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泰顺,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廊桥,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泰顺也有不少古村落和名人故居。在离泗溪北涧桥不远处,就有一座保存良好的清代民居——张十一故居。
在到泰顺之前,我并不清楚张十一是何许人也,但听说他却被誉为泰顺境内阿凡提式的传奇人物。抱着对张十一的好奇,我决定到张十一故居一探究竟。
走近故居,首先看到的是竖立在大宅院门口的一块碑文,上书泰顺县文物保护单位“张十一故居”。而在大门的右侧,则是故居的历史简介,描述了这屋主人以及“泰顺县泗溪前坪张族”的简史。
据了解,张十一是张氏五世张鸿的第十一子,因而被称为张十一。此人自小资质聪颖,不畏权贵,经常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因而被人称为泰顺的“阿凡提”。他为平民伸张正义的典故,不胜枚举。据说当时各地的官府,只要一听说张十一到了,无不惧怕三分。所以流传在当地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张十一、敲官筒”。
在温州一带民间,留下了许多关于张十一的有趣故事,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后人编写的,如张十一买鸡蛋治刁妇、张十一抬粪桶等。
张家在清代乾嘉年间曾盛极一时,这个大宅院,也是当时温州地区少有的豪宅。但其实,张宅的兴建历史,也是张氏家族的一部血泪奋斗史。
张氏始祖张应祯,刚到前坪落脚时,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一直传至四世至张日华一代,家业开始兴盛,名声顿起。到乾隆末年,张日华在原址上造新房,由于资金实力雄厚,新屋规模巨大,一直到嘉庆三年(1798)才竣工。当时,整体院落仿官署模式,分建10座楼房,建筑面积广大5784平方米,在温州地区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大庄园。
如今,人去楼空,徒留岁月的痕迹,令人唏嘘。然而走在大宅中,张家昔日的荣华却依稀可见。
跨过大门,第一眼就看见门楼上的“星聚奎文”, 浓浓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门楼里边是一片空旷的方形大天井,令人豁然开朗。门楼里边是一个小天井,正前方是正房,两侧是厢房。
正房厅堂上方一匾额为“熙朝人瑞”,据说,这块牌匾是第三世张肇士70大寿时,道宪观察刘烒公赠送的,显出主人曾经拥有的显赫地位。
古宅还有二层建筑,亦可窥见当年的盛况。如今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是当年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呀。
加载更多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