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在忙碌中匆匆的到来,想想有一阵子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了, 于是就想在江浙周边找个江浙周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放松一下身心。网上无意间看到嵊州有一家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民宿,里南何家坞民宿,由村子里的老黄泥房改造而来,这种民宿深得我心,就是这里了。
推荐游览时间:三天两夜
Day1:嵊州市区-施家岙越剧小镇-璞玉村-继善桥-何家坞民宿(住宿)-何家坞村庄走走
Day2:何家坞体验做豆腐、包粽子—鹿门书院—石磨山庄—殿前村游泳
Day3:山里抓娃娃鱼—何家坞村庄走走—返程
民宿的服务特别贴心,有专门的管家跟我对接,省去了很多麻烦,在网上事先跟民宿管家确认过行程,这次我的行程是三天两夜。民宿距离嵊州大概1小时车程,抵达嵊州后,民宿管家根据行程来接送我们,因为到达的时间还早,就根据管家的推荐,顺路去了几个不错的地方,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越剧小镇施家岙。
施家岙我国著名女子越剧诞生地,山水青绿,田园清幽,流淌千年的剡溪水至今依然清澈。这里是江南人文荟萃之地,越剧之乡。百年前,中国女子越剧正是从这里起步,乘着乌蓬船沿着剡溪走进了上海十里洋场,成为了全国第二大剧种。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村里到处在施工一片如火如荼,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正在开发越剧小镇,小镇以“中国戏曲朝圣地,华东文旅新地标”的定位,按照5A级景区的建设目标,通过3~5年的建设和运营,把越剧小镇打造成为全国戏曲戏剧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成为中国戏曲第一镇。
参观小镇别墅样板房,一望无垠的田园、农庄,粉墙黛瓦的创新中式宅院融为一体.......我能想象的田园生活,孩子们结伴在田园中撒欢,金色的稻浪被连绵起伏的青山和白云包裹,带着青草香味的风拂过脸颊,不知名的野花在剡溪边绽放,鸟鸣声、犬吠声,交织成大自然的美丽乐章。
闲来无事,可以坐在自己的院子里,约上三五好友,品茗着香茶,或者摆弄花草,好不惬意。这里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如理想中的大同之世,「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个全球戏迷的理想聚落,一个人人乐而有为的蓝绿小镇,一个和而不同的世外桃源,正向我们缓缓展卷而来。
参观完别墅后我们来到了古戏台,施家岙古戏台外面是绳武堂,其实就是一个祠堂,祠堂原本供奉的是施姓的祖宗,后来清末民初的时候,这里变成了越剧的戏台,绳武堂也就变成了越剧发源地的发源地。如今绳武堂已经成了文物保护单位,那里还专门有一个当地的戏班常驻,每日丝竹不绝。
进得祠堂内,就是那施家岙女子戏班的古戏台和绳武堂。施家岙的古戏台存在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历经沧桑的施家岙古戏台虽经1964年古戏台大修,但因年久失修,34年后仍遭倒塌之灾,仅存四根石柱立在绳武堂内。2000年嵊州市人民政府耗资10多万元重新装修。戏台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顶翘角,歇山顶上饰有堆塑“龙吻”、“瓦将军”、“双单公主追狄青”,藻井饰八道斗拱,井顶镌有《二龙抢珠》,藻井四周雕有八只蝙蝠,寓意“发福”。
前台口置有两只石雕狮子护卫,台后屏风上饰有彩绘壁画《双凤》,歇山顶四只翘角下饰有木雕龙头,前台石柱上四只木雕雀替雕有《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整座古戏台显得古朴典雅。古戏台宽4.8米,离地高1.7米。古戏台四根石柱,两副楹联诗意盎然,值得一读: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红袖翻风鸲鹆舞,紫箫弄月凤凰鸣。
加载更多
第二天一早,如果赶巧的话还能遇到民宿在做豆腐,可以亲身体验一把古法手工做豆腐的魅力。
做豆腐用的是山上清澈甘甜的山泉水。
用山泉水淘洗豆子,黄豆挑出杂质、坏豆,洗净,用清水泡一夜,充分泡发之后再洗一下就可使用了。
然后用石磨手工磨豆,把黄豆打成生豆浆。
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纱布中,用手把豆浆挤出,然后将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除,豆浆煮开后继续小火煮。
准备一个小蒸笼,铺好干净纱布,将豆腐花舀到纱布内,把豆腐花铺平,用纱布裹好,然后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利于把水挤出,压1小时左右豆腐就成型啦,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体验一番,特别有意思。
除了做豆腐,何家坞还有手工包粽子,也是一番不错的体验。看包粽子,是一场艺术的享受。一个旧式的老木凳,把线缠在靠背柄端。随手抽出一片粽叶,一叠一卷旋转出漏斗的形状,握于掌心。另一只手将米从水中舀出,沥干水分后倒入漏斗,用手压实。然后再用粗麻线扎紧头,绑在凳上。整个过程,连贯流畅,行云流水。咀嚼着香喷喷的糯米,索绕在心头的不是粽子的味道,而是回忆里的情愫。
加载更多
在何家坞的第三天,上午起了个大早,管家说带我们去抓娃娃鱼玩。走到在村子的最深处,看到一栋老房子,屋后有座山,门前是条溪,印象中乡野的房子,似乎就该是这般模样。
跟着管家沿着这条乡间小路进山,沿途虫鸣鸟叫、空气清新,旁边一条小溪顺流而下,远处几重大山过滤掉了城市的嘈杂和浮躁,远眺那些人间烟火,好似,红尘在另一个世界,你看得见它,它看不见你。
山间旁的小溪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远远望去清澈的小溪底有着一条条黑色的东西,这个就是小娃娃鱼了。
小娃娃鱼游动不快,甚至有点呆呆的,很好抓,抓上来看了看,虎头虎脑的,很可爱。
管家又抓到一条,很开心,山里的小溪水很清凉很舒服,比较适合一家人带着小孩来感受一下大自然。
到了嵊州必不可少的就是美食了,精致的嵊州小吃,还有美味的山间小菜,单独罗列了一下这几天的好吃的。嵊州的炒年糕,跟其他地方的炒年糕有些不一样,通常我们吃到的年糕基本就是汤年糕或炒年糕,嵊州的年糕却有汤年糕、炒年糕和烤年糕三种做法,而且通常我们知道的年糕都是糯米做的,这里的年糕则是稻米做的,口感更有嚼劲,来嵊州必吃。
我们在”同学家“二楼露台体验了露天晚餐,简单的农家菜,却很好吃。特别是这里的红烧肉,肥而不腻,貌不惊人味道却十分惊艳,赢过普通的餐馆简直是毫不费力。
管家最近在学习二胡,小露一手,权作伴奏。
好吃的粽子,可以当早饭!
榨面是嵊州特色小吃,有“江南第一面”之称,嵊州榨面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来到嵊州不可错过,汤或炒都很不错。
嵊州代表性的名小吃,鸡蛋烤饺,好吃。
农家烤小土豆,一口气能够全部吃完,好想再来一份。
当地河流里生存的石斑鱼,每条都只有手指大小,味道鲜美。
加载更多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