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江千户苗寨开始,对少数民族古村落、古寨有了特别的情愫,越来越喜欢有厚重文化和历史感的地方(这是常年在深圳所不能体会到的)。继2022年9月份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下司古镇/镇远古镇(可以查看前面的详尽游记),今天又前往黔东南,开启侗寨苗寨之旅,第一站就是始建于宋朝,有800多年历史,一个有着1600多人的纯侗族村寨,男声侗族大歌发源地——黄岗侗寨
粗发:高铁🚄深圳北站08:47始发,经广州南站中转,抵达从江高铁站
黄岗村寨少有外人涉足(侗族社区外出打工成风,但此侗寨青年外出极为少见),一直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同时意味着交通方式的不便利——从江高铁站去黄岗侗寨没有汽车等直达的交通工具,便叫了滴滴打车(高德更少人接单),等待接单的状态维持了近10分钟,终于有人响应,28.8公里行程,中间一大段盘山公路,可谓九九八十一弯,历时58分钟,终于抵达(车费81.3元)。
最先搜到的是“禾仓集宿”(“小red书”是我景点吃住玩推荐的搜索神器),说是由储存谷物的禾仓改造而来,环境很干净而被推荐,但网上订房时显示已订完。
整个寨子就一条主干道,这里没有商业街,没有明显的建筑标识。打开高德地图,搜索“月也堂”,弯弯转转,终于兜到了。
这是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拍的照片,这样看来也还不错
住了两晚,条件确实简陋(适逢天旱,好久没下雨,水是限时供应,还好房东会提前告知提醒啥时停水,回过头想,这也是种不一样的体验),用过的设备就是两张类似榻榻米的床、电灯、电灭蚊器和洗手间,但价格也确实美丽。关键是打开窗,正面就是鼓楼啊
鼓楼观景大床房窗外景
房东也挺不错,老板热情憨厚,邀请我晚上在家里一起吃饭,真切感受到当地的淳朴民风。老板娘长相甜美,侗族大歌也唱得很是动听(原来每个鼓楼都有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侗歌队)。
就两家饭店,正餐都在侗味食足快餐(侗寨唯一一家本地人开的饭店)这家吃。为数不多的菜品(腌鱼/腌肉/土鸭/新鲜土猪肉和当季蔬菜为主)放在储存柜供客人挑选。味道还是地道的,对饭店环境和条件就不要有太多要求了。
真正的纯天然食材:昨天预定后,老板去抓的稻花鱼,做成贵州酸汤鱼;上午挖回的鲜笋,配土猪肉和酸菜;土鸭蛋炒青瓜。老板娘很是热情,强烈推荐自家酿制的糯米酒(是黄岗本地产被誉为“糯中之王”的香禾糯)。味道不错,一共80元。
老板娘正在切菜做饭。适逢干农活的时候,家人大多在梯田里,即使做事很是麻利,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武侠小说里常有:饭店或是吃酒的地方,总是一个镇子或是村寨山南海北来往人的聚集之地,信息也最为通达:
吃饭时认识一位跑江湖的大哥,安徽人,出生贫穷,十三岁学了个理发手艺,就跟着去上海出来谋生。人能吃苦,胆子也大,在发廊做了没多久就自己开店,那时生意好做,后来开了两家,不到十八岁,就用赚的钱回老家买地并建楼。后来离开上海,跑去福建石狮,纠集一帮人,给别人看场讨债,出了纠纷便离开。2010年开始跟着去广州,现在还有自己的公司。最近几年,时常自驾在边远山区,扶持些家庭贫困的孩子(送些生活用品或是钱)。
正对着前面路上身着侗族服饰的本地人背拉着小孩,或是肩挑着物件来来往往,和他坐在饭桌前聊了一个多小时:
认识的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并由此获得的这些经历和感悟,只有设身处地才能触达。越来越发现,行万里路真可以阅人无数。
黄岗侗寨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河穿寨流过,村寨周围山林梯田环绕。
村寨有大量保存完整的侗族特色木构建筑,具有典型侗族村寨风格,风雨桥,凉亭,鼓楼,萨坛,卡房,禾仓,古井等等一应俱全。颇具民族地域特色,是贵州地区保护得最完整的侗族村寨。
早上8点站在观景台拍的村寨全景
村寨里有5座这样形态各异的鼓楼。檐下雕刻着龙、凤、虎、猴等动物,栩栩如生。
鼓楼上画着民俗彩画,挂着手写的二十四节气
鼓楼基面约70平米左右,中央设有火塘,四周是长条木凳。村寨有重大事项,则由寨老登楼击鼓,召众商议,节日也聚集于此。“日出而作,累了便坐在田埂上吃几口糯米饭,日落而歌,闲了便围坐鼓楼烤火斗歌”是侗族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黄岗侗寨没有门票,没有网红景点,没有商业化玩乐,没有讨价还价的商贩(物价低,1.5升的哇哈哈纯净水卖3元,当地的百寿山泉550ml的1元/支)。
只有历经千百年的鼓楼花桥,清脆的歌声,淳朴真挚穿着手工制作侗衣的侗族人。
正在一边唱歌一边玩拍手游戏的两个小女孩,看着我对她们拍照,立即报以灿烂的笑容和欢快的笑声,孩子的童真显现无疑。
一路转回来,上面两个小女孩已回到自己家门口。和她们打招呼,突然捂着脸,有些忸怩不安起来。妹妹倒是大方的很,直接冲向手机镜头来,俨然一副:“拍我,拍我”的神情。
正在水井打水的侗族阿姨(在这之前都在想,村子里的那些储存在水槽里的水那么绿而浑浊,不会来饮用吧)
早上起来,村寨炊烟袅袅,在鼓楼前给猪和牛煮食
笑着打招呼:奶奶,早!跟您拍张照啊。就那样一直看着我,木有表情。。。抓紧拍了张就走。
偶遇卖草药的“江湖郎中”,人们聚集着听他讲各草药的功效和用药后的种种成功案例。
黄岗侗寨是男声侗族大歌发源地,“饭养身,歌养心”,全村上下,小到学语孩童,大到耄耋老人,都善唱侗歌。
和当地侗族歌师吴显良老师(同时在黄岗学校任教侗歌和乐器,相当于学校组织的兴趣班)做近两个小时交流,探讨包括侗族大歌对汉族孩子教学的可行性等:
侗族大歌有专门适合儿童的曲目,还有由生活中包括以动物命名,结合该动物叫声的曲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相对简单容易接受,对于有音乐基础的孩子,预计半天就能达到一支曲目熟悉并能演唱的效果。乐器类接受情况就因人而异了。
颇受感触之处:吴老师认为自己作为侗族人,不断的教孩子们侗歌这个非遗文化,是她该做的,也是她很喜欢的。
侗歌没有歌谱,也没有文字,都是口口相传。正是因为有吴老师这样诸多热爱侗歌的人,得以让侗歌历经千年,还不断的传承下去。
1、黄岗侗寨侗族文化原汁原味,9成以上村民常年穿传统侗族服饰,男耕女织(离开侗寨,找车包车去岜沙苗寨,司机告知我他要忙着农活,不是熟人委托,都不会载我过去。当地人根本就没有想过把拉车载人作为赚钱的门路和营生),一直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生活方式,接触到的人都善良淳朴,在大城市呆久了,这里真是世外桃源。花两天时间,静下心来走一走,看一看,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
2、目前有直播团队,在这边进驻了几个月时间,一天到晚游走于村寨,他们主要靠乡村旅游和直播带货来赚钱。想到这样完整、原始的侗寨,一旦融入商业化的时代,真是一件挺可惜的事情。想来的伙伴,可以趁早了;
3、和你居住的民宿老板搞好关系:一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特别是在外面吃不便的情形下;二交通方面,离开寨子可以委托帮你找车,在这里,滴滴打车和高德可派不上用场;其他你想体验的风土人情,先做了解也会好过自己的摸索。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