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因“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而隐藏在浙南深山处,也有一座奇特的廊桥,被称为“廊桥中的比萨斜塔”,它就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的文兴桥。
有着“千桥之乡”美誉的泰顺,境内各式桥梁900多座,其中现存最多便是廊桥,又被称为“廊桥王国”。据说,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温州泰顺廊桥。
在泰顺众多廊桥中,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名气最大的“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而是架于玉溪之上,并不对称的文兴桥。
初见文兴桥,只见它横跨绿水之上,点缀于群山之间,红色的桥身,黑色的盖瓦,在绿葱葱的稻田之间显得孤独而美丽。
一条弯弯曲曲石径通向桥头,整个桥身飞檐走壁,与周围绿色的田野、青翠的小山包和谐统一为一体,桥下,溪水缓缓穿流而过,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整桥呈东西之势横跨玉溪之上,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上有桥屋16间,内设有神龛,常年香火不断。
但若仔细观看,还是能看出其奇特之处:左低右高,极不对称,犹如苍鹰侧身盘旋。
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是一对师徒分别负责一端。造桥时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就加用了几颗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了铁钉的方向倾斜。
但也有人说当年建桥的时候,请来两位师傅,分别从两岸同时建造。两位师傅对于造桥的方案各执己见,互不让步。当造到中间时,才发现两边的高度不一样,这时已来不及拆了重造,只得倾斜着合龙。
两个故事是非真假已不得而知,这也给这座美丽的廊桥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倾斜似乎不科学,但是时间它告诉我们,倾斜的文兴桥站得很好,站了很久!”曾有学者如此评论文兴桥。除了斜而不倒,文兴桥的精妙之处,还在于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用木柱以贯穿、搭置、别、撑、顶、压的力学原理构架成稳固的桥体。这座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比萨斜塔”廊桥, 历经200多年岁月风蚀,依然傲立风雨之间。
加载更多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