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我要来成都啦,武侯祠好玩吗?
Cc:啊?武侯祠啊,我没进去过诶
-:那杜甫草堂值得去吗?看介绍也不错啊
Cc:emmmmm~~~~~我也没去过
-:你怕不是一个假成都人吧。怎么哪儿都没去过
Cc:我土生土长的土著!是那2个太近了,你在换一个别的问我
-:行,那说个远的吧,熊猫基地怎么样?想去看大熊猫
Cc:沉默(jpg)
以上对话是真的,我真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没去过武侯祠没去过杜甫草堂,也没去过熊猫基地。这些景点外地的游客应该都去过了,我却从没去过。
其实我想不仅是我,很多很多的本地人也许都没到过你们所在城市的地标景点去逛过吧?心里总是暗示说这个就在眼前随时都可以去。先去远方走走。
想起我去贵州黄果树景区的时候遇到一个包车的师父,他跟我说,虽然每天接客来来回回千万次经过黄果树景区,他自己却没踏进去半步。我当时很惊讶。可是回想一下我自己又是多少次经过武侯祠而不入呢?
这篇游记是由夜市动笔而起,美食落笔而终,会插入一些成都值得一去的小众博物馆展览,及人间值得的咖啡馆。
——【有关夜市】
成都现在大大小小算下来应该有几十个夜市吧,美食|文创|中古|手工|各种类别主题的让人应接不暇。希望透过夜市看到成都最接地气真实没有滤镜的那一面。
夜市夜市不同千篇一律景区那般呈现,而是更加真实能够看到成都本土生活气息的一个展现。
——【有关酒】
夏日的晚上总是需要一杯酒来抒怀情感的,旅行也好,常驻也罢。家里也能喝的酒在外面邂逅总是不一样,这次分享的刚好在夜市逛完后的无意邂逅。惊艳了时光。在成都的夜幕之下,应该不能缺少这杯酒才好。
旅行也好生活也罢,有个小愿望是集齐每个成都的一家酒吧打卡,累积到一块也是丰富的宝藏回忆啊。
——【有关咖啡】
成都的咖啡,下午茶,若是你要细细去打卡可能要在这儿驻足半月都不能竟然。生活在成都却依然会对小众的咖啡厅流连。每家都有自己特立独行的美,想要分享给你的都是那些温暖触及我心灵的宝藏咖啡。
——【有关展】
美术馆,博物馆一直是我觉得能够看到这座城市面貌的地方,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美术馆氛围。成都这样一座城市大型博物馆,小型奇奇怪怪的展览也是繁多。可能天生对小众的东西感到欣喜,所以在探寻夜市之路时邂逅了非常冷门的美术馆感觉非常惊喜。
——【有关味道】
美食于成都就像一张社交卡片上的必备项目,来成都的人多少是奔着那口热辣而去?每次去外地旅行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出去吃一顿火锅以解相思。这也是大多数成都人必定会做的事。无论你是否是无辣不欢的类型。总是会被椒麻的氛围所感染。
成都是否只有椒香麻辣?我想我心中的成都味道一定是丰富的,也想讲与你知道。
我是成都人,我欠成都一篇游记许久了,想要以一个当地人的视角带你去看一下不一样的成都,带你去看这烟火氛围下市井味道浓厚的成都。
城市的肌理都反射在交错的道路之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脉络结构。但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毕竟是冰冷的,直到最近衍生的夜市文化,让成都这座安逸休闲出名的城市更具烟火气息。
夜市,在我记忆中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时候的成都,夜幕之后各种小街小巷都摆着夜市,有卖小背心的,有卖花裙子的,还有头箍啊各种小物件儿。很热闹,很便宜,很有生活气息。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更新,夜市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占道经营,小商小贩,再也见不到了。
时隔这么多年,忽然能够得见夜市的重开实在很感慨。逛了很多个夜市,也看到了百态人生。在夜市之中你会发现。摆摊的摊主每个人都很努力,有靠双手赚钱售卖手工制品的年轻人,也有身无一技之长推着小玩具售卖的老太太,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努力的在自己方寸之间的地摊上释放着自己光芒。
一夜之间成都的地摊文化上了热搜,更是在短短几日之中从0到无数个夜市的诞生,每个夜市都有自己的主题,在逛这些夜市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游客一般,新鲜,陌生,未知,憧憬。
地处高新区,其实高新区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你能感受到这三个字的冰冷。毫无生命力的街区。我想或许没有一个真正的成都人会从心里认可喜欢高新吧,因为太不接地气,半点也无成都自带的人文气息感。
一期一会的摆摊集市忽然让我眼前一亮,在这并不温热的新街区遇见这么有烟火味道的夜市是什么感受呢?从前这条道路集合着高跟鞋、白衬衣的匆忙步伐。如今终于是能够看到穿着裤衩背心拿着扇子走路的大爷了。
鹭洲里的夜市每期会有不同的主题,第一期我来的时候感觉非常有异域风的感觉。当时拍的图片还被问到是不是去尼泊尔了。
第二次又换了白色伞架的主题。配合氛围灯有点高级弥漫的感觉、
穿着宽松花裤子遛弯的老太太,抱着娃踩着花短裤的奶爸,夜市之中灯光和睦花花绿绿。这就是一座城市应该有的烟火氛围吧。
手工制作的冰箱贴,【冰箱贴】一直是我觉得非常能够提升幸福感的小手办,每一个冰箱贴都是手工刻画,一个图案只有一个,画可以再画,但是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唯一的。
这种玩偶我一直不太懂,但是喜欢的小姐姐还是络绎不绝。
没有一个女生可以空着手离开夜市,饰品一定是动摇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了,第一次逛就买到一个转经筒样式的戒指(害~第二天就被弄丢了),很有民族感的设计。
这个路牌虽然做的有些粗糙但看起来也是很接底气的感觉,左手铜锣湾,右手成都高新。因着成都的夜市崛起,我想我不必再去羡慕曼谷的周末夜市,不必再去感叹今年无法拥有。
位置:高新区鹭洲里,伊藤洋华堂门口
出摊时间:17:00-22:00
Trip:夜市有2个区域,一个是系列摊位的,还有旁边延伸无限长的流动摊位。
无意中的邂逅总是分外惊喜的,逛了夜市在街头漫无目的的走着,差不多五分钟不到的距离吧,抬眼就看到这家酒吧。美式简洁的装修吸引我走进去。
哪怕是当地人的我也是会在外面喝杯小酒的情调。
没有吵闹与喧嚣,静静的在黑暗中沉淀。酒吧的背景墙是吸引我的源头,各种颜色的瓶身摆在一块,繁复却很治愈的温度。
这个瓶身贴的太高级感了,明明就是玻璃瓶子但是却有种化学高级制剂的感觉。
调酒师清一色的男孩纸。总有一款会get到。啊不对,我是来喝酒的~我不该东看西看捂脸小蜂
点了一杯【富士山下】名字就很喜欢的一款酒,女孩纸喜欢的颜色。酒味很淡,10%的浓度不会醉淡淡微醺的感觉刚好。
杯子的底部是富士山的形状,贴合了名字的契机。
冰块都是手凿的,以前不懂只是冰块为什么分那么多学问。后来才明白,手凿的冰块化开的更慢,使得酒本身的味道不会被冲淡。
烟熏马提尼,一款男孩子心动的酒,没有甜度,会有淡淡烟熏味。初入口会有些涩口。
特别喜欢这个酒墙旁的木梯,明明是很现代的酒架可是搭配这种古着味的梯子却丝毫没有违和感。这不是装饰,真的看到小哥哥爬上爬下去取酒,画面特别好。
吧台的位置我没有坐过,想着以后如果一个人来我就要做这里,有一种孤独的美感。
加载更多
玉林路对于成都人来说就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变得多么璀璨耀眼,但玉林路那老老旧旧的生活气息感才是最成都的。对于外地人,玉林路,就是来了成都一定要走的那个街头,在小酒馆门口听一首民谣,将就抽一支“宽窄”吧。
像是公园边的孤独板凳,掉落了树上的果树,画面感特别的好,坐在这里能够跟背景中的浓厚烟火味道成对比,有点电影的氛围吗?
玉林这个夜市不算上趁热度忽然崛起的,2018年就一直在举办,最初一个月一次,如今每周一次的周末集市。如今唯一因为热度而改变的是衍生了周边的摆摊文化。除了周末固定席位的集市还增加了许多流动的摊贩,每日都有。
在这里会遇到许多其他夜市不曾见过的。只此一件的感觉特别美妙,每一件都是孤品。经常会遇到小有名气的设计师,街头艺人等等。
玉林路街头的人仿佛都是有艺术气息的,真的就是随便便一个摆摊的摊主都能弹一曲尤克里里让人驻足。
也有这种提上一把吉他摊开箱子就在小街转角唱歌的少年。
你喝过路边摊的鸡尾酒吗?
你喝过25块钱一杯味道还很正的鸡尾酒吗?
你尝试过在大街上蹦迪端着纸杯喝鸡尾酒吗?
在一堆炫酷的酒名之下尽然还有麻麻味道的冰霜绿豆沙了,想象一下这么酷的老板动手给我做一杯绿豆沙是什么体验吗?
在这里遇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摊主,摆摊之前是一位活动策划人,因着疫情失了工作,一部手推车改造的临时卖酒摊位就是他的全部。酒是家里的,需要用的冰是周围开酒吧的朋友们赞助的,灯牌是之前策划活动的余料。
所以你看摆摊原来就是如此简单。只要踏出那一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现在小摊听说又升级了,之前是人力推车有点费劲。现在改了电动车变得更酷了。
各种瓶瓶罐罐的洋酒及调配需要用到的饮料。并不会觉得这个路边摊位廉价,甚至它有点酷。
这是一场沉闷许久忽然的绽放,不仅是一杯街边鸡尾酒。这就是当下成都夜生活的日常。
也是在玉林,第一次遇到车载后备箱上的夏日饮料。后备箱摆摊热潮正在各个城市发酵,不过见得最多的还是卖“歪”椰子,“歪”奢侈包的后备箱更多一些。所以在后备箱卖西瓜汁什么特别的体验呢?
或许只是想要卖一杯叫“情怀”的饮料吧。买西瓜,去皮整理,最终成为鲜榨的果汁一堆繁复的程序,开着车在玉林路那本就拥挤狭小的道路中拥堵。油费,人力费,最终就为了卖你10块钱。这如果不是情怀在支撑?那或许就是因为爱吧。
跟摊主聊天得知,在摆摊之前其实自己就是全职妈妈,也是因为地摊文化的炙热让她走出家门。从前每天过着复制粘贴的重复生活,枯燥且乏味。现在开始摆摊生活后,圈子也变大了,认识很多朋友。而且也在为做的这件事付出,就非常有满足感。
这张图其实拍糊了,但我却很喜欢,一家卖古着衬衣的小摊,我还在这里买到了一件衬衣。后面讲看展的时候会有穿哈哈哈,只此一件的特殊美感。
加载更多
我一直的强调玉林路一定不是只有小酒馆的。千篇一律的网红店真的不是全部的成都。
中式的庭院、竹椅木板凳、这是一间足够中式庭院美学的咖啡店。在玉林路之中的老旧社区中,改造以后的样子保留了老旧复古。
这树上是石榴吧?青青绿绿的很有夏日气息。这颗树下也是有一个小桌子可以喝咖啡的,这种中式园林与现代咖啡结合在一起的美妙,坐在这颗树下就能感受到了。
喝了一杯岩松咖啡+冰博克。余位在口中慢慢分了层次。庭院之中鸟语花香,旁边老旧的老楼房。处处都让人体验到成都悠闲缓慢的生活。
来之前也看到很多评论说店里不许拍照。问了一下老板缘由,其实并不是不让拍照。而且希望每个顾客来这里只是享受一杯咖啡的快乐。不是单纯来为了拍好看的照片打扰到其他人。
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制作间,没有多余的装饰,简简单单的美好。
【关于拍照的种种误解】拍照前问起老板,也得到一个关于是否可以拍照的准确答复,老板说主要是太多打扮的好看的小姐姐来就不是为了喝咖啡,进来就咔咔咔的拍。一拍就是许久,还要上蹿下跳的凹造型。让院内的顾客走动都变得不自在。
如果只是来简单拍下这美好事物其实并不反对,只是别穿来穿去影响到其他人就好。长得美的小姐姐小哥哥肯定都是有素质的懂事孩子,一说就能明白了。
位置:玉林路6巷9号附1号
人均:35rmb(性价比是真的很感人了,装修如此细致的店收费并不高昂。让人觉得很友好)
赵雷一曲《成都》仿佛把成都唱成了网红城市,把玉林路唱成了必打卡的地方,小酒馆终日人烟弥漫。但其实真正的地道成都人都去哪儿喝酒?
今日份推荐一家藏在玉林路中最能体现成都悠闲慢生活的酒馆,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想要快速融入了解这个城市,那一定要去本土酒馆看看。
这是一家拥有自己酒厂的资深喝酒聚集地,毕竟来喝酒总不是为了那一口糖精色素而来,我想要喝到最地道正宗的味道。酒色迷香,微醺醉意。在这里一边喝小酒一边吃“冷淡杯”(成都特色)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毕竟好吃在成都是一件贯彻始终的事,美食与酒是不可分割的。对于外地的小可爱们,能够吃到地道的川菜又喝到酒应该是很幸福的事吧!
环境描述:
外观很江湖味道,有些川西客栈的感觉,有一丝民谣的悠然,酒馆有2层,主要以木质结构打底,有着小小私密性的隔间纱幔。整个氛围刚好的包裹这夜晚的迷醉。在这里好像一切心事都放下了。在古风的环境之下相忘于江湖也挺好。
关于酒の热门推荐
银耳米酒:招牌必点的低度数酒,瓦罐外观很有江湖味道~
椰风醉:椰奶与米酒的迷之结合,产生了奇妙碰撞,当仁不让的女生专属
棋逢酒友:一款可以边喝边玩的酒,五子棋为原型黑白对应,黑色是乌梅酒,白色是酸奶酒。我个人更偏爱乌梅酒。
斗转星移:也是一款可以玩的酒,转盘转到什么就喝什么。种类很多,颜值也很高哦。
缤纷果酒:颜值超高,各种颜色代表一种味道,不是那种齁甜的假酒好吗!因为每一杯都不同所以会很好奇自己抽到的是哪一杯~
加载更多
春熙路夜市真正的名字叫“制噪市集”,很夏天很燥热的名字,或许因为地处春熙路商圈,大家就习惯性称这个市集叫春熙路夜市。其实叫这个名字壹购购物商场表示很不爽,因为地摊本身是摆在壹购商圈门口的,却因着春熙路三个字的热度被取代了。
白色伞架,五光十彩的星星氛围灯。让夜市看起来更加拥有烟火气,也是地毯经济重回使得这座钢筋水泥冰冷的城市多了一丝血热的气息,市集中共有30多家摊位,方寸之间的摊位却因各自的特色。闪闪发光。
人潮真的挺拥挤,每个小摊儿都堆着人,来逛的来试的来买的,延续不断~
从平面看或许并未觉得夜市有多不同,但旁边的人行天桥为这个夜市加分太多,俯拍之下的“制噪市集”让整个画面都生出花火。
看过很多各种各样的手工雕刻作品,第一次在夜市之中看到以树叶为本进行雕刻的。很特别的创作。现在的男孩纸都太优秀了。作品放在台面上,我一眼就认出了四字弟弟。
还是必不可少的饰品,虽然每个夜市都有饰品,但是店主审美不同所以也完全不担心会撞的满大街都同款。
古风小姐姐喜爱的一些配搭服饰的饰品,问过店主那些头钗发饰等等都是手工制作的,很厉害。价格还不贵,可以穿着汉服现场来试戴,比较人性化了~
这个网面很特别,就是想古时候的大家闺秀做刺绣时候的衬布,店主改造成了网面用来挂这些耳饰。
这个绿植真的好可爱啊,加了不同的竹编小帽子和小表情,虽然植物在我这里活不过三天,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带一个回家去。
从来只听过绣娘,第一次得见小哥哥刺绣的样子,可以说真的很优秀了,一针一线的东西是最打动人的。
这个手工布偶也很乖巧,你来夜市之中逛上一圈就会感受到,每个人都很努力,没有刺绣的功力那就做布偶吧,每个人都用尽全力去打造属于自己那点点摊位,让其尽量的放大光亮。
加载更多
在春熙路夜市不算远的地方,遇见这家社区咖啡。这里白天咖啡黑夜是酒。有一点像中央复古车站的内室。
漂亮的小姐姐们,聊着八卦的太太们,咖啡特殊的香气,恰到好处的bgm,都弥漫融合进午后的咖啡厅里。
大片的镜面增加了延伸感,跨进店铺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家很大很大的店,凑近一看结果是镜面效果。
Cc小姐姐本篇游记的唯一出镜~
桌椅用具都能感受到店主的用心。连厕所都设计得充满复古感。
说回咖啡本身,我个人是一个不太懂咖啡的人,所以点了一个奇奇怪怪的西柚冰美式。这种调和过后的口感是我喜欢的,柚子的苦涩酸甜中和了咖啡本身的味道。
刚端上来是粉色的样子,调和进咖啡之后变成浓郁的颜色,看着渐变的成品从清新变得苦涩。
颜值来看好像还是粉色更还看?加了咖啡调和之后的颜色还是太苦涩呢
你可以觉得他很伦敦,你也可以看出其实他门口招牌其实是意大利语的含义。其实定义是可以自己来决定的。
真的是社区咖啡中的宝藏,没有高昂的价格,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标语。就是下楼喝个咖啡的简单,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谈心事,这就是社区咖啡的意义吧。
OMERTA在意大利中是:缄默法则和拒绝作证的意思。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深邃的意义。右边那扇门的长虹玻璃映射着里面点点光亮更让人觉得别有洞天的好奇。
位置:宏顺路61号
营业时间:11:30-19:00 20:00-02:00
人均:35rmb
初来是因着一张俯瞰拍摄的图。不经意的看过去我以为是曼谷著名的市场打卡地。像是在迷宫之中伸展;
一百多家的美食小摊集中在一起,各式各样弯弯绕绕的。
我一直对于这种看着不油不腻实际暗藏麻辣的美食很感兴趣,荤素同价1.5一串,虽然赶不上学生时代5毛两串的回忆,但总归也觉得老板串的肉还挺实诚!
对花甲的好感一直有增无减,特别是处理干净无沙的花甲就真爱了。点一份花甲坐在夜市边的公共座椅上,看着其他人吃着不一样的美食,看过就当吃过,得到了双份满足。
深夜美食必备选项,猪蹄被烤的滋滋透响,每一口都被Q弹细滑的肉质所感动。烤脑花被锡箔纸包裹,嫩嫩的没有腥味,相信我,你真的会爱上这有点恶心的入口感受的!
夏天的美食摊位上一定不可以少了小龙虾,辣味和五香,对外地不吃辣的宝宝也很友好。
烤鸡爪,看着是不是很娇艳欲滴哈哈哈,软糯无骨的口感配上烧烤的孜然香气。写到这儿我又默默的咽了一下口水。
猜猜这是什么呢?猪大肠,这个我只是觉得很新奇没有尝试,毕竟我对内脏的接受度还是太低了。
这个钵钵鸡真的是怼着拍,拍完就伸手开吃,辣卤味十足,不会太大一份,吃多少拿多少,对于这种迷宫般摊位很多的地方太适合了,总是想要留点余地给下一个摊位。
位置:西大街1号新城市广场负一楼
出摊时间:16:00--22:00
Trip:俯瞰全景取景地大公开——旁边商场内3.4楼窗边
与夜猫子夜市直线距离大概也就是7分钟车程的样子,一秒进入书香味道的小众展览。这个展的主题叫【偶然事件】偶然——偶然不确定的事件。
这件花衬衫就是在玉林夜市的地摊上淘到的,觉得很好看,有点复古的感觉。
白色的墙面透出暖黄 色的灯光,可以看到一些画作。因为这家店给这条不大的街也增添了一丝文艺。
墙面上的画再看看窗外的街景有没有觉得超级融合呢,仿佛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浑然天成一样,当时拍的时候没觉得,后来看到这张图觉得着三幅景致真的融在了一起和谐。
总共展出了23件作品,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不懂美术展的。以为自己会看不懂。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跟领悟。不必太较真要去读懂真实的含义如何。
横门斋其实是成都一个新开不算久的小众个展,没有门票。2月一更换的展览周期。相当于是一个会定期更新的画展吧。每次去你都不知道会遇到谁的作品。全靠偶然不确定的缘分
这幅画我不知道我看懂了没,名字叫红色一号。我猜测了一个意思但是不方便讲出来,我当时在想假若真的是我想的含义我就把这幅画买回去哈哈。
这个瓶子我看来以为是香水瓶。其实是鸡尾酒哦。据说是上期展览时候遗留的周边产品。因为瓶身的特别特地带了一个回家。
位置:青羊区小通巷3号附19号
开放时间:11:00--17:30
大源也是还有一个叫法是【程序猿的深夜食堂】因为高新区附近有软件园,所以程序猿小哥哥们非常多。习惯了高新区的高价美食,忽然在这里吃到8块钱一碗的冒菜,6块钱一碗的冰粉。实在有些让人不知所措。
还有转角,没有长焦头的我框不全。
大源夜市的绝妙之处:只需要花一杯奶茶的价格,便能在其中酣畅淋漓,与高新区的奢华仿佛只是一条街的距离,瞬间就进入到平民老街的跨越。
总共20来个摊位,挤了满当当的人,基本不重复的类别。各有各的食客在期待等待着。
很喜欢钵钵鸡的我必须放在第一个写,不用买很多,一个菜拿一两串,品的是种类繁多!很入味,价格对学生🏻很友好!
面筋真的是我的人生挚爱,跟烧烤不一样,从来都是单独一摊,烤的Q弹软糯,孜然的香气满满扑鼻,每一口都回味无穷。
这家基本是一出炉就被抢光的节奏,无名摊主夜市有固定粉丝的。比如我!
阅尽千帆之后最怀念的还是最基础的那一口狼牙土豆,像记忆中的学校门口的味道,价格也不似市区那么不接地气,这里吃到的就是校门口的那个价格。
烧烤绝对是美食夜市不可或缺的那家,其实也吃了很多城市的烧烤,每个地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呢。
夏季吃一口凉菜配一口啤酒再看一个体育节目,绝对是夏季最治愈的美好。我们俗称为冷淡杯,好像就成都这么叫?夜间成都的温度带着一丝风,绝对是跟凉菜最为契合。
临走之前还不忘带走一个鸭腿,烤的干香酥脆,嚼起来肉质很蹦跶,你看等候的食客,受伤还拧着火腿肠,还是要在打包带走一个鸭腿才够圆满。
位置:大源北二街9--11号,大源夜市
出摊时间:17:00-23:00
如果不是因为写这期夜市的关系我一定不会知道原来高新区原来也有这么好的地方。
你喝过盖碗茶吗?盖碗茶是非常体现成都特色的文化。或许游客知道人民公园的鹤鸣茶馆,但却不知这小众的冷门茶社。
这是成都第一家夜间开放的户外茶馆。熟悉的茶馆到了夜间却仿佛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古色古香的感觉。
这块何事慌张的牌子真的太合心意。在成都万事都可以用这句话问自己?
何事慌张呢?慢下来喝杯盖碗茶可好?
何事慌张呢?停下来吃个串串可好?
何事慌张呢?生活慢一些少点焦灼可好?
被这里的夜色所迷醉,所以我白天又来一次,感觉白天的样子也很好,不如鹤鸣茶馆那般人声鼎沸,仿佛更多了一点江南烟雨水乡的温柔呢。
但是相较来说我还是更喜欢晚上的样子。你呢?
在成都你一定要体验的不是怼着ifs那只熊猫拍拍拍,真正展现成都生活方式的都是寂寂无名的这种小众之中。
成都怎么说也是美食界的第一座大山,我不允许我的游记之中没有成都味道,没有吃在成都。
外地人的迷惑行为一就是以为成都人一日三餐都吃火锅。
这你让我嘴巴受得了菊花也扛不住啊。
其实关于成都的美食还是总类繁多的,以下就列出一些必点菜式给你。
🟡【凉拌菜】
关于凉菜,成都说二真的没有谁可以争第一,毕竟成都是一座出了名的以调教称霸的城市。
五花八门的调配,油辣子 | 花椒油 | 香油 | 麻椒油 | 醋 | 生抽 | 耗油,各种我叫不出的瓶瓶罐罐的调料。
❀【凉拌白肉】
这一定是凉拌菜中出镜率非常高的一道菜了,这么大一份是不是很诱人,其实肉就面上几块,下边通常是铺凉面
成都的菜分量都比较精致,哪怕看着大份其实挺虚的哈哈哈,(我怎么自揭伤疤了)。但是味道真的很棒,特别是这个花生米,凉拌菜配啤酒天生一对哦~
❀【凉拌皮蛋】,夏季出镜率超高的凉菜,也有剁椒皮蛋,都属于凉拌菜系,芝麻蒜香是灵魂,统一标配是油辣子。
🟡【小吃】
成都的小吃也是五花八门,龙抄手 | 钟水饺 | 甜水面 | 鸡汁抄手 | 凉拌锅盔。
以下图片中的食物一次介绍一下:
❀【甜水面】,这个真的是真爱了,甜水面你以为是甜的不辣?天真!甜水面最考量的不是调料而是面的劲道,需要那种QQ的口感。
❀【凉粉】夏日必备菜,很滑嫩爽口,比较软,有点嫩嫩的口感。很清新
❀【煮黄凉粉】这是一道热菜!一定是要趁热吃,那种烫嘴的感觉刚好!
🟡【川菜】
川菜的知名度一定不比火锅低,弘扬在外的名声,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你一定听说过:回锅肉 | 麻婆豆腐 | 夫妻肺片 | 毛血旺 | 水煮肉片!
❀【辣子鸡】的干香麻辣,最大的愉悦是从一堆海椒碎中挑选鸡块。总是在以为没有了的时候 ,又翻出来一块是最大的惊喜了。
❀【冷吃兔】传统的来说冷吃兔不算川菜,而是自贡菜,但是成都人的桌子上从来都不能少了兔兔,兔兔这么可爱要冷吃才够味呢。
❀【沸腾鱼】依旧红艳艳的传统川菜色调,鱼肉的鲜嫩柔和在椒麻的底汤之中。
❀【土豆烧排骨】非常传统的川菜必点了,虽然家常却是上桌率非常高的一道菜,无论是家宴还是外出就餐都少不了土豆排骨,脆骨的嘎嘣脆感觉配合很面的土豆,这是我唯一接受的软糯土豆,平时我是生脆土豆派。
❀【麻婆豆腐】川菜真的连豆腐这种白嫩嫩的菜都要做成辣的,点睛之笔是最后撒上一层厚厚的胡椒粉,很多人表示川菜其实不辣,就是过分麻,口齿之间全是椒麻的感觉,久久无法平复。
❀【老妈蹄花】我觉得写到现在一片红色,不吃辣的宝宝应该已经哭出了声,别担心我们真的不是一天三顿都吃辣,蹄花了解一下吧,软软糯糯的蹄花,奶白色的汤,真的很滋补很多胶原蛋白。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不不不,虽然汤是原汤,但是蘸水还是辣的哈哈哈,怕不怕。
🟡【串串】
串串的总类大概就是有:热串串 | 冷锅串串 | 油炸串串 | 卤煮串串 | 钵钵鸡 | 烧烤等各种形式
❀【热串串】算是火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啦,别称就是串串香或者麻辣烫。
❀【冷锅串串】并不是说就是冷的哦!!区别主要是锅下面没有火加热,一般是选好菜老板帮你加工好。放在一个盆里保持恒温不至于冷掉!
❀【油炸串串】这个很好理解吧,就是油炸之后的串串,撒上调料!最近几年才比较常见!
❀【钵钵鸡】这个就是冷的哦!!!一般是店家做好之后放在一个瓦罐之类的容器里面,最早钵钵鸡就只有一个荤菜和内脏为主。现在也有加入一些素菜之类的。
❀【烧烤】其实这个应该没人分不清吧,最早一般采用架子上面炭火烤,后来出现了铁板烧。串串分类之中我觉得最有烟火气的一种食物。
这是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吃饭的时候,我跟着网上教程自己做的烧烤。快夸我。在那段不能出门吃饭没有外卖的日子,成都人依然会努力的让自己吃到辣辣的烧烤!
哦对了~成都人所谓的撸串并不是指串串香,主要说的是烧烤!!!
🟡【火锅】
无论你是否是无辣不欢的类型,真的到了成都你就避不开。总是要吃点辣才算圆满。
成都的火锅太多了,就算我们生活在成都,吃火锅的频率差不多一周一次,但你若要问我吃遍了吗?我说我没有。
这家是非常市井类型的火锅,没有好的装修,就是想要这种接地气破旧的小店氛围,菜都是小份菜,对于人少又想吃到更多菜菜的游客非常友好!
❀【五花八门的锅底】火锅千篇一律,总是需要亮点的,谭鸭血的锅底真的可以自己去感受,锅底本身就自带一些好吃的菜。那个白色的星星是油,做的也太有创意啦。锅底的颜值是真的喜欢。
❀【单一红锅】没有外地人一起吃的火锅我们都是直接上火锅,就一个锅底,这牛油和海椒的比例,还有花椒我就问你怕不怕!
成品长这样,化开以后的样子。
❀【双锅——对外地人最大的迁就】现在的鸳鸯锅也很多样化了,有番茄锅底,菌汤等等等,我们宽容度很高的,外界传言不要跟成都人提鸳鸯锅,其实你看我们是不是还是很体贴!
❀【最大善意的三锅】现在2口锅底已经不能满足各种稀奇古怪口味的孩纸,所以诞生了三锅底的。这样最大程度的可以满足到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了。
写到这儿总是分外激动,终于没有烂尾,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最后来到这结尾的部分。这篇游记或许没有你想看到的景点,没有那么网红的餐厅推荐,但这正是我一个本地人的全部真情实感。
今年无法远渡重洋去玩耍,那就来成都吧。
最后我真的说,去掉游客滤镜我依然深爱成都。如果可以再次选择家乡地我还是选——【成都】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