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牵挂太原,因为五十七年前,我同它有过几年交情。大约在1952年的时候,父亲从北京调到太原工作,我们全家住在太原南郊的三营盘,一个原来阎锡山的军营。三营盘里有个飞机厂,当时父亲为三机部工作,厂外就是家属大院。我在院内的子弟小学上小学五、六年级,正是贪玩的年龄,根本不好好读书,脑子也是朦朦咚咚的。毕业后进了当时刚建校的太原初一,条件非常差。教室在五一广场西北一条热闹的街巷里,分在好几个地方,教室不够还搞二部制,就是一间教室每天为上下午两个班上课,今天上上午班,明天就换成下午班。我住的三营盘离城里有五站公交路的路程,但是上午班都是天不亮就爬起来,哪有公交车,都是随便吃点泡饭就出门,一路徒步上学。怕被狼盯上,就跟着过路的马车后面走。学校其他设施也都是利用当下能找到的空房或庙宇,我们食堂就在老的关帝庙里,第二年建起的宿舍也在五一广场西北角靠近人民公园(现在叫文瀛公园)旁边的一个破庙里,庙里搭了三层木床,三百个住宿生挤在里面,电灯线在中间穿来穿去,可见条件之差了,当然生活也变得特别清苦。我那时不太懂事,之前也没经历过苦日子,这个初中就像被扔进一个破口袋里,苦不堪言。正因为如此,一年后我跟随调到北京南苑机场的父亲,住在厂外职工宿舍,在镇上读初二,变得开始用功起来了,脑子也开窍了,从此学习成绩见长,变得有出息了。所以我要感谢太原这个城市对我的启蒙教育,现在一想到这些,就想回太原看看。这次利用到山西晋中平遥古城观赏的机会,顺便来到太原,到三营盘和我初一上学的地方走了走,心情特别舒畅,特意记载下来,加上我客串了包括双塔公园和晋祠等的几个公园,做成了这篇游记。
这是我在太原行程主要去的地方,从东南角太原南站乘棕色公交线的公交车到长风街建设南路口下车,左边的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就是原来我生活过的三营盘。往西北方向有条并州南路,再经并州北路到五一广场。广场左面是文瀛公园,当初叫人民公园,我住初中的宿舍就在公园旁边。再往西北角插进去,一条横街通往钟楼街,直抵关帝庙,那曾经是我初一时候的学生食堂。五一广场西南面有个迎泽公园,我网上预订了公园南门外不远处的宾馆。在上图的右边有个永祚寺里的双塔,也是我小时候爬过的。
原来的三营盘是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生活过的两年,父亲在三级部机场里工作,家属区在厂区北边和西边,我住在离大门不远的一栋东西方向的平房里,是利用阎锡山军队的马槽改建起来的。平房西北方向有个大操场,往北有条路通往我们子弟小学,操场西边也有一个家属区。我就凭着这点印象从太原南车站下了动车后,找到去三营盘附近的公交车过来的。三营盘大门换成航空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的了,主业同过去一样,现在简称太航。绕到家属区后,大致找到我曾经住过的平房位置,大操场仍然还在,凝神远望着操场,有种回家后久别重逢的感觉。五十七年了,各个方面变化都很大,但是还是同当初我父亲工作过的航空工业有关,什么都打上“太航”的标记。
三营盘已成为航空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的地盘了,搞航空工业的主业没有变,右边的街叫并州南路,过去上城里初中时经常徒步五站公交路程到五一广场。
透过栅栏看,我原住里面右前方大约两百米的平房里。
绕到家属区看到这张便民生活圈
做了放大后的图,我住在大概正中心的位置。西北方向还是那个大操场,子弟小学校大约在北边标着六味斋和太航大酒店那片位置。
碰到小区公园里一位84岁的老人,他还记得一些事。
大操场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是我特别欣慰的。
走到当初子弟校所在位置附近,大约在这座航运大厦后面。最后从这里离开三营盘,到我下一个目标。
离开三营盘,我打开一辆共享单车的锁,骑上蹬向东北方向的双塔公园,那里有个永祚寺和双塔,小时候曾经去过,那是我五叔从青岛海关考大学后分到太原,我俩一起爬过里面的双塔。
骑车是为了看看太原城市,记得过去我读城里初中的时候,从三营盘到城里的道路东边是一片黄土坡,现在边上的黄土坡削去一层建成了公路,还留下一些土坡,看到正在施工。
再往东北方向行进到了双塔公园的西门
透过门口牌坊望见远处山岗上的永祚寺和双塔
过去十分荒凉的周边已经辟成了公园,而且占地很大,完全不影响观瞻。
从桥上跨过去,我的视线总不愿离开双塔。
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大部分建筑为明代建筑。
在塔外绕行一圈
园林很大,照相没有什么遮挡。
到北边登上永祚寺石阶
寺庙和后面的双塔(视角关系两塔重叠成一个塔了)
加载更多
三营盘到五一广场大约五站公交路的距离,我上初一时的路线是顺并州南路徒步或坐车北上,到达五一广场后往西北角,集体宿舍就在角上一个改建的大庙里,靠近人民公园(现在叫文瀛公园),如果上学校教室,就在角上一条弯曲的小巷,绕到公园后到达主干街道,然后西去到达七中学校。
从双塔公园出来,骑车经过太原火车站。
西去到达五一广场,当然改建得很好了,特别去年建起了一个城楼,看起来雄壮多了。
往西北方向走去
旁边有个纯阳宫,原为供奉道教中的“神仙”—唐代道士吕洞宾修建的,又名吕祖庙。
从广场西北角的小巷进去,远处有个山西饭店。我原来的中学宿舍似乎就在饭店里面的一个大庙里。
到了山西饭店,它背后就是人民公园(现叫文瀛公园)了。
门口标明这里是山西贡院的旧址,不知当初我住的大庙是不是山西贡院的一部分。那时我们三百个住宿生在大庙里住,因为靠近公园,每天早晨起来就听到公园里传来练嗓子的戏子的吼声,我脑子里还有当初视力越过公园围墙看到里面的情景。
从小巷子北去,拐弯处看到人民公园北门了。
再继续北行到一横街,往西来到千年古街钟楼街,原来我的七中学校是在后来的这条繁华街道上。
记得当时上下学走这条街的时候,两边商店鳞次栉比,所以现在成为繁华的钟楼街步行街道并不奇怪。
加载更多
晋祠作为太原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脚下,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园林占地近千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我在太原三营盘生活时,父母曾带我去过晋祠,但是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印象了,今去晋祠,是因为它比较有名,历史古迹丰富,园林面积很大,风景也不错,也是应了那句名言:“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因为下午两点多预定了回成都的动车离开太原,所以安排了半天时间观赏晋祠。
今天起了个大早,要赶下午两点多的动车回成都,离城二十多公里,需要抓紧观光的时间。
太原公交车是上车不分远近,一个价,所以去远处很划算。我花了三元钱乘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达晋祠景区。
正门牌坊
导览图中,正门在右边的迎曦门处,左边框内是晋祠,其它是园林。
天色还早,进门后先来到右边的九龙湖。
欣赏九龙湖晨曦
湖中小亭
再回到迎曦门上来的中间通道,来到唐园。
唐园后的飞龙阁,建于假山上,下有石洞可穿过。
飞云阁后面有个圆苑,往右去是老君庙,但未开放。
加载更多
评论(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