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日本北海道前仔细研究了下那边的攻略,感觉和想象中的差的还挺远的。那浪漫的白色世界貌似无法到达。基本都是飞机到达札幌,然后以札幌为中心,去到周边的一些地方可以玩耍玩耍,但由于去的时间也较短,发现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都貌似不能让人心动一番。所以也就放弃了幻想,跟随着大家都走过的常规路线随便逛逛了。
从札幌到达小樽还是比较方便,有各种交通方式,轨道交通还是挺方便的,没打算在小樽住一晚,所以看好末班车的时间赶上就行。
出了小樽车站,依旧是那种日本小镇的感觉,有点年代,但挺干净整洁的。从车站出来后沿垂直车站的那条马路一直往海的方向就能到达运河边。一眼就能看到头。目测不到一公里的样子吧。
然后就到了攻略上无数人推荐的运河边,看看运河和仓库了。反正来前也看了无数多攻略上的图片。现场可能就更无感了些。不长的一段距离,稍走走看看也就当是来过了。还是躲进老仓库改建的吃食店和咖啡馆来说实在和舒坦。毕竟户外还是挺冷了。风光也就二眼看完了。
运河,大海,仓库反正一会就看完了。往回走就可以来到小樽的商业街,一个兴旺的旅游目的地,商业街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看商业街是否有特色,值不值得逛下,买些自己喜欢的物件了。
反正国内的旅游区商业街 我是肯定不去逛的。你懂的。
很多国外的小镇的商业区卖的东西都还是挺有当地特色的,特别是些手工制品,还是很能吸引我把它不远千里的带回家的。
下过雪的小镇街道,我想应该还是比平日里会好看些吧。
冬日,入夜总是特别的早。但夜市下的小樽街道确更是美丽和热闹了。走走,吃吃,看看,买买。这大概就是小樽的全部。没有太多的新奇,但也觉得挺舒服。日本大概就是这样,每次来前总觉得行程或许会无趣,但一路下来却也还是挺舒服的。没有啥惊喜,也不会有啥遗憾。稳稳的,舒服的。
临离开前,又奔去了运河边拍上几张图片,这或许就是摄影的纠结。总怕遗漏了什么,总想拍的更完美些。
小樽的一天,就这样在稳稳的气氛中度过。
小樽概述小樽(おたるotaru)有“坡城”之称,城内多坡路,其中有取名为“地狱坡”的陡坡和斜而弯曲的舟见坡。冬日滑雪场的背后有一座天狗山,从山上的瞭望台俯瞰,不仅能将市容尽收眼底,还可以极目远眺港湾风景,这里设有索道车,供游客上山用。曾经是日本最大的港口。
让日本北海道成为大自然的一块净土,特别是靠海的小樽,清纯得像《情书》中的情景。小樽从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成为指定的国际贸易港,但繁华过后却成了一个落漠的小港口,人口外流、国际货轮不再,小樽却能善用旧有、废弃的仓库等公共设施,由一个过气的小商港,发展成观光重镇、浪漫之都。
而小樽最出名的玻璃工业,也让这个城市有“灯的故乡”等美誉,看精致的玻璃工艺,是小樽另一种浪漫。琳琅满目的玻璃用具、艺术品及家饰罗列满街,有高级豪华的专卖店;也有卖各种小饰物、玩具的路边摊。市区有多个玻璃工艺工厂,里头的玻璃艺品琳琅满目,小到常见的咖啡棒,大到华丽的大花瓶,让人看得目不暇给,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玻璃制品、灯罩饰品,还有众多的玻璃手工品可自由选择。日本的工匠们从海洋中获得了灵感。
“小樽”一词语源自阿伊努语(北海道原住民)ota、oru、nai,意为砂岸中的河。原名钱函,因为此地青鱼产量丰富再加上当时为建设札幌所用的建材皆由此港输入,因而一度发展成为北海道要港口之一。
现今的小樽运河肇始于明治29年,当时本地已是北海道仅次于函馆的第二大城,但后来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导致工程延宕、以舢板作为接驳工具的方式在当时也已落伍,因此日后随着札幌的快速发展对照下,小樽便日渐没落,直到昭和61年时将运河重新定位在代表小樽的浪漫及历史后,才又逐渐吸引观光客的来到。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