一点点退潮。又走回富万邦,这次去堂宴老厦门私房菜。他家没有小瓶白酒,服务员带我去一楼的小超市里买了一瓶。饭店现场团购了一个4人餐,148元。追加了一瓶啤酒。还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顿饭了。
晚饭后继续走,逛了附近的步行街,猫街。
猫咪博物馆里买了几个小物件。
老爸说他寄存在这里了。
回到酒店,我搜到世贸海峡大厦后面有一家旧书店,就一个人跑出来过去看。结果,书真的够老,看看就好,一本没买。喝了杯KFC的冰咖啡,回酒店休息。
位置好,条件就是标准的如家酒店。
昨晚入住酒店后,联系了五缘湾帆船港的工作人员,加了微信。本来要定出海时间,因为要去植物园停车场取车,再开到那边,所以时间没办法准确。错过时间票会作废的,80元/人。工作人员说你到了停车场再告诉我,发了停车场和检票处的定位给我,还是很负责任的。吃饭,取车(植物园停车费60元),像五缘湾帆船港出发!
到达帆船港,大把的停车位。只要不是搞活动或者比赛,停车位完全充足。坐电梯上来很容易就找到检票口了。安排了半小时后的班次,拍几张。
五缘大桥
等待出发的帆船们
检票进来,找到指定的登船号。
船上除了开船的师傅,还有另外3个人,总7人,穿好救生衣,出发!
同船的一对陕西小两口帮忙拍摄的
开船的师傅还是挺能聊的,从附近可见到的建筑,聊到正在修建的隧道,地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房价。
扬帆出海是一种新的体验,和坐船,坐快艇的体验感都不同。全程下来1个小时左右,刚好遇到了一个较好的天气,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乘风破浪。转弯时会有一个很大的倾斜角度,稍微有点小刺激。
坐帆船时问了下这附近的景点,除了五缘湾湿地公园也没什么了。很近,开车几分钟就到了。没有具体的标识,停好车后打听了才知道,整个附近的区域都是湿地公园。
一个长长的木桥
有些游客在喂黑天鹅
中间有块拦起来的小岛,养了一些黑天鹅。
湿地公园走了一会儿,天气开始多云了。厦门岛里面的景点没找到适合老人家的了。因为要坐明天下午的高铁,所以开车离开厦门岛,出发老院子景区,向厦门北站靠拢。
老院子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和“闽南传奇秀”两部分。当天开放的只有文化风情园。风情园通过闽南渔家百姓寻常的生活场景,讲述下南洋几代人的生活、创业经历,展示闽南当地的渔村文化、妈祖文化、南洋文化以及寻根溯源的始祖文化。
买票入场。
标准拍摄点,游客太少,没人抢地方。
这个小桥流水还是设计的很有特点的。有别墅大长梯的可以考虑哈!
中间很长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处理工作去了。爸妈和一个旅游团一直走,听讲解,还是可以了解的更深入的。
门口留念。
这个景区不大,内容也不算多。对于想要了解闽南文化历史的朋友来说,去逛一下是可以的。如果只是为了旅游,期望值不要太高。
老院子停车场的对面就是奥特莱斯,和爸妈进去逛了一下。耐克阿迪这样的品牌还是有一定的折扣的,可能款式上不是特别新,穿起来质量还是可以的。
今晚打算住在集美学区附近,吃饭比较方便,距离也近。明天爸妈要先坐车回东莞了,今晚找了一个可以一起住的民宿。住在一个房间里,聊聊天。
集美学区这里有个旺角新天地,很多吃饭烧烤的地方,下面这家板栗酥强烈推荐。买了一盒刚出锅的,尝了一下觉得很好吃,又去买了一盒,爸妈回去路上吃,有无糖的。
也逛了一下附近的超市,买了些厦门伴手礼回去。
安顿好爸妈,自己出去烧烤小喝了下才回酒店~
门票60元,60周岁以上免票。
园博苑很大,是个园林大观园,面积有6.76平方公里。由杏林湾的9个岛屿和2个半岛组成,15座景观桥相连。部分岛屿未开放,如温泉岛。即便如此,也够走一天的时间了。
进门处的喷泉广场,第一个进入的是园博岛,国内外的一部分标志性建筑和园林设计,怎么说,总觉得设计的缺了点什么。
长得茂盛的铜钱草,水边都是,水里做成垄台形状,上面长得也全是。
顺着湖边小路边走边看。
对面貌似就是温泉岛,房子都空置着。
到了园博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杏林阁
电梯是不开放的,只能爬楼梯。说是五楼,实际八楼都不止。
终于到了楼顶,可以看得很远了。
看到远处的月光环啦!
园博苑虽然落败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少了,但绿化还是不错滴!
妈妈也坚持一起上来楼顶了
老爸喜欢这种造型树
加载更多
连锁酒店里,还是比较喜欢全季的。干净卫生,整个房间的采光通风也都不错。楼下有家私房菜,味道一般。
今天开始我的进村之旅,体验原生态的旅游带来的乐趣。
睡饱了觉,导航顶村村。顶村有几个组,先去了其中一个正在开发中的。一路没遇到人,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停下来,是一个大院,装修的很气派,院中间还有茶台,养了很多花。旁边有个二三十节台阶的小山坡,可上来观景。过了一会,院主人骑摩托车回来了,聊了一会儿,很热情,邀请进院喝茶,委婉拒绝了。和我介绍了一下顶村村的大概情况。说这个组可看的是一个由厦门大学某教授做的一个书院,隔壁村组是开发好的,可以过那边去游玩。
开车到了隔壁村组,有停车场,旅游大巴,有些公司在这里搞培训。门口是个大餐厅,怕里面没有吃饭的地方,正好早饭午饭一起解决了。
吃好饭,整理背包,进村。进村的路有两条,大家都往左边的走,我也跟过去,被告知要买门票,15元/人。回游客中心买了门票进去。后来才走明白,右侧那条路也是进村的,而且往里走一点点,很多地方都是互通的。完全可以走右侧路进来。打电话预定房间时老板也说,你如果没进来的话,不要买门票,说是住店的就可以过来了。
很高的栈道,还想着为啥都挂着安全绳,后来才知道进去的时候走的是一块一块的木板,返回时是走绳索滴!
所以,没有安全绳是不行滴!
从左侧顺路走下去,有瀑布,还有蛇......
当地特产:柠檬,茭白,蜂蜜......
路边摘的柠檬
正是柠檬成熟时
粗粗的竹子
越往里走,越人迹罕至,到后来,基本遇不到其他人了。
无花果
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听到人的声音了。从很小的路走出来,到了一个孩子们拓展的地方,各种水上游戏。最主要的是,终于有正常的路了。
水滑滑道
走到了索道终点站
加载更多
酒店的院内环境真心不错
远眺群山
吃过酒店的素食早餐,回来继续泡茶,昨晚拍摄星空的自拍杆再次用上了。
慢悠悠的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意义。很晚才收拾好行囊,开往下个目的地 -- 泉州安溪县仙景村。
离开之前,又开车去了昨天去过的那个村组,找到了慧观书院,导航里没有,但是很容易找,附近唯一的高楼,而且颜色特别,设计的也是很漂亮。可惜还是没有人,在附近逛了下,摘个成熟的杨桃,出发下个目的地。
PS摘杨桃:很多路边或者你能看到的果实,如杨桃,龙眼,木瓜,柿子,柠檬等,很多都是无人管理,即使熟了也无人采摘,被鸟吃掉或者掉在地上腐烂了。不知道当地人是觉得没必要采摘,还是没时间去摘。
到达仙景村附近时,已经中午了。一路上找地方吃饭!最后选择了虎邱镇的悦来饭店,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饭店。
没有菜单,要到食材区看着点。当地特色的卤肉,又抄了一个青菜。味道还是不错的。
吃饭后和老板娘咨询附近的景点,被告知附近的白石岩风景区和洪恩岩风景区都挺好的。仙景村主要也是为了晚上登上茶山顶看星星,一下午的时间,选择了去白石岩。导航20分钟左右到。
车停在了风景区的大门口,后来才知道,是可以一直开车到山顶的。停好车,徒步上山。
景区不收大门票,停车也免费。估计都是附近的人来游玩。
玻璃栈道,到处泛滥了。
半山的寺庙,庙门口有个喊泉,扫码10元,对着麦克风大喊,声音越大,喷泉越高。
继续前行,路过古茶树园,从这里进去的台阶就比较陡了。
古茶树园里往下看,天气好的情况下,视线范围就比较远了,不过也因为这陡峭的台阶,吓了自己一大跳。
山顶有块平坦的地,种满了茶树,貌似是铁观音,不确定了。
坐了一会儿,开始下山,趁着天黑前要到达仙景村。一路开过去,进村后到处都是修路,很不好走。而且一点路标没有,还是打听了当地人,说村里只有一个可以住的地方,告知了大致位置,开过去,大门锁着。打了门口上的电话,房东很有礼貌的告诉我,只有提前预定的团队才接待,平时他不在这里的。村里再没有其他可以住宿的地方,只能返回镇里或者安溪县城。这个地方属于提前没有攻略而导致的旅途Loss。天一点点黑下来了,回眸(小眼睛)一看,百媚没生,白石岩景区的灯却亮起来了。干脆预定了安溪县里的酒店,又一次返回白石岩,这么好看的美景怎能错过。去白石岩后半段的路都是弯路,新手司机建议不要夜行,否则可能把自己绕晕车。
这次直接把车开到了寺庙门口,没有再往上开了,上面是单行的山路,没有路灯,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星星也出来了,不过因为景区的灯光污染,看得不似昨晚那么多。如果等到景区关灯,应该要很晚。
大山里的灯光点点,很壮观。感叹大自然的魅力,也感叹人的力量。
加载更多
小坝村是福建最大的蒙古族村,他们的祖先是蒙古开国名将木华黎,后世因避免纳哈出的牵连,改性出,也是出姓的发源地。现在已经完全汉化了。往小坝村沿途的公路牌上的文字全为蒙汉双语,路边的路灯也都是马头琴的标志。没有直接进小坝村,而是先开往洪厝坑的燕山部落。
因为是旅游淡季,燕山部落蒙古包的门都关着了,没有老板在,也没有烤羊腿吃了。
继续前行,附近的山山水水景色也是不错的。不过因为干旱,瀑布水流也很小了。
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村子里几乎每家大门横楣上都写着“燕山出府”、“燕山衍派”,以表明自己的出身。
沉甸甸的稻穗,秋天的色彩!像油画一样,艳丽却又温暖。
路边的木瓜硕果累累,有一些成熟的,烂了掉在地上。
村里基本靠农业,最近才开始有了旅游,还不是很成熟。
返回路上,遇到了牛群,好吧,停车避让。
加载更多
后黄村,位于莆田西天尾镇,离市区很近。荔城区华侨第一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个风景美丽的村落。建筑风格受南洋建筑、外来宗教等多元化影响,别具一格。附近有南少林景区,不感兴趣,就没过去。
民国往事博物馆,是个私人博物馆,原址是妇产医院,老板因为自己的热爱,20年来一直收集民国及现代的一些物件。门票10元,说实话,赚不到钱。临别时老板叹气的说,谁让我喜欢这个呢。看出来一个人的执着和无奈。毕竟这是一个小众的,但也是有人在做着的。
院子里精心打理着
北碉楼
一家茶馆的院子里,有四个喝茶的亭子,分别是竹梅菊兰主题。
采摘园旁边的小路
导航到永泰天门山,在即将上高速的地方,有个叫集美村的地方,村如其名,一半村落在路的右侧,地势相对平坦,一半村落在左右,处于半山腰。把车停在左侧,徒步上山。上去的路很窄,只能摩托车通行。路边的玻璃翠小花,挖下一颗栽在水瓶里,带回东莞。
因为地势原因,村里大多是果树。地上很多被行人和摩托车轮胎压碎的龙眼皮壳。
这不是民宅,分明就是别墅!半山腰上,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老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房子,是多美的事情啊。梦想还是要有的,虽然不一定能实现。
从林美村下来,继续前行,上了高速,走过岐山隧道-- 全国最长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8044米,正好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接近。可能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征服珠峰的梦想吧,不过走过这个隧道之后,我就明白了,梦想要有,但是现实也要尊重。平路走八千多米可以,向上走八千多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梦想!
下了高速后,路过永泰骑游道。有山有水,水映蓝天白云,温度舒服,天气舒服!
今年雨水少,江里有露出一块块土地的地方,好想走进去,找了半天,没有下去的地方。
随风飘摇的芦苇
永泰天门山,因山中有一巨石屹立形状如门而得名。天门山属火山岩地貌,以火山峡谷风化洞穴,擎天石柱,绝壁孤树为特征。最高海拔828米。注意它的最高海拔,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个最高海拔,所以小看了它的脚程,没拿手电筒,在一点半左右进入景区,而且不慌不忙。
买票的时候,售票员问,不买玻璃桥吗?我说只买景区门票!因为对玻璃桥已经见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进来后才发现,这里的玻璃桥还是挺特别的,有些小后悔。它不单单是直直的那段,还有贴着山体建的悬在半空中的部分,这种稍微刺激些的玻璃桥还是可以体验一下的。
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还挺多的,都是两个两个出现的。据说还有羚羊,猴子,穿山甲这些,没机会见到,估计它们也不想见到我。后来在山顶听到很大的动物嘶叫声音,猜测是猴子。
壁立千仞
万石一柱,唯我独尊,孤零零的立在那里千百年。
捡了一根漂亮的羽毛
到达天门洞,石门高30米,宽6.6米。洞中有洞!
在天门洞这里,基本就看到这两个游人,就算是在下面遇到的也不过几个人而已。这之后,景区里就再没见过其他人了。
过了天门洞,有观音像,原来洞里是天然成观音像和如来像的,后面应该是保护起来了,看不到,单独立了观音石像(出门问保安的时候了解到的)
别有洞天的一个地方,再往上走一段不好走的路,就到山顶了。
加载更多
琴江满族村位于福州市长乐区,因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清雍正六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
据琴江志载,林则徐多次来到琴江,江滨照壁曾书林公墨宝“海国屏藩”。“福州三江口水师”是中国海军的摇篮。琴江水师最辉煌的一页是参与甲申中法马江海战。统领黄恩录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率部奋勇杀敌,600名官兵中壮烈牺牲100多位。后人奉旨在村中敕建“忠魂堂”,设置烈士灵牌。
琴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出太平港口转舵出海之处,村附近有郑和修建的云门寺和妈祖庙。
八旗军旗
八卦布局的巷子,不熟悉的走来走去会有点蒙,当时设计时是为了巷战的需要。
斑驳的古墙,岁月的痕迹,人早已变了一波又一波,只有它还屹立不动,笑看四季轮回。
大部分门上的对联都是满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实际上在这里会说满语的人基本没有,据说全国都没有多少人会讲满语了。他们的门很有意思,中间是不开的,只走两侧门。中间上测的门板可以拿开透风,递东西,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
八旗子弟只能科考或者从军,所以这里很重视教育,辛亥革命后才开始务农经商。
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虽然没有名气特别大的,但也出了一些文官武将。
我喜欢这块石头和这种有层次的多肉设计,只是喜欢看,不适合养,也养不活。
加载更多
从满族村出来,导航北港村,途中经过刚刚开通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长16.34公里。是我国目前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该桥址所在的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最大浪高约9.69米,曾被称为“建桥禁区”。但是,我们建起来了,而且巧的是,今年十一刚刚通车,我在十月底就借光走了一次。大中国的骄傲有木有?在这里,也第一次遭遇了横风飘移,着实吓了一把,呆了一下。感觉车子突然间就移动到旁边去了。
为什么这么难修的大桥还要修?难道仅仅是为了平潭县的经济发展吗?桥修好了,高铁也通了,对面的台湾,你看着办吧!
即将到达北港村时,会经过一段靠海的环岛路。先是看到几个清洁工在清扫路上厚厚的沙子,都是被海风刮上来的沙。很快就看到一大片海。得,不走了,就停在这里吧!
查了一下地图,这里属于大东海,应该也是台湾海峡。
时间刚刚好,海水退潮到最低位,可以走进大海好远好远!
一个当地的大叔在退潮后的小水坑里打捞海鲜,这是剩下的空壳,小螃蟹也是不要的。
礁石底下有很多小螃蟹,水里也有退潮后没来得及游走的小鱼。很多贝类螺类动物,都不大。
换上拖鞋短裤,不过也还是弄湿了一点。
退潮后沙子里挤压出来的水
海水还是挺干净的
活捉一个小螃蟹,但是貌似要产卵的,丢回大海里去了。
这位是直接走进大海里拿网捕鱼的,每次收获都不是很多。
加载更多
仍然是黑天了找住宿,先把车停在了北港村村委门口,下车先熟悉环境。
找到了这家天空之境民宿,地理位置和视线都算好,房间是日式榻榻米的设计,挺宽敞,住着也舒服。
办理好入住后,店老板帮忙引路,把车开到了店门口,方便拿东西。再次出去,逛了创意坊附近,吃过晚饭,回酒店喝茶休息!
早上就出来,路上遇到几伙大叔大妈的旅游团,围在一个地方叽叽喳喳的拍照。不知道等我们这一代老的时候,出去旅游,年轻一代会怎么评价我们。
吃了当地的特色海蛎饼,找了一家有二楼观景台的小店喝了一杯咖啡。说是现磨,可能是咖啡豆选的不好,味道不可勉强。街上买的一包一包的紫菜还是不错的,价格也比平时超市里卖的实惠。
已经快中午了,才开车继续前行,一直到了东海胜境景区,这也是最边缘的地方了,也是本次旅行的最远目的地。但是,没进去!今天的天不好,阴沉沉的,我怕浪费了东海胜境的名气。另外现在季节也不对,四五月份才有这个景区大海的蓝眼睛可看。回来路上顺着附近一条村子的路开,一直开到大海边,无路可走的地方。
前面就是大海,大海的对面就是台湾。车无彩凤双飞翼,台湾不是你说想去就能去!
返回福州!目的地:三坊七巷!
突然间看到这么多人,突然间觉得自己又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了。摸摸胡子,嗯,几天没刮,已经是一小把了。野人做的差不多了,应该做回正常的人了。
三坊七巷,福州很知名的景点。可以通车的大路是坊,小路就是巷。现在有两条外围的巷子改成了车道,所以确切的说,里面是三坊五巷了。
这家门口的石头是圆形的造型,表示之前住的是文官。方形造型的表示武官。不知道我这种文武双全的,要怎么放,算了,还是别为难他们了,咱不住这还不行么?
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 林则徐,就是出生在这里。
榕树是福州的市树
古色古香的星巴克
加载更多
早上起来,出发已是9点,不紧不慢的往回开。全程830公里,总耗时13个半小时。一路走走停停,天黑之前从陆河县下高速,找了好久才找到洗车的地方,洗车,吃晚饭。为了不犯困,已经一个白天没吃饭了。吃好饭,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继续前进,再离家最后一个服务区又睡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在晚上十点半安全到家,完成本次旅行!
评论(6)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