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裹夹着泛黄的树叶飘向南边
天高云淡却不见雁阵蹁跹
眼中的美景渲染着历史的自然
任思绪串成树叶的信笺
遥寄思恋
闲心对绿水,清净两无尘
诗情画意的名字,令人向往
游历山水之间,仿若画中
因为一部电视剧的热播,种草了仙都景区。当我走到景区尽头的朱潭山,才恍然明白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 桃源 吗?
仙都景区名胜遍地,诗文满山,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汤显祖、徐霞客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描写仙都美景的诗词歌赋,如今走在这里仿若人在画中游。
一边是诗、一边是远方,这就是我心中的古堰画乡,瓯江边的驻85咖啡厅,没有外界的纷纷扰扰,坐在窗边就能看见江中游鱼,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是慢节奏的、也都是自由的。
河阳古民居保存了较多懂得百年前的明清古宅,青砖黛瓦、碧水蓝天,一排排的马头墙成了古村的地标性景点,耕读传家的朱氏家训也让游客参观完后更有“家”的概念。
我们是从 缙云 西站租车自驾的,其实 丽水 高铁站距离古堰画乡会更近。古堰画乡中间被 浙江 第二河流瓯江分开,一边是大港头镇的画乡,一边是碧湖镇的古堰。
美术馆主要展览的是 法国 一位名叫莫迪里阿尼画家的作品。据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法国 ,有一批画家没有卷入任何一个派别,潜心于自己的艺术观念创作,而莫迪里阿尼就是其中之一。
大部分人物画像集高贵、精致、消沉、绝望于一身,人物看起来充满了忧郁的感情。
画乡码头边的千年古 樟树 ,宛如绿野仙踪的入口,靠近它,童话般的故事将围绕在你身边。如果像我们一样需要在景区住一晚,可以提前预定民宿,100~300元不同档次价位。因为游船下午5点多就暂停运行,所以一定要注意时间。
古堰画乡,听着名字就令人神往的地方。瓯江做纽带,一江碧水串起了柔美的水墨画卷,两岸青山,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古村落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古堰老街看起来并没有太过于商业化,大部分都是建于清代的房屋,一边是江水,一边是老宅,颇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
文昌 阁前的竹木回廊,伴着桥下的袅袅炊烟,让人忘却尘世,带着一卷书生气,沉醉于古香古色中。
文昌 阁内顶上的魁星,在古代象征着智慧,据说古时候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都会站在魁星下面这个正方形的石头上,闭上眼睛,被魁星点中了,中榜的概率就会很大(导游讲解,就当是故事吧)
加载更多
第二天早饭后,驱车前往 缙云 县河阳古民居,40元(如果人多的话强烈推荐在游客中心请一个导游,因为这些古宅的故事真的太多了)。
河阳古民居,始建于五代末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是活着的千年历史文化村。据记载公元932年 河南 信阳 朱氏家族避难于此,现如今村子里94%的村民都姓朱。因其祖籍是 河南 信阳 ,故取名河阳。现在的村子里,常驻村民大概还有2000多人。
历史上河阳古民居有大大小小的祠堂二十多座,现在留存下来保留相对完好的还有十五座,每一座内部的木雕都非常精致,故事和寓意也非常丰富。
村子内现存水系、道路整体布局多为元代遗存,大部分房屋建于明清时代,是 江南 少见的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群。
第一个值得观赏的虚竹公祠,始建于公元1858年清 咸丰 年间,河阳三十三世祖朱虚竹诚信经商,满腹经纶,乐善好施,是当时 缙云 首富,他的六个儿子为父亲修建了该祠堂。
祠堂内最值得观看的就是“牛腿”上景美的木质雕花,每一个图案都隐藏着多种美好寓意。 比如 手里抱着盒子,象征着和 和美 美,手里拿着如意,表示事事如意。
像这样的雕花寓意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 天官赐福、平步青云、节节高升、婚姻幸福美满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特别建议请个导游讲解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祠堂很具有代表性,如文翰公祠、菏工特祠、朱大宗祠等。
加载更多
这里被誉为 浙江 版 仙本那 ,素有“ 桂林 之秀、 黄山 之奇、华山之险”美誉。景区主要有5个景点共同组成,最主要的也是必看的自然是鼎湖峰。
购买景区门票后换乘景区观光巴士,可以一条线把五个景区串起来游览,依次打卡小 赤壁 、仙都观、倪翁洞、鼎湖峰、朱潭山。景区门票95元,包含景区观光巴士。
第一站小 赤壁 ,颇有一种“ 桂林 山水甲天下”的感觉,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赭红色,犹如焰火烧过,在岩壁上有一条自然形成的400米左右的栈道,在上面走一走,体会一把飞檐走壁的感觉。
穿出小 赤壁 ,就来到了大肚岩,对面就是第二个景区仙都观,公交站就在大肚岩的下面,过马路就是仙都观,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一起游览。正常来说仙都风景区五个景点,全部慢慢游览下来的话,需要一天时间的,像我们这种只有半天时间的话,基本就是选择3个景点。但是我比较建议可以在景区内的轩辕街住一晚民宿,这样两个半天就可以全部游览完。
仙都观,曾名赵侯祠,是 缙云 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祠庙建筑,《道士下山》《飞刀又见飞刀》《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曾在此拍摄;倪翁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仙都景区名胜遍地,诗文满山,谢灵运、陶弘景、李白、白居易、沈括、王十朋、朱熹、汤显祖、徐霞客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描写仙都美景的诗词歌赋。“搜 缙云 之遗迹,漾百里之澄潭,见千仞之孤石”。
座落在步虚山与仙都山之间的黄帝祠宇,被誉为“天下第一祠”,始建于东晋,是史学界公认的 中国 南方黄帝祭祀中心和黄帝文化辐射中心,与 陕西 黄帝陵形成“北陵南祠”格局。
加载更多
评论(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