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宿迁这个地名,是来江苏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个舍友就是宿迁人。
大学四年,在他的“熏陶”下,宿迁给我的印象是苏北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城,我也从来不会想到要来这里旅行。
但人有时候的想法就是很独特,或者说是机缘巧合,我相信这座小城里,一定藏有自己的宝藏等待发掘。
八月末,天气逐渐转凉的日子,说走就走的买了从上海往返宿迁的高铁票。
宿迁高铁2019年年底才通车,距离现在仅运营了半年多的时间。
上海直达宿迁的高铁每天一班,时间对不上导致我要在徐州转车,好在四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时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买了票之后,我就习惯性的开始研究宿迁,结果发现翻来翻去就那几篇攻略还是有点年代的了,点评看了一些美食,基本都是没什么评价的…找出了压箱底的孤独星球,获取到了一些挺有价值的信息,但资料还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我三天的旅行。
宿迁的旅行,可以说是充满了“惊喜”和“惊吓”,因为没有太多资料,说是一场未知旅行也不为过。
较低的预期,也让我旅行回来之后对这座苏北小城“刮目相看”。
宿迁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1996年才获批成立,比我还年轻。
但是宿迁一点也不缺乏历史,甚至我觉得宿迁的最大看点就是一些人文历史。
从地理位置上看,宿迁属于江南地区,但是气候、饮食、语言等习惯却和北方相差无几。
坐在车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待拆的楼房,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岁月变迁。
这篇游记,我会写得尽量详细,把最新的一些攻略信息告诉大家(可查阅目录)。因为我觉得宿迁真的是一个被低估的旅行目的地,这里值得看的东西真的不少,值得特地来一趟。
有机会我也想再换个季节来看看这里,这里也是躲避人潮的好地方。
Day 1 三台山(半天)
Day 2 三台山、玻璃艺术馆、皂河古镇(龙王庙行宫)
Day 3 新盛街、项王故里、宿迁博物馆、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
最后一天的行程稍微有些紧凑,还有一些看去不错的景点没有拜访,比如骆马湖、古黄河水景公园、洪泽湖等,期待还有机会回来。
开放时间:9:00 - 17:00
成人门票:60元
成人门票+小火车联票:80元
(预定景区内住宿免双人门票+双人早餐)
建议用时:1-2天
把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放在第一个拜访,是因为从地图上看这里实在太大了。从市区过来约40分钟车程,下了高铁站之后我就转了一趟公交直奔这里。
三台山是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不少民宿酒店,都是统一管理,预定了住宿之后就不再需要支付森林公园的门票了,门票原价60元一张,所以我挺建议在景区内住一晚的,感受一下住在野外的乐趣。
三台山有两个主要大门,东大门和西大门,东大门靠近衲田花海,是主要的游览区和民宿聚集区;西大门靠近景区外的玻璃艺术馆,一般建议从东大门进入。
预定了景区内住宿就不用走散客通道了,直接找到景区东大门右边的“三台山度假酒店接待处”,进去登记一下身份证、绿码,然后联系酒店来接你就好了。没多久酒店工作人员就开着景区的观光电瓶车把我送到了民宿前台,领好房卡放好行李,我就迫不及待的从民宿租了一辆山地车,开启三台山探索之旅。
三台山可徒步可骑行,也可搭乘景区的小火车观光。
徒步区域主要有衲田花海的彩虹桥、雾森栈道,大部分区域都可以骑行游览,可能会遇到一些阶梯石桥过不了单车,原路返回换一条路就好了,力气大的也可以把车搬着过桥。
三台山特别大,分成好几块不同的区域,探索三台山之前,一定要领一张三台山的游览地图,酒店民宿前台都会有的,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行程。
一人一车一地图,出发。
我的骑行线路大致是 衲田花海 - 梨兰会 - 果林静谧区 - 天和塔 - 镜湖,耗时小半天。
因为民宿就位于衲田花海区域,我第一个拜访的自然就是这里。
踩着单车驶离民宿区域,不用走路的感觉太好了。
虽然现在是正午,太阳当空照,但是在开阔的山间郊野地带,自然风阵阵吹来特别凉爽,完全没有城市的闷热感觉。
衲田花海占地2220亩,是由612块花田“缝补”拼接而成,一共种植了50多种花卉,一年四季均可赏花。
现在是八月末九月初,不是最佳的赏花期,开的最多的就是百日草,一种有点像菊花的植物,又称百日菊。单看颜值一般,但是看到一整片百日草花海,还是挺美挺壮观的。
花海里还有许多人顶着烈日在花田里劳作,为下一个花期准备着。
粉黛乱子草已经生长出了一部分,马上就要进入花期了,许多人来三台山,就是奔着这种植物来的。
衲田花海上架着一道全长2.3公里的彩虹桥,蜿蜒起伏如一条巨龙盘卧着,充满了美感。
桥身的颜色还会随着花海的颜色而渐变,从黄色、红色到紫色。
从官方的航拍图上看,彩虹桥给衲田花海增加了不少灵动的气息。
不过彩虹桥是不能骑行的,只能徒步。
天空中的云朵不断变化着,在花海的映衬下特别有日漫的感觉。
离开了衲田花海,沿着主路一直骑行,不一会儿一阵果园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三台山的果林静谧区域,其中最大名鼎鼎的就是眼前的梨兰会了。
走进一看,树上结满了梨子,还落下了好多在地上,部分已经腐烂,产生一股酸酸的味道。
这里从1958年就开始栽种梨树,至今已经种下了5000余棵,有种漫山遍野都是梨的感觉。
可以想象梨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会是多么壮观。
起初看到梨兰会这个名字我不解,这是一个教会的名字吗?后面回到民宿问老板,才知道这里的梨树下都种满了二月兰,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梨花和二月兰会同时绽放,白色的梨花与紫色的二月兰交相辉映,是三台山标志性的一个景观。
附两张官网的图,给大家感受一下梨兰会的景色:
这个区域特别大,我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主要是没看地图的乱骑,发现自己绕不出来了,而且骑了很久的车体力也快耗尽了,遇到一些上坡只能下车推行了(正名一下,我体力不差,是真的骑了很久、骑得飞快、很多上坡)。
如果你不骑车,想游览这个区域一定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徒步或者慢跑,想去就超级健康。
这里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打卡点,但是在城市呆久了的人们来到这里,我想还是会觉得特别舒服的,满满的负氧离子、远离城市的喧嚣,特别适合放空。
这个区域是三台山的最北部,不止有梨树,还有柿子树、山楂树等等各种果树,可以自由采摘,在这里骑行其实特别舒服,因为真的没有什么人,特别静谧,一种置身大森林中的感觉。
沿途飞鸟特别多,经常骑车经过会惊起路边的小鸟,小路蜿蜒起伏,下坡的冲力特别带感,很有一种在玩Alto's Adventure(一款获奖无数的禅意跑酷游戏)的感觉。
不过这个区域的蚊虫,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一走进果园区域,立马好多恶狠狠的蚊子扑过来,耳边全是蚊子的嗡嗡声,夏天骑车过来出了一身汗,想躲也躲不掉,这些蚊子估计也都饿惨了,就算你跺脚,原地起跳,它们也能紧紧趴在你身上,跑进来拍几张照我就立马逃回了路上,他们还坚持不懈的跟了我一小段。
如果想来果园内部采摘,长袖长裤+有效的防蚊措施一定不能少;如果在路上骑车行走会好一些,不靠近果园区域蚊子不是太多。
这个看去有点“网红”的建筑是一个小观景平台,整齐的木质结构在阳光下特别好看,登上去能一览果园区的景色,只是现在的季节没有什么花,就是绿油油的一片,略显单调。
加载更多
在三台山骑行,经常抬起头都能远眺到一座高塔,这就是天和塔,三台山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宿迁的第一佛塔。
天和塔位于景区西部,之前迷路了在果林静谧区打了好几个圈,我不得已跟着地图导航出来,骑行不久抬头一看,天和塔近在眼前。
天和塔高60米,八角九层,寓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楼阁式设计,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是一座石塔。
以前据说可以登塔,我来的时候写着修缮中,无法入内,挺遗憾的。我一直想从高处俯瞰三台山,看看广阔的镜湖,看看五颜六色的花海,看看充满神秘感的密林…
希望下次有机会回来的时候,可以登塔一览三台山风光。
加载更多
日出、日落都是大自然中我最钟爱的元素,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找个地儿看看日落,送走这一天。
多年追逐日落的经验告诉我,有山有水的地方日落是最美的,放在三台山,自然说的是镜湖。
在前往镜湖最佳观赏日落点的路上,遇到了一座眼熟的酒店。这个酒店被人熟知在于这里是由“房车”和“树屋”组成的一个沿湖度假酒店,颇具网红气质,还有一个小型户外俱乐部,可以在湖上划船、玩快艇。
这个酒店在网上评价褒贬不一,我没有入住这里,不过酒店本身也是镜湖边上一道不错的风景线。
▲ 树屋
▲ 房车
▲ 彩虹沙滩
看着太阳逐渐西沉,我加快骑行的速度,赶在太阳消失之前,来到了镜湖中央的三台桥。
日落前的阳光,微弱却充满了暖意,照在镜湖尚未盛开的荷花上,楚楚动人。
我坐在桥边静静的看着日落西山,没有其他游客,又一次的一个人独享了整片水域,但是一点也没有孤独的感觉。
镜湖里生活着许多鸟类和野禽,日落时分,它们也要回到夜晚栖息的地方了。
鸣叫着拍打翅膀,离去。
日落就在一瞬,天空渐暗,我抓紧得在天黑之前回到衲田村的民宿。
“花房里”是我居住的民宿的名字,可不是真的花房呀。
来三台山玩我推荐住上一晚,可以感受这里的白天到黑夜,就算白天游客多,到了傍晚基本也都散去了,承包空荡荡的山林、花海,特别有在郊野度假的感觉,无比放松。
我这次本着都来景区过夜了,就住好一点的想法,选了一家位于衲田村核心区域的小而美的民宿。
因为我是周一入住,很巧的没有其他游客,所以我一个人承包了整个民宿,如果是喜欢热闹的朋友,可能周末节假日来会更有意思些。
住在山里的问题就是吃的很少,景区内基本没有什么餐饮,少有的几家餐厅也都是门窗紧闭,据说在旺季才会开放,所以提前备好干粮是很有必要的,民宿大多也会提供一些吃的,基本需要提前预约。
我提前准备了代餐粉和饼干,简单的用了晚餐。
下午在森林里骑了很久的车,一身的汗加之小腿酸酸的,晚上在民宿里泡个澡是极好的,缓解了一天旅途的疲劳。
泡在浴缸的热水中听着歌,伴着外面蟋蟀的声音,偶尔还会闯入几声猫叫,特别亲近自然。
在柜子里发现了一个小型投影仪,泡澡的间隙我看了之前没来得及看的《一城一味》宿迁这一集,为我之后几天的旅途增加了一些灵感。
睡前随意翻看了一些杂志,发现里面资料好丰富,果然对于不是太热门的旅行目的地,从传统书籍杂志中获取资料会比在网上找好,网络在这种时候也变得不再是万能的了。
不知不觉,就在昏暗的灯光下睡去了。
在外浪了一天,晚上能一个人睡一张又大又柔软的床,太幸福了。
第二天一大早,被窗外的阳光叫醒,上餐厅吃了个不知道算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早餐,看天气正好,就打算再次去镜湖溜达一下,在告别之前,再看看清晨的三台山。
入住三台山内部的酒店、民宿,都会免费提供早餐,管理还是很规范的。
吃的还算是丰富,完美的补充了能量。
清晨,才看清了镜湖的真正面目。
这里被连绵的小山丘包围着,一湖映多山,湖的四周围绕着桥、廊、亭,局部一看颇有种南方园林的隽秀,但又不缺北方园林的大气。
镜湖好像刚刚苏醒,鸭子和大鹅在湖边发着呆,看着我的接近本能性的陆续下了水,水中才是它们最安全的领地;
湖边池塘里的睡莲开的旺盛,在碧绿荷叶的簇拥下,充满了生命力;
荷花池的荷叶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有野鸭躲在里面嬉戏;
昨夜应该是下了一场雨,草地上冒出了许多新鲜的小蘑菇,点缀了一片片绿草地;
穿过几座形态各异的桥,绕了镜湖一圈,渐渐的从温度的变化中,感受到一天的开始;
回民宿的路上遇到了一辆观光小火车,这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第一波游客已经入园了。
现在一定不是三台山最美的季节,但这里的模样已经让我不忍离去,远离城市躲进野外放空的感觉,原来这般美妙。
三台山的酒店民宿分成两种类别:官方管理和私人管理。并没有哪种比哪种好,大家根据自己需求喜好和预算选择既可。
官方的酒店群统称为三台山度假酒店,里面包含了花仙子客栈、隐花间民宿、海棠湾轻奢度假酒店(房车、树屋);
私人管理的只有一家,就是我入住的花房里。
花仙子客栈类似快捷酒店,坐落于衲田村,临近花房里,简约风格,价格比较友好;
隐花间民宿相对轻奢一些,主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理念;
海棠湾度假酒店位于镜湖北部,房屋数量众多,高处俯瞰特别壮观,树屋里面可以打开天窗看星星,地面还有木马、梅花桩、秋千等怀旧的小玩意;不过树屋是最接近森林的酒店群,所以蜘蛛网、小虫子会比较多,要特别注意。房车主要就是一个居住体验,从外部来看房车内部的空间还是相对局促的。
从预定平台的评分来看,花房里是好评最多的,实际体验真的不错,房间很大,书架上摆满了当地旅行指南、还有猫王音箱、muji香薰机、投影仪、超大浴缸等等,可以排进我在国内住过的好民宿前几名了。
不过住在森林里一定要做好心里准备,再好的民宿也免不了虫子们的拜访。
我在夜晚出去看星空的时候,遇到了好多蛤蟆和蟋蟀,而且这里的蜘蛛也是超级勤劳,不一会儿就能结出一张网,至于七星瓢虫、蜜蜂、蜻蜓等动物,更是数不胜数,带着一个亲近自然的心态过来玩,会有更好的体验。
顺便提一嘴,只要预定了三台山内部的住宿,就连带免了双人门票+赠送双人早餐,特别划算。
预定了内部住宿只能从东门进入,东门有住店客人免费停车场。
附三台山花期图及内部吃住玩乐预定资讯:
发布游记的时候看到的一则新的通知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自2020年9月20日起,三台山景区东门(宿新公路与衲田路交汇处)将作为度假酒店入住客人专用通道。除酒店入住客人外的散客、团队、年卡等其他游客,请自三台山景区西主入口(三台山大道与新站路交汇处)购票入园。
一句话总结就是:景区内住店客人东门进,其余客人只能西门进。
开放时间:9:00 - 17:00 (周一闭馆)
成人门票:30元
建议用时:2-3小时
大堂有免费寄存柜(只有供寄存小书包的柜子),大包可以免费寄存前台
热天气我喜欢在中午拜访室内场馆,是个避暑好去处。
玻璃艺术馆可能听着没啥意思,但是其实内部大有看头。
这个玻璃艺术馆,位于三台山西南侧,距离三台山西门一公里,从三台山东门打车过来也不过十分钟,因为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建议和三台山一同游玩,建议可以在抵达或者离开三台山的那天拜访。
这里的全名是晶·世界玻璃艺术馆,由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在中国平板玻璃发源地的旧址上建起来的一个大型博物馆。
宿迁,作为成长于硅砂之上的玻璃城,具有丰富的玻璃制造历史,在这里参观玻璃展,别有意义。
这里内外部充满了工业风和现代简约风,小小门面别有洞天,我匆匆游览也花了一个半小时才走完,时间充裕的话玩上个大半天完全不成问题,成人和儿童都能在这里大开眼界。
工厂的外部已经有些破败不堪,砖瓦满地;墙上大红色的标语也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岁月的变迁。
看到厂房里摆放着的大型设备和广播里传来的模拟运作声响,作为学机械出生的孩子倍感亲切。
艺术馆内部展示了一些玻璃制作的物品,从管弦乐器到一些装饰品,脑洞大开。
我最喜欢的区域莫过于矿石展,这里展示了13块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矿石,特别具有代表性,巨大无比,每一种都形态各异,完美的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每块面前我都端详了好久。
▲水晶与黄铁矿共生的矿物晶体,产于湖南
加载更多
作为一名古镇爱好者,我从来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古镇。
皂河古镇距市区约20千米公里,于明末清初逐渐成型,是一座具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古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及传说,如龙王庙行宫、陈家大院、合善堂、财神庙等明清建筑。
乾隆贡酥、赵家糁汤都是发源于此的美食,我是先做攻略知道了龙王庙,才从地图上看到皂河古镇这个地方的(对古镇两个字特别敏感)。
关于皂河古镇,我强烈推荐看一下这个李健主持的节目:《小镇故事》之苏北水乡,皂河古镇
看完这个,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不用看了!(别别别,还是搭配着一起看看来的好)
开放时间:9:00 - 17:00
门票:40元
建议用时:2-3小时
龙王庙行宫,我没做功课就过来了,看到过来人的游记和评价对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赞美,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景点——结果深深的被这里所震撼。
如果一定要我选出宿迁最让我念念不忘的人文历史景点,可能就是这里了。
一进门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简直就是“无人版”的故宫!之后搜集资料才知道,这里的确被称之为“小故宫”,据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皇帝都拜访过这里。
入口处第一眼瞧见的便是海晏河清牌坊。海晏意为水太平、不闹灾;河清意为当地水清常饮,寓意着天下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这里原名“敕建安澜龙王庙”,是清代帝王为祈求龙王“安澜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防止水患。
这里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修复扩建,才行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其中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乾隆行宫”。
行宫的意思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乾隆下江南沿途行宫无数,被人熟知的有苏州灵岩寺、扬州水竹居、江宁灵谷寺、淮安清河惠济祠。
而这里是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且最具价值的清代北方宫廷式古建筑群,一阵气派。
径直穿过海晏河清牌坊,是一眼龙泉。
从泉边的石碑上了解到这泉是乾隆皇帝赐名,还为这里作了首诗,乾隆每次南巡来到龙王庙都会在龙泉驻留,赏景泛舟采莲。
不过现在水体发绿,水面上空空如也,已经寻不到泉眼所在,昔日的场景只能在脑海中想象了。
龙王庙最南面的建筑是一个戏台,在庙会的时候,这里会有“柳琴戏”的表演,这种戏曲表演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拉魂腔”,是苏北地区最广为流传的地方戏之一,历史悠久。现在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九日参加庙会的朋友,就能够一饱眼福。
戏台相对着的,便是龙王庙的山门。
山门上镶嵌着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敕建安澜龙王庙”镏金御匾,山门前放置着一对巨大的石狮,昂首挺胸,特别微风,它们是江苏省境内最大的石狮子,建于清代。
狮子最引人注目的恐怕除了庞大的身形就是面目几近全非的样子,但走近仔细观察狮子下方的雕刻,可以看到很特别的雕饰,比如长着蝙蝠翅膀的麒麟,不难理解就是为了把谐音“福”融入里头,希望可以把福气带给皂河人民。
山门有两个侧门一个正门,正门自然是供皇帝行走的,侧门则按“文东武西”的礼规供其他官员入内。而现今,可以自由的从正门穿入,感受了一把当年天子的待遇。
加载更多
我在皂河有一段寻觅美食的“惊恐”经历。
龙王庙行宫和叶家烧饼是我大老远来皂河镇的主要理由。
叶家烧饼是几乎所有攻略里都有提及的店铺,这家店从唐代开始就大有名气。
各处指向的地址都是在皂河古镇内部,游览完龙王庙行宫,我便准备前往这家店。
从地图上看,龙王庙行宫到叶家烧饼的距离只有一公里,打算步行的我发现整条道路都在维修,尘土飞扬,也无法通车。本着节约时间和不想吸入过多粉尘,我用起步价打了一辆车绕路过去。司机把我放下的时候,还很疑惑的问我:你是来这里参观的?这步行就几分钟的路程居然还打车?
我笑了笑说:那条路在修,尘土太大了(说完我都有点无法忍受自己的“娇气”)
▲以上三图,以“老人与三轮车”为参照物,右侧为龙王庙行宫,前面围起来在拆迁的道路原先为皂河古镇主路通圣街
司机把我放下的地点是皂河古镇的财神庙,附近还有一个收费景点陈家大院,我抵达的时候正好是这边关门的时候(5:00PM)。
财神庙外表十分破旧,陈家大院稍微像样一些,都没法入内我只能在外部拍了拍照,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妥,知道我准备去找烧饼店的时候,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我才注意到我正处在一片废墟之上。
▲ 财神庙
▲ 陈家大院
这里除了财神庙和陈家大院,看不到什么建筑了。打开地图再次确认,叶家烧饼的确就是在这个位置呀。而且地图上看,我身处的位置应该是很繁华的地段,周边商铺林立,还有医院、理发店、大酒店等等,现在环顾四周,一片废墟空地。
▲ 卫星地图中这里是密密麻麻的古镇房屋
无奈我只能顺着唯一的一条大路往前走,终于碰到了一个路人,我救命似的赶紧上去问这里是怎么回事,以及我在寻找的烧饼店在哪?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苏北口音告诉我,这边一年前就在拆迁了,这里的商铺全都搬到外面去了,就在不远处,给我指了路之后,他就回屋了。
我才发现,这里突兀的立着两个小屋,不知道是当地工人暂住的地方,还是不愿意搬离的人们的居所。
沿着好心人指的方向往前走,一路直走不拐弯,路过皂河电灌站之后,就看到了一排商户,最末尾的一家便是叶家烧饼。看到大招牌,我真的难以掩盖心中的喜悦。
内部挺新的,像是一个旅游区的土特产商店,主要区域摆放着烧饼,其他地方放着宿迁的各种特产,要不是先前做了攻略,这种店铺我估计会扭头就走,同时也特别想知道这家店原先在古镇中的模样。
我想在原先的古镇中,这家店一定是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可惜现在搬迁之后,一切都是新新的,可能除了老板的配方,一切都变了。
(注:叶家烧饼的详细攻略见文末美食区)
回去之后搜了一些皂河古镇的资料,看到了一些历史影像,才了解到这里原来是很繁华的,现在全部拆了不免令人唏嘘。
这里在改建,不知道完全翻新过后的古镇,是否还能拥有原先的灵魂。
加载更多
我一向对老街很有兴趣,这条街道是临时加入的目的地,在民宿看《一城一味》的时候,有介绍到这条街,得知这是宿迁最早的一条街道,历史悠久,感觉颇有意思,打开地图查了一下就在市区,第三天早上喝完糁汤就打车过来转了一圈,想看看宿迁最老的一条街如今是什么模样。
新盛街位于宿迁老城区,看到牌匾的那一刻,内心是一阵喜悦。
老街在我的印象中就是有很多老字号美食和古建筑的地方,是一个时光流动缓慢的地方,也是我每到一座城市,一定不会放过的地方。
没想到,里面现在一片杂草丛生空无一人——原来这里也被拆迁了。
仿佛昨天在皂河经历过的“废墟事件”今天又重演了。
一个人走在废墟中,虽然是光天化日之下,还是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许多老房门已经被大石头堵上,一些窗户还开着,站在外面略窥内部一二,剩下的都是搬迁后遗留下来的杂物,破烂不堪。
匆匆拍了点照片准备离去的时候,听到街头的一个老屋里有人在大声聊天,我并上前询问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宿迁人的热情又一次显现了出来。
可能这里也少有来客,她们详细的给我介绍了这边房屋的情况,哪些是最早的房屋,哪些是后期盖的,我还被她们领到街外部的另一面看了一些以前的老建筑,都已经破败不堪是待拆的状态了。
虽然心里好奇但是我没有过问为什么只剩下她们还住在这里。
同时我得知,老街里面后期立起来的蓝色铁门平时都是关着的,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外人入内,今天难得的打开了我才得以进来看看老街现在的模样。
奇妙的缘分。
加载更多
开放时间:9:00 - 18:00
门票:80元(网上提前预定有优惠)
建议用时:2-3小时
亦南亦北的地理气候,赋予了宿迁人既豪爽又温和的气质。
宿迁人被称为中国最南方的北方和最北方的南方人,而宿迁历史上最能体现这种侠骨柔情魅力的,就是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王故里可能是宿迁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景点,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宿迁部分第一个介绍的就是这里,它用一种类似调侃的语气,来降低大家对这里的预期,因为项王故里,和其他名人的故里有些不一样。
80元一张的门票一点也不便宜,但是内部其实不大,不看表演的匆匆游览可能半小时也用不到,这里更像是一个影视城,或者说是项羽主题公园。
有多少东西是真正的历史不得而知,清一色的仿古建筑都是现代的产物。
这里停车场停满了各色大巴,这里应该也是宿迁遇到旅行团概率最高的一个地方。
门口巨大的项羽骑马雕塑颇有几分霸气,每次乘车路过,我都忍不住抬头看一眼。
因为我游览这个景点的时候,遇到了大暴雨,所以匆匆看了一个表演就跑到隔壁的宿迁博物馆去避雨了,没有充分的游览这里,对于后期建起来的景点,我个人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我只能说,也许所有来宿迁的朋友都会来这里,但是这里估计就属于每个城市都有的那种“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的景点,那就平常心吧。
如果说有什么能帮到你,那就是提前几天网上买票有优惠,我就是吃了当天原价买票的亏。
我唯一看的一场表演就是在项府剧场的《楚情》,一开始看到介绍中说有25分钟我还想着,好良心的表演,这么长,其实25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
表演不能说不值得看,但也无功无过,对于完全不懂项羽身世的人,倒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机会。
这里的室内场馆也介绍了一些当时项家的生活起居、婚宴、宴会祭祀等场景。
加载更多
开放时间:09:00 - 16:30 (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
建议用时:1-2小时
每到一个城市只要有机会,就会到博物馆去看看。
宿迁博物馆内部不大,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游览完,展品数量不多,但有一些还是挺有意思的。特别是对于宿迁历史发展的介绍,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还是特别悠久的。
开放时间:9:00 - 16:00 (统一安排分时讲解参观,购票时需选择时间)
门票:60元(网上预定45元)
建议用时:2-3小时
接待区有免费寄存柜(有大柜子)
宿迁被称作酒都,一大原因就是洋河酒厂的存在。洋河镇有着”一镇堪将天下醉,神州无处不消魂“的美誉。
虽然我不是一个爱酒之人,但是对酒厂还是挺有兴趣的,很好奇小时候喝过的辣喉咙的白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洋河大曲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老牌八大名酒之一,无人不晓。
▲ 游客中心处处都是洋河酒的元素
以前逛过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和葡萄酒博物馆、千岛湖的啤酒博物馆,白酒还算是第一次了解。而且这里直接参观的就是酿酒厂,想去还是挺有意思的。
买票就会赠送酒水,这里的规定是购买原价票赠送2瓶65ml的海之蓝小酒;半价票赠送1瓶;在线购票实际付费30元以上的赠送1瓶,在前台换票的时候就会给你备注好来,同时给你一张”酒水品评券“,在游览完可以品尝酒水和领一包蜜滴花生(我超爱)。
这里的游览是分时段游览,我定了下午2:30的游览,换好票后还要去登记一下,起先登记人员告诉我这个时段只有我一个人,vip服务,我还高兴了一下。后面发现还有3位散客,所以一共四人,也还好,人不多。
▲ 这就是游览工厂应该乘坐的官方小巴(注意我用了应该)
因为...最后来了两辆旅游大巴,要我们和那些旅行大团的人拼,我一下就无语了。他们都是50人的老年大团,让我跟着他们,可能听不到讲解不说,还慢悠悠的。好在最后我刻意放慢脚步自己游览,最后遇到了一个基地游的小团,跟着他们游览完了全程。(基地游就是自己开车,请一位讲解来解说的游览方式)
不过这里的解说员还是要夸一下,服务特别到位,而且都很亲切,我掉队了他们又是电话又是跑回来找我捂脸小蜂,虽然我是有意放慢脚步的,他们照顾大团的同时还要记得散客的情况,挺不容易的,解说的都很棒,辛苦。
▲ 黑压压的人群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点是白酒银行,里面恒温、恒湿,存储的是洋河酒厂历年谷雨封藏大典期间推出的封坛美酒,极为稀缺,被行业大师评为“液体黄金”。一坛坛酒整齐摆放,特别壮观。
加载更多
我在宿迁呆了两晚,一晚给了三台山,给市区的只有一晚,所以我加倍珍惜这一夜。
在宿迁的夜晚,我是一刻也没有闲着。
先是找了一家高评分店铺吃了顿小龙虾,在这里要通过网络找高评分店铺实属不易,开点荤,顺便来看看宿迁难得的高分店铺是什么样子。
老板特别热情,刚坐下就给我送了瓜子和当地橘子,给我介绍了自己的小龙虾——都是活的现做,吃过的都说好。
这里2斤小龙虾只要30元,面对着一大盆我最爱的蒜蓉小龙虾,一个人独享,差点笑出声来。
在宿迁,实现了小龙虾自由。
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这里小龙虾的口味略平淡,也吃出了几只坏虾,整体感受一般,但是老板的热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种小城能用心经验网络渠道的小店,也算是难得了。
吃完两斤小龙虾,就来到了楚街遛遛消消食。
这里其实没有太多的看点,虽然很热闹,和普通的商业街无异,摆摊的小贩卖着各种东西,有儿童画报、玩具、还有少数小吃。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绿色的萝卜,和莲蓬摆在一起显得特别的和谐。
我是一个看到冰粉就一定走不动的人,不管吃的再饱,遇上了就一定要买一份。
整天受到成都朋友的诱惑,我终于在宿迁第一次吃上了糍粑冰粉,不顾形象的站在街边享用了这份美食,狼吞虎咽,好吃!
我的酒店就在项王故里附近,晚上一路逛了回来,趁着八角楼书店打烊之前,进来看了看,内部很有特色,把宿迁的文化融入了书店内部,头顶的镜面拓展了空间,这里应该会成为宿迁的下一个网红打卡点。
▲ 积木搭建的项羽骑马
加载更多
来到宿迁以前,我一直以为这座苏北小城是个美食荒漠,因为在网络上怎么搜寻也没有找到很特别的美食攻略,点评能找到的餐厅也屈指可数,你能想象一些老字号商铺的点评数量只有可怜的个位数?这让我不禁捏了把汗——宿迁没有好吃的?
不过好在最后在宿迁的民宿里,把之前mark的纪录片《一城一味》给看了,这个纪录片被称为“舌尖姐妹篇”,第五集说的就是宿迁的饮食,里面介绍了不少很诱人的美食,让我马上拿出地图一家一家标记,第二天循着地图开启觅食之旅。
不过有一说一,在宿迁的觅食之旅,不是一般的曲折,特别有种寻宝游戏的感觉。其中寻找一些餐厅的过程,还让我起了一身的冷汗(说的就是你,叶家烧饼抓狂小蚂)。
先总结在前面:
宿迁的许多网络信息更新不及时,包括但不限于大众点评、百度高德等地图的地址,所以觅食之前要做好找不到这家店的心里准备。下面我拜访过的店铺有位置变动的我都会特别注明,同时我也在这些平台提交了这些店铺的位置变动申请,不然你们跟着早年的攻略走就可能和我一样——被滴滴司机放到一片废墟地之上。
一家收录了7年的老店,苏北和鲁南人民都钟爱羊汤,这家在宿迁应该算是当地吃货无人不晓的一家店,是当地的朋友推荐我来的。
点评中的地址:宿城区微山湖路40号
百度地图中的地址:国泰广场99-北24
这两个地址在地图上是指向同一个地方
营业时间:06:00 - 22:00
有外卖服务
这是我在宿迁正经坐下来吃的第一家店,到店已经下午三点钟了,店内只有一位食客。第一天忙于赶路以及在三台山上没有食物,都是用红牛+饼干+代餐粉来简单果腹。虽然现在是夏末,能坐下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也令人感到无比舒服。
店内提供羊汤、一些饼类和宿迁当地的传统小吃小菜,在这里我第一次窥探到宿迁人的口味——咸。
这里免费的小菜区就赫然用大字写着:小菜偏咸偏辣,请适量取用杜绝浪费。
我本着少食多餐的原则(想多体验一些宿迁美食,毕竟只有一个人出来玩),点了一份小份的羊肉汤(15元),一份炒酱豆鸡蛋(10元),一块朝牌饼(1元)。
这边的服务基本是自助的,食物做好了放在窗口自己去取,后面发现宿迁挺多老字号店铺都是这样的。
我一进店点好餐,就拿着相机在拍拍拍,然后被老板喊我去拿汤,我没有立马过去,老板又吼了一声,我才放下相机过去把汤端过来,内心还嘀咕着这怎么回事?后面回想了一下才理解,老板说的是:快点拿走,再不拿碗变烫就拿不了了!
宿迁的口音其实没有很难理解,认真听一般都可以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一旦对方加快了语速,那就完全跟不上了。
拿到了羊肉汤,我就立马喝了起来,奶白色的汤非常鲜美,可以品到轻微的羊肉膻味,但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感觉香香的。汤上漂浮了一层香葱和香菜,很好的中和了味道;羊肉切得薄薄的,久煮而不烂,口感很不错,可以吃的出来的新鲜。汤里还有一些细粉丝,如果在冬天来上一碗这样的羊肉汤,别提有多幸福了。
因为是小份的所以里面的料不是很多,羊肉也就三四片,但汤是真的特别鲜,想着要留住肚子吃其他美食的我,也控制不住的喝了大半碗。后面还加点了一份没有见过的朝牌饼,泡在汤里吃了个精光。
我还点了一道炒酱豆鸡蛋,老板在后厨现做这道菜,兹拉兹拉的声音听了就令人激动,不一会儿就传出了鸡蛋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这道传统美食的真面目。
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这道菜,也算是当地的特色,之前听闻这道菜一定要现场吃,所以看到了就点了一份尝尝味道。
这道菜其实不是很复杂,就是把鸡蛋和酱豆、葱花一起下锅炒,偏油腻的一道菜,不过鸡蛋处理得特别嫩,加上咸咸的酱豆,是一道特别下饭的菜,我拿来配着羊肉汤,就觉得有些奇怪了,没能完美的领略这道菜。
南方人可能不大懂在这里怎么点餐,所以我把我之前整理的一些资料也一并附上
朝牌饼:长方形的饼,一般厚度,苏北地区的一种汉族饼类食品,属于炊饼一类。在沭阳及其附近地区曾是一种常见口感颇佳的主食。分甜、咸两种口味
朝牌饼的形状酷似封建王朝文武大臣上朝时手里捧着的笏,故又称朝牌。
吊饼:圆形的饼,比较薄,有韧性
撒子:长条状,酥脆的细细的油炸面品,这个在各地应该都有,算是比较常见的小吃
据说在这里最地道的吃法是:朝牌饼泡羊肉汤里吃,吊饼卷鸡蛋、小菜和油条配汤吃。
不过也没啥地道不地道,自己怎么吃着开心就怎么吃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不吃香菜、蒜、葱、粉丝等其他东西,一定在点餐的时候就要说出,老字号的服务可未必能比得上海底捞,可别想不满意给你换一碗啥的。
这家店在前面皂河古镇游览的时候有介绍到,历史很悠久,是宿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有句俗话叫做“叶家烧饼没吃到,枉到皂河绕一绕”,可见其名声之大。
“乾隆贡酥”是乾隆二下江南时品尝后所赐。
地址:宿迁交通集团皂河公交首末站对面
(原先的地址在皂河财神庙附近)
营业时间:7:00 - 晚上(老板就住在楼上,打个电话或者喊一下一般就可以来开门)
烧饼等小吃有快递服务
最出色的烧饼应该是要刚出炉的时候,可惜现在很难有机会品尝到刚出炉的烧饼了。不过烧饼依旧香气不绝,我把放冷的烧饼带回家中放了好多天,开袋食用的时候还能闻到一阵香气扑面而来,只是口感略输了。
所以吃这个烧饼,我觉得更多吃的是一种或念旧、或情怀的东西。
听老板说,来买烧饼的食客以当地人为主,偶尔也会有一些游客光顾,每天发出去的快递也不少,应该是培养起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吧。
像寻宝一样的找到这家店,太难得,我就购物欲大发,买了一大袋烧饼回去。
看到我买了挺多,老板很热情的告诉我烧饼带回去的一些食用方法,分享给大家
最佳食用方法:平底锅扫油、放入饼双面煎热
一般食用方法:微波炉加热20秒
最次食用方法:直接食用(口感欠佳)
这家店的隔壁就是另一家有名的老字号赵家糁汤,我拜访的时候关门了,市区也有一家,第二天一早就在市区品尝到了。
赵家糁汤是宿迁最为出名的老字号之一,最地道的吃法就是一碗糁汤配一份牛肉锅贴,隔壁小孩都要馋哭了!
地址:
(市区店)宿南湖路10号-5-6号
(皂河店)宿迁交通集团皂河公交首末站对面
营业时间:06:00-11:00;16:00-19:30
早餐时间和晚餐时间的菜单完全独立,糁汤和牛肉锅贴只有早上才有
如果你来宿迁,一定要安排一天的早餐在这里。
糁汤,骨头汤为汤底,沸腾倒入现敲现打的生鸡蛋,汤的温度煮熟鸡蛋,再配以姜末、香菜、香油、胡椒粉等佐料,味道极其鲜美,口感爽滑,个人感觉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
店内很霸气的写着:“赵家糁汤,朕的选择”
这是我在宿迁遇到的最多人排队的店了,看去基本也都是当地人,工作日的早上八点半依旧人满为患。
菜单没几样菜,大家几乎都是冲着糁汤和牛肉锅贴来的。
点好单之后,拿着小票去橱窗排队,锅贴是现煎的,如果错过了这一锅下一锅估计要等上一阵子,排在我前面的有买了20个锅贴的大户,让我不禁捏了把汗,好在这一锅的最后几个到我手中了。
糁汤也都是现做的,看到不少自带餐盒来打汤的人,需要耐心等待,看他们做糁汤其实也是一大乐趣,真的特别娴熟一气呵成。
牛肉锅贴很香,味道偏淡,直接吃也不成问题,煎得喷香酥脆的外皮咬一口汁水满溢,配上加了胡椒的热乎乎的汤,别提有多幸福。
卷饼是宿迁街头巷尾常见的一种小吃,据说外地吃不到,我也是无意遇到一家还挺多人排队的,就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跟着买了一份,结果发现——真香!我是说卷饼真的好香!
起初想买来尝个味道的,也不小心吃了一大半。
卷饼的点单方式是选择要加的主料(有鸡蛋、火腿、里脊串等一些肉类),然后搭配任选的蔬菜,现炒,包裹在大饼中,然后加入特制的酱料。
分量超级大,一个卷饼下去,晚饭也不用吃了。
所以看到一些排队的女生会给老板说:菜少点,吃不完!
刚拿到手的卷饼特别热乎,烫手,充满了分量,但香气扑鼻让我忍不住想尝一口,打开袋子是满满的孜然酱料香味,像在吃烧烤一样。一口下去,柔韧的饼皮和丰富多汁的蔬菜在唇齿间绽放,在实在太香了!
宿迁比较有名的一家卷饼店是位于老孙羊汤附近的邱记卷饼,可以点外卖。
我吃的这一家实在宝龙城市广场对面一个小巷子里的,像流动商铺的一个摊位,是一对夫妇经营的,小孩就在一旁玩乐。
具体位置在“宿迁乐客多宾馆”附近,除了卷饼还卖关东煮、铁板鱿鱼卷等,但我观察下来大家买的都是卷饼。
据说乾隆帝下江南曾五次途径宿迁,且每餐必有车轮饼。
乾隆皇帝曾为车轮饼题诗一道:
洋河有饼若车轮,
香脆酥甜妙化神。
莫道京华糕点好,
品来不及此奇珍。
一经御笔品题,顿时声价百倍。
在市区许多大酒店都可以品尝到这个美食,如果你参观了洋河酒厂,一定别错过游客中心斜对面的这家店——梁四姐车轮饼。
据说这是最早专业做车轮饼的老字号,现场有很多口味可以选择,可惜都是做起来一阵子的了,要想吃到刚出炉的,恐怕要看缘分了。凉了的我个人感觉口感一般,也是吃个情怀系列,不过这是挺不错的伴手礼。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酒家路2-6
一个人出门,最大的障碍就是吃东西了,点多了浪费,点少了吃不到许多美味,所以这趟宿迁之行还是有许多我想吃但是没有吃到的好东西,比如我心心念没吃到的黄狗猪头肉、骆马湖银鱼汤、鱼头饺子、炸荷花等等,只能下次了。
宿迁的公交还是很便捷的,而且是最省钱的出行方式。不过对于初来乍到的人可能不大友好,以至于看到这里的公交站台写着要“友善对待外来人员”,我一度在想这话是给公交司机说的吧?
如果你要在宿迁坐公交,不想心塞,一定要认真看完下面的内容。
1、宿迁的公交不是站站停
等公交的时候如果你不挥手,公交很可能直接开过;要下车的时候你不告诉司机、不站到下车口、不按下车铃,司机可能也会把车直接开走。
2、不是所有线路都支持在线支付
可以在支付宝的宿迁交通卡页面查询哪些线路不支持,我唯一遇到不支持的一班是去皂河古镇的92路车,从市区过去分段计价4元车费,只能在车上找人换钱,还是挺麻烦的,我这么换了两次,好不容易才换到的钱,所以建议携带一些硬币在身上备用。
3、小程序查看实时公交
宿迁的实时公交基本还是很准的,使用“车来了”小程序,可以比较精准的规划时间;例外情况就是部分线路没有实时公交,所以在小程序上显示“未发车”,其实一直有在运行,不要被骗啦。
4、特殊时期,要戴好口罩上车,不然可能会被拒绝乘车
市区要打出租还是很容易的,等了比较久的是在洋河酒厂打车到高铁站的时候和三台山东门打车到玻璃艺术馆的时候,在非市区时候可以提前叫车,我差不多这两地都等了十分钟+才打到车。
使用地图软件或者滴滴都可以打车,难打车的时候我会不同软件同时叫车(实践证明未必先叫的app先到,也未必官方app先到)。
搭乘宿迁的滴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发现宿迁的司机都不说话,是真的全程一言不吭的那种,连上车确认手机号的环节也没有,最多就是下车前确认一下停车地点,还是感觉挺诡异的,不过当我主动去搭讪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大多还是会热情回答的。
我这次一个人来旅行,而且想体验一下宿迁的公共交通,就没有选择自驾,宿迁的整体路况还不错,马路宽车少,也没有遇到特别严重的堵车情况,也是一个很适合自驾的城市。而且景点之间大多还有一段距离,自驾也是最便捷最省时的方式。
推荐在宿迁站取还车。
宿迁旅游范围基本还是集中在市区及周边区域,住宿点主要有骆马湖度假区、三台山度假区和市区。
三台山的住宿在前面已经说得比较详细了这里就不在复述,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来决定是否住在山里。
骆马湖度假区我这趟没有去,不过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是个看日落的好地点,还有沙滩可以玩,小朋友会比较喜欢。距离三台山也很近,不想被三台山的小生物们打扰也可以考虑当天过来,十几分钟的车程。
市区的住宿我比较推荐住在项王故里周边、宝龙城市广场周边。这两处地方的公交都四通八达,特别便利。
宝龙城市广场周边的老字号餐饮比较多,美食街也不少,是个夜晚觅食的好去处。
项王故里主要胜在交通便捷,步行即可到达宿迁博物馆和项王故里,附近还有一个新晋网红书店“八角楼“,闲暇可以去转转。
不过总体来说市区住宿不需要纠结太多,打车出行都很方便,而且现在外卖服务这么发达,想吃什么都能吃得到。
先插播一个真实的笑话,和上海的朋友说到我要去宿迁,还被反问:宿迁是谁?你对象吗?
若是看不懂这个笑话,可以看看我的ID。
可见宿迁的知名度在省外真的不高,但这也难以掩盖他丰厚历史积淀下的光芒,可能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知道他的宝藏所在。
我的旅行经历也算是比较丰富,走过的地方也不少了。
如果没有亲自来宿迁,我可能永远也难以想象,大家口中“落后”、“没啥好玩”的城市,可以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起初在徐州转车甚至和朋友说后悔要来苏北玩的我,现在实力真香。
宿迁在飞速发展,如果一年前来了这里,看到的也许是不一样的景色。
那时候,可能皂河古镇还是一片繁华,新盛街上当地居民还在其乐融融的生活着...
可能一年之后,这座城市又会发展成一副新的模样,就像乾隆行宫屋顶的杂草,肆意生长。
但无论怎样变化,相信这里的历史都不会被埋没,就像三台山上美丽的花海会一直静静开放。
最后只想说
宿迁,你才不是一个无趣的苏北小城!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