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的悖论
朋友在北戴河海边的房子,坐标在著名的旅游地产神盘、网红打卡地阿那亚,因为疫情一直在加拿大无法回国,交房后委托我全程帮忙“设计”一下,然后做成民宿。
问题来了,本人从来没学过设计,也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对设计有一些兴趣,翻过几本书,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甚至有些强烈的)“我执”。
本来想请设计师,考虑再三还是作罢。一方面是预算有限,不值得大张旗鼓去做;另一方面,无论多么有名的设计师,最后的设计样式也是自己的某种理念,往往最后设计成他自己喜欢的房子。就像很多人买车,会听各种朋友的各种建议,最后买了一个别人喜欢的车,但是具体车子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称心如意,往往另当别论甚至适得其反了。
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也许是年龄大了,或者比较佛系了(也许是伪)的,潜意识中总是对所有的事情感觉无所谓、没关系、都可以。或者说,无论多么好的设计,多么的新奇,多么的高大上,让你看上十天半月后也就那样了——就像让你每天山珍海味、大快朵颐,最后也是食之无味了。
同时,有太多的设计,似乎过于追求“新、奇、特”,猛一看“眼前一亮”,实际居住其中却往往中看不中用,然鹅设计师拿钱走人了,最后你成为长期居住在其中的受害者了。再者,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好像国内林林总总、不可胜数,大家好像也都司空见怪了,并不新鲜甚至有点反感了,这种情况下少一些设计也许更好。
而且,现代的人似乎特别容易厌倦,我们很难保持对一个事物的持久的喜欢。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时代的快速迭代有关,另一方面似乎也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有关系,似乎我们特别热衷于“短平快”的东西,很多事情缺乏持久性,就像抖音快手的视频一样,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不能保持持久的专注、喜欢和热情。所以,你可能呕心沥血、精益求精设计了老半天,最后来的客人看多了,可能还是会拍个照,留下一句“也就那样”走了。
所以,设计到一定程度后也许是那种比较“无为”的设计,或者说“看不见的设计”。
(二)“看不见的设计”
这样的说法似乎也不是什么新词了,或者显得有点玄乎。笔者也不想、也没能力玩这些禅意或玄乎的东西,这里只想从字面意思探讨一下。
从设计上,我们往往注重哪些看得见的设计,就是各种视觉冲击、结构的新奇或者色彩的渲染。但往往忽略了哪些“看不见的东西”,就是哪些极其稀松平常的东西。
有时候你走进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有些格调甚至还是网红打卡地的咖啡馆,但我不止一次被里面污浊、二氧化碳超标到人缺氧,以及那种好像一百年都没有开窗透气的味道。令人吃惊的是,满屋子的人好像对此浑然不觉,自然而愉悦地享受咖啡时光。(说来荒诞,即使像星巴克这样比较成熟的咖啡馆,里面同样也会臭气熏天——一直密闭的窗户严重换气不足,以前和开发人员在咖啡馆写程序,一会儿就说缺氧头晕不得不另换地方)
扯远了,我们说回正题。个人以为,对于任何一个民宿来说,干净、卫生应该是最起码的。所以,设计似乎也应该首先从这个维度出发。
因此,针对夏天的北戴河海边空气潮湿,有可能导致室内被褥、沙发等容易滋生细菌、螨虫等。因此,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要充分保证房间的干爽,因此客厅、每个卧室都配备了抽湿机,可以持续抽湿,这样保证了房间不至于湿度过大滋生细菌,同时也保护了家具、家电等设施不至于霉变损坏。
同时,对于民宿的房子,似乎很少能够像居家一样将所有的被褥定期晾晒、杀菌。而根据第三方的检测,其实被褥、沙发等里面还有大量的细菌、螨虫;同时,民宿客流入住频繁,因此定期的病毒消杀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客厅、每个卧室、厨房都配备了飞利浦紫外线消毒灯定期消杀,入住的客人还可以在办理入住后,出去海边玩耍的时候可以全部开启消杀,30-60分钟消杀完成后将自动关闭。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防止被褥、沙发的细菌滋生问题,甚至让还有一种在阳光下晒过的味道,保护了入住客人的安全,特别是当前在新冠病毒持续肆虐的情况下。并且,通过紫外线消毒灯也比通过喷洒各种杀毒剂也更为安全,毕竟那些东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化学成分。
此外,由于夏天温度上升,一些家具不可避免都会或多或少释放甲醛、笨等有害气体。为此,房间还配备了飞利浦空气净化器、霍尼韦尔甲醛自动分解盒等,持续不断去除甲醛;同时,还配备了戴森无叶风扇、空气净化器一体机,可以实现每秒300升纯净空气,实现客厅、房间空气的流动交换,不仅可以吸附甲醛、笨、PM2.5等有害物质,而且还可以实现更为清爽的自然风流动,可以更加自然地带走酷暑的热气,而避免了长期开空调的不良反应。
除了这些必备安全举措(奇怪的是,很多民宿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吧)。针对客人来海边度假、放松身心的需要,特意配备了索尼77寸的“画谛”4K电视机+索尼家庭影院系统(横置中高音回音壁、低音炮、后置环绕音响等),从而实现了媲美影院的视觉、听觉体验,通过高速wifi链接、购买网络影视版权,可以让客人随时点播各种影视大片,享受到各种饕餮盛宴。
对于女神,则主卧和客厅卫生间均配备了戴森吹风机,帮助女神实现更美发型。
类似这样看不见的、不经意的设计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次卧的侧面墙体上是内嵌的封闭式玻璃窗,不利于通风(墙体外面就是门厅大面积的户外窗户通风极好),所以专门将次卧的封闭玻璃窗改造成了两个可打开的小窗户,这样可以和门厅的户外窗户完成空气交换,方便了次卧的充分通风,避免了压抑憋闷的情况发生。
再比如,晚上起夜是不是要开灯,但是另外一个人可能熟睡正酣,然后一开灯,不仅自己刺眼而且还容易刺到旁人,从而影响了睡眠质量。为此,在床的两侧、走廊、卫生间等都安装了自动感应夜灯。当客人下床时自动点亮(亮度也刚好合适),然后走到那个位置就自动点亮,直到客人重新返回床上自动灭灯,实现了夜晚起夜全程不需要开灯的贴心便利。
加载更多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