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嵊州后,先去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若遇自娱自乐的越剧票友,不妨驻足听一听,也可以上广场南侧的古城墙走走,虽然它实在短得可怜,不过百米左右。
沿文化广场北边的百步街而上,是一片旧居民区,街巷间不时飘出经典的越剧唱段。走到头便见城隍庙,门楼上有朱熹所题的“溪山第一”匾额,后人便称其为“溪山第一楼”。
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重修,庙内的木雕、砖雕、石雕十分精彩,世称“江南三绝”,其中尤以木雕繁复精致,遍布斗拱、雀替、梁、枋、椽、桁。
与仪门背靠背相连的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居江南古戏台之冠。戏台上的斗拱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十六组斗拱,上层为八组斗拱与八条龙的组合,加上穹顶还有一条龙,被称为九龙藻井。
城隍庙内有扇小门直通隔壁的惠安寺,寺庙始于东晋,1200年来历经兴废,如今依然佛音袅袅,香火不绝。
其实,“溪山第一”指的是朱熹当年登鹿胎山所赏的景色,不妨向西移步300米,路过安静的紫竹禅院,可以进去看看罕见的木雕佛像。继续往前是鹿山公园,里面有座重建的应天塔,塔本为503年所建的七层楼阁式砖塔,可惜原物已毁于“文革”期间。
然后去越秀路的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吃午饭。这道来自嵊州黄泽镇的小吃,名为馒头,实为包子,馅料主要是滑嫩嫩的豆腐,辅以肉糜。透过薄薄的包子皮,看得到里面轻轻晃动的豆腐馅。咬破外皮,豆腐馅便丝滑入喉,一口一个温柔,绵软如云朵。
下午坐公交去崇仁古镇,下车后走5分钟,穿过两堵漂亮的跨街枋墙,就进入了古镇的范围。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受宋神宗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至此,因裘氏崇尚仁义,故命名“崇仁”。
如今这里保留了150多栋明清时的台门,以及旧时的格局和风貌。绍兴一带将独立封闭的院落称为台门,“台”即“进”,崇仁古镇的一些台门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午饭回市区吃,去另一条美食街富豪路的老袁炒年糕。名为炒年糕,端上来是一碗汤年糕,年糕切成细条状,先干炒,再加汤煮,有点烩的口感,又能吃出镬气。这家店的炒榨面也很好吃,榨面是嵊州特有,用的是籼米,比粉丝更细更软。
吃完一路往北,先去马寅初故居。这栋清朝光绪年间的大台门,被列入第六批“国保”,是马寅初父亲马棣为全家和经营酒坊所建,北边临街一面便是当年的马记酒坊。台门内共三进,有40间屋,1882年,马寅初出生于第二进西厢房。故居一楼进行了复原,二楼设有马寅初生平介绍。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