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片多民族的瑰宝,展现着灿烂而多元的民族文化。
这里,各个民族的风俗、传统和建筑风格交织在一起,勾勒出贵州独特的魅力。在这片土地上,傣家的彩云飘逸,苗族的银饰闪烁,侗寨的木楼屹立,布依族的彩衣绚烂。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贵州以其美丽的姿态回应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向往,仿佛是一首关于和谐共生的诗篇。在这里,不同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共同书写着和谐与包容的乐章。
曾经再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他对贵州这片美丽土地的描绘,他用文字诠释贵州多元文化的魅力,让我沉浸其中。
于是,我决定再次踏上贵州这片土地,开启一场探寻灿烂民俗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的旅程。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贵州旅行了,从成都出发,坐动车只需3小时就可以直达贵阳,非常的方便。
又见贵阳,夜晚的贵阳街头,特色的美食香气四溢,霓虹灯闪烁的青云市集熙熙攘攘,如星光点缀夜空,为这片市集注入了无限的魅力和活力。
漫步在夜晚的青云市集,彩色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照亮了整个市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灯光下,摊位上的商品在绚丽的光芒映照下闪耀着诱人的色彩,人们在灯光的照耀下,穿梭于市集之间,感受着夜晚的独特魅力。
如果再来贵阳,让我推荐一处必去的地方,我一定要推荐大家去看一次红飘带,数字化重温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是我们不能忘记和需要时刻铭记于心的!来贵阳旅行,看红飘带,在现代数字化的影像中,重温长征精神,沉浸式的体验长征路的艰辛!
“红飘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整个场馆由《红飘带·伟大征程》和《红飘带·多彩飞越》两部分组成。
这个国内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利用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等先进科技手段,创新地为观众提供了行进式展演、剧场式观演、沉浸式体验等丰富互动形式,引领大家在馆内“重走长征路”。
加载更多
在贵州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隐藏着一片迷人的原生态苗族村寨,它就是郎德上寨。郎德上寨拥有158户人家,是苗族文化的宝库。这个寨子的名字“郎德上寨”在苗语中意为“能兑昂纠”,其中“能兑”指的是欧兑河的下游,寨子以河名而得名;而“昂纠”则代表上寨,因为郎德上寨位于郎德地片的上方而得名。
郎德上寨的古建筑群于2001年被列为中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又被国家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可以一睹秦汉时期的礼俗、唐宋时期的服饰和明清时期的建筑,仿佛步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沉浸在古代的风雅之中。此外,2008年奥运圣火在郎德上寨进行了起跑仪式,使这个寨子成为了奥运圣火传递的见证地。
郎德苗寨景区分为下寨和上寨两个部分:下寨是游客中心和郎德非遗博物馆的所在地;而上寨则是苗族历史文物建筑的集中地。
在游览郎德上寨时,可以先抵达下寨,参观完郎德非遗博物馆后,乘坐景区的接驳车直接前往上寨。如果选择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只要持有门票,车辆可以直接驶入上寨,无需乘坐景区内的交通工具。
进入山寨门口,就能看到郎德风雨桥,这座桥曾经是杨大六率领村民抵抗清军的战场,因此也被称为“御清桥”或“杨大六桥”。尽管历经沧桑,如今的郎德风雨桥已经被现代修复重建,以保护民族村寨和文化的瑰宝。
步行游览郎德上寨村寨也是一大亮点,沿着村寨的大门,踏入这片土地,您将欣赏到苗族独特的木吊脚楼建筑,漫步在由石头铺就的街巷之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宜人的世外桃源。
加载更多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被誉“天下第一苗寨”,余秋雨先生曾经评价西江千户苗寨是“以美丽回答一切!”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
白日里的西江千户苗寨热闹非凡,进入寨子门口,就遇到苗族同胞们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悠扬的乐器声和歌声飘荡在整个苗寨,还有拦门酒的香气扑鼻而来,感受到了苗族阿哥阿妹们浓浓的热情!
如果说白天的苗寨已经很美了,那么我觉得夜晚,才是西江千户苗寨最美最梦幻的时刻。找一处高地,或者就山坡那边的观景台上,看玩家灯火点亮,层层叠叠的,错落有致,仿佛千与千寻里,汤婆婆的山间小屋,梦幻又美丽!
加载更多
贵州大利侗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深山里的明珠”。
它如同一颗璀璨宝石,隐藏于清幽的山谷之中,走进寨子的大门,犹如走进世外桃源般,美不胜收。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共有246户人家,总人口达到1218人,全部为侗族。
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省区,人口超过300万,位居各民族的第11位。侗族是木构建筑的大师,他们的传统村落从房屋到粮仓,从鼓楼到门楼,从廊桥到凉亭,无不采用木结构。
侗寨依山而建,沿溪流而筑,一座座干栏式青瓦木楼错落有致,小溪潺潺流过其中。这里的传统观念是“老人护村,古木佑寨”,因此村寨周围古木葱茏,其中古楠木树更多达到400多株。大利侗寨拥有许多主要景观,其中包括清乾隆58年修建的石板古道,气势恢宏的侗族四合院,独特的晾禾谷仓,鼓楼以及五座花桥(又被称为“风雨桥”)。这些景观优雅地横跨在小溪之上,令人流连忘返。
加载更多
贵州黔东南隐藏着一个超美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作为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建筑群而闻名,是侗族民俗文化的中心。
肇兴侗寨四周环绕着高山,寨中的房屋是干栏式吊脚楼,它们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所有的吊脚楼都是用杉木建造,屋顶则覆盖着小青瓦,古朴而实用。寨中还有一条小河,它发源于堂安村,穿过村寨最终注入柳江。
肇兴侗寨曾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并于2007年被《国家地理》评委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而肇兴侗寨最具特色的建筑是它的鼓楼群,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鼓楼群共有五座,分别被称为仁、义、礼、智、信。
侗寨还有一条环形主干道,商业氛围浓厚,整条街道两旁都有商铺营业,还有许多小吃推车和摊位,仿佛夜市一般。但这里的商业化更像是市井气息,因为很多顾客都是寨子里的居民,而不仅仅是游客,这体现了原生态的侗寨风情。
加载更多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南7.5公里的月亮山麓,被茫茫林海所环绕。整个寨子共辖3个自然寨,16个村民小组,拥有450余户人家,人口超过2200人。苗寨村民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例如佩带火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因此被称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岜沙这个地名源自侗族语言,"岜"的意思是芭芒草多,"沙"的意思是杉树多。后来,人们将"杉"写成近音字"沙",因为在建村时,这里有着茂密的芭芒草和杉树,所以被称为"岜沙"。
岜沙苗寨下辖三个自然村寨,其中大寨是人口较多的地方,因此得名大寨。它位于月亮山支脉猫当山主峰东端,主要居住着苗族人。小寨由于规模较小而得名,也被称为王家寨,因为王姓居住较多,同样也是苗族人的居住地。第三个寨子叫宰张,位于岜沙大寨东北面约1.5公里的林区,同样居住着苗族人。宰张是岜沙村苗族先民最早定居的地方。每年芦笙节期间,各寨的芦笙队在祖母石处集中,必须由宰张芦笙队先进入坪子,其他寨子的芦笙队才能进入。
岜沙苗寨被连绵的群山环绕,笼罩着蒙蒙的雾气,隐秘而美丽。据寨内的老人所述,岜沙苗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称是古代蚩尤部落的一个分支。在蚩尤战败后,他们历经多次迁徙,最终来到了贵州黔东南的岜沙地区,在那里世代以狩猎和农耕为生。
加载更多
贵州,也是一个美食的乐园,拥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珍馐。无论是在餐馆品尝还是在当地的夜市小吃摊尝试,都能让你领略到贵州美食的独特魅力,品味贵州独特的风味。这里就给大家推荐几道很有特色的贵州美食:
酸汤鱼是贵州的传统名菜,也是贵州人最喜爱的一道菜。它以酸辣爽口的汤底和鲜嫩的鱼肉为特色。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酸汤草和其他草药来提味,使得汤底酸味浓郁而不腻。酸汤鱼的一大特点是汤底清澈透明,鱼肉鲜嫩多汁,口感丰富。它是贵州餐桌上的一道经典菜品。
牛瘪是贵州的传统小吃,也是贵州人喜爱的美食之一。它是用牛的胃部制作而成,经过清洗、切片、腌制等工序后,再加入各种调料烹制而成。牛瘪的口感韧劲十足,有嚼劲,味道鲜美。它可以作为独立的小吃,也可以作为火锅的配料。无论是炒牛瘪还是煮牛瘪,都能带来独特的风味。
长桌宴是贵州的传统宴会形式,也是贵州的特色美食之一。它是将各种贵州风味的菜肴摆放在一张长桌上,供多人共享。长桌宴通常包括贵州的传统菜肴和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酸汤鱼、酸辣土豆丝、酸汤肥牛等。长桌宴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还能感受到贵州人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是一种独特的用餐体验。
贵州是一个让人心醉的地方,它以其独特之美吸引着人们来探索。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民族文化的芬芳,每一个民族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在贵州,我们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它让我们明白了文化的多样性带来的丰富和启迪。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