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知乎网站上提问:“你最孤独的时刻和最温暖的时刻分别是什么?”其中有一条回答获得了最多的点赞:“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一个人下火车看到异乡万家灯火的瞬间;千辛万苦抢得一张回程票,万水千山地回到家乡的那一刻。”
在这个世界上,最孤独和最温暖的时刻之间的距离原来并不遥远,无外乎离家和归家。而春节,正是两者之间的连接。
有人说,“所有乡愁都是因为馋”。于是,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一一铺陈,让我们得以见识:从腊月开始到元宵节期间,除了经典的饺子和汤圆,还有浙江温岭的乌狼鲞、安徽黟县的腊八豆腐、潮汕的腌咸、台南的红蟳米糕、甘肃环县的羊肉腊八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味道,但都蕴藏着同一个情结:新年团圆。
春节期间的各种美味,不管是外形,还是味道,都寄托着人们向往吉祥、美好、富足的愿望,一如该片监制陈晓卿老师所说:“我们今天纪念和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敬。”
作为一个壮族人,记忆里的过年习俗,有各种各样的美食,也有温暖的仪式。
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仪式一过,每家每户便开始打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等过年的食品。
春节是壮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要杀年猪、灌血肠、做腊肉、包肉粽、煮红色糯米饭和红色鸡蛋,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
团年饭是过年的重头戏,通常天刚亮亮,女主人就开始采摘、洗、切、炖……炸鱼、炸藕夹、剁肉馅、剁青菜、卤鸡爪、卤牛肉、炖鸡汤、泡木耳、做米酒、打糍粑……满满的一桌子菜,温馨而充满食欲,诱惑着所有人的味蕾。
与北方守岁吃饺子不同,壮族人的除夕夜必备的五小样是——糍粑、粽子、红色糯米饭、红鸡蛋、豆腐圆。这些都是老母亲做的,我是一样都不会。
加载更多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