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外观为两层,上有“梨园祖庭”四个大字。梨园,顾名思义是栽植梨树的果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大唐宫廷内设置的。专门安置管理梨园弟子与教习乐舞的机构。始建于开元11年(公元72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处发掘出土的唐代梨园遗址,据史书记载,在华清宫东缭墙附近设有按歌台,每年的秋天时节,梨园弟子们常常随着唐明皇来到华清宫在这里表演歌舞,所以华清宫梨园也叫随驾梨园。
1994年1月,华清池管理处在维修会议室时,偶然间在地下发现了一组比较完整的唐院落建筑遗址和一座汤池遗址。后经考古专家系统考察和论证,同时根据华清宫所遗留下来的唐宋史志资料和图录所记载,确定这里就是唐代华清宫梨园遗址,也是当年梨园弟子们住宿、沐浴、演练歌舞的地方。1998年在原址之上建成了专题性遗址博物馆,2018年重新布展开放。也是全国首座梨园文化专题博物馆。这里以“寻梦梨园”为展陈主题,由“盛世华章”、“梨园寻梦”、“梨园祖庭”三部分构成,又分为了小汤遗址、梨园模型、梨园文物、梨园乐舞和梨园鼻祖五部分组成。
在进入博物馆大门后,迎面看到的是一片蓝色的靓丽星辰,仿佛时光倒流,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一千多年的大唐盛世时代。在旁边的展板上有唐代初期的乐舞发展历史,如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秦王破阵》和《功成庆善》乐舞。接下来展示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视频,《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唐玄宗作曲。其来历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史籍《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则是玄宗吸收了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而《霓裳羽衣舞》则是杨贵妃根据《霓裳羽衣曲》编成的。此舞成功塑造了仙女形象,创造出仙国意境,给人一种以美的精神享受。《霓裳羽衣曲》也是唐玄宗最为得意的作品,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觐见时,玄宗就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欢迎杨玉环。大臣张祜在诗作《华清宫》中说:“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霓裳羽衣曲》在唐玄宗的开元和天宝年间曾经盛行一时,在安史之乱后,此曲就逐渐地销声匿迹了。
加载更多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