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加泰罗尼亚,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巴塞罗那。
没错,这颗无论从经济文化历史来说都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明星固然无法忽视,但整个加泰大区还散落着很多珍珠般的宝藏,更值得一番探寻。这次我花了整整3天时间 深挖了不少小众又特别的目的地和博物馆,第四次来西班牙依然能收获满满惊喜——他们真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塔拉戈纳 Tarragona
出发前做攻略的时候 只把塔拉戈纳当作一座地中海边的度假城市了。结果到了发现,海盐味的她比我想象的要更厚重。
塔拉戈纳的罗马名字是“Tarraco”。也许会有很多留下过古罗马遗迹的西班牙城市,“但只有这里,曾是罗马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首府”,导游非常自豪且坚定地说。走在由老城门和城墙围起来的老城区Tarraco里,考古遗址群的每一块石头都像一本摊开的史书:虽破损但依然高耸的塔楼、斑驳的城墙和石柱,伸手去摸摸,仿佛能够感受到古罗马文明盛期的脉搏。别小看这十来处大大小小、日晒雨淋的遗迹,大多数都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古罗马遗迹,没点真本事都没法在露天开博物馆。
如果想对这座城市有个更清晰的轮廓的认知,塔拉戈纳历史博物馆的室内部分也得去看看。这里用3D影片和实体模型还原了千年前的城市布局和规模,算得上是在博物馆里做得观感非常好的。我们逛的时候还听到隔壁导游说,同样承载着伟大古罗马文明的意大利庞贝古城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游客景点,但塔拉戈纳的子民至今依然生活在古罗马文明之上。
下图是修建于11世纪、在本世纪初得到修复的塔拉戈纳主教座堂,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教堂正门是罗马式雕刻的典范,门楣上浮雕着《最后的审判》,人物表情和动作生动有力,都值得细细端详。而侧面的玫瑰窗和尖塔则带有鲜明的哥特式轻盈感,据说晴天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进教堂时,仿佛将天堂的光辉引入人间。
其实主要的城市功能区都非常集中,往往花上半天,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历史瑰宝看得差不多了,可以住在巴塞罗那、坐火车(1小时)过来1日游。
而钻到地底一层,则是当年平民生活的另外一个世界,但目前考古发掘的还十分有限。
坐电梯登上塔拉克考古遗址群的顶楼,倒是一个眺望城市全景和海岸线的绝佳之处。
晴天的塔拉戈纳想必非常美啊~
塔拉戈纳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标是罗马竞技场,而且她还是一座坐落在地中海边的斗兽场。我站在现已是断壁残垣的观众席台阶上,人和人、人和动物、动物与动物生命之间的搏斗,想象两千年前角斗士的嘶吼与海浪的轰鸣,如何交织成轰烈死亡的狂欢曲。
说完沉重的历史部分,这座古罗马城市其实也热爱狂欢和幽默。我更推荐秋天来这里旅行,特别是每隔一年(逢双年举办一次)的9-10月,塔拉戈纳的重要节日“叠人塔节”就会准时上线。如果说罗马遗迹是凝固的历史,叠人塔(Castells)则是延续至今活生生的传奇。这种需要数百人协作的传统,竟起源于18世纪的舞蹈。大赛届时,广场上会挤满身穿彩虹色队服的“城堡人”。根据规模(每层人数)有三至五人塔,壮汉们扎马步构成基座(连中间都填满了人,每一层都是“实心”的),体型轻巧的妇女或小孩就和灵猴一般一层层攀上肩头,很快十层人塔就拔地而起,全场屏息——直到塔顶的小孩举手示意成功,立马爆发出响彻全城的欢呼。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节日并没有奖金或奖励,大家都是为名誉而战、为信念而战,难怪UNESCO将之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技艺,更是加泰罗尼亚人“众志成城”的精神图腾啊。
如果你想玩得更特别一点,可以参加本地人的“罗马之夜”导览,据说在月光下,这座古罗马“废墟”别有鬼魅之美。
这次在塔拉戈纳住到了一家位置一绝、视野更绝的H10 Imperial Tarraco,就坐落在考古遗址群旁的海边。
出太阳的泳池,海风一吹就是ins度假的vibe。要不是三月的北部还很冷,还真想下去泡泡。
整体软装设计的审美也很在线,主色调选择了和老城区一样的红棕色;外墙也是和整个城市毫无违和感的“古老石块”。
自助早餐的室外用餐区域,早上10点前拿着早餐出来坐坐也很舒服。
还要安利一家味道很赞、离酒店和主要景点都挺近的本地餐厅 El Solet。
一进门这只摇滚蜜蜂就很有记忆点。来到海边,牛排、鱿鱼、鱼肉塔塔随便点都不出错。
赫罗纳 Girona
又一个《权游》君临城的取景地?
不过她可不是什么偏僻人少的古镇,而是加泰罗尼亚大区的第二大城市,赫罗纳。
但和巴塞罗那的喧闹现代化不同,2000多年历史的赫罗纳以静谧的中世纪风情、蜿蜒的河流与山丘上的古迹、欧洲保存最完整的犹太街区,以及5月份让鲜花布满整座城市的狂欢,让她与现代大都市是如此的不同。
游走在赫罗纳我总有一种恍惚感,明明刚才还被复古土黄的中世纪石墙所包围,一个转角的街区就闯进了灯红酒绿的现代服装店——这也是赫罗纳的魅力,古罗马石墙与哥特尖顶下,现代咖啡馆的香气在河面上氤氲弥漫。
在西班牙找到一家百年老店也许不是太难的事,尤其在赫罗纳这种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但这家餐厅Casa Marieta将老字号的历史感和落座的感受、传统的美食和现代的口味都平衡得很好,不像有些地方的老字号真的逼仄到、口感奇怪到,只想吃完赶紧溜。
一整个小车的甜品推到桌前,这谁能抵挡得住。我们各点了一份尝尝,其中很推荐一款传统的甜品Siusiu,虽然其貌不扬(差点就要错过它),但不甜且口感松软,真的好吃。
桃乐丝酒庄 Familia Torres
又回到了我的主场逛酒庄——没想到连续的阴雨天气,终于在进酒庄这天非常给面子地放晴了!加泰罗尼亚本就是西班牙非常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何况这次来的还是在国内知名度已经很高的桃乐丝。
始建于1870年的桃乐丝酒庄,不仅是西班牙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之一,更是资历、美貌与实力并存,将百年酿酒技艺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半观赏式酒庄”。桃乐丝家族目前已经到了第五代传人米格尔·桃乐丝(Miguel Torres),也是推动酒庄现代化、全球化的关键人物。除了在西班牙境内的加泰罗尼亚和里奥哈有酒庄之外,现在桃乐丝在智利、美国加州、甚至中国河北张家口都设立的自己的酒庄,建立起了自己的海外版图事业。
他们家族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酒瓶都做得很轻,且鼓励零售商回收酒瓶给他们再次罐装;大地主的优势在于不会束手束脚,他们根据四季环境和不同植物的特性,大力推动不同品种有机种植和可再生能源使用,还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酒庄虽大,但坐着纯电力的观光小火车游览就很舒服,看着从葡萄田到橡木桶,每一滴琼液都凝聚着天地精华,一砖一木都浸染着葡萄的芬芳。
桃乐丝即便不是一家酒庄,他们的建筑、空间设计,也是精彩得能拿奖的程度。所有灯光、材质的布置和使用,走进这个空间便已经是一种浸润和享受。
桃乐丝酒庄的产品线覆盖了从日常餐酒到顶级收藏级别,丰俭由人,无论你钱包够不够厚,都能一尝她的风味。比较经典的红是国际品种梅洛赤霞珠的混酿、本地的丹魄和歌海娜混酿,庄主用小橡木桶取代大橡木桶的陈酿方式,也更好地展现了加泰罗尼亚风土的多样性与潜力。
看酒庄品酒室里给游客用的杯子都用Zalto就知道,有一种舍得砸钱的“大家风范”,得亲身来到酒庄、在细节里才能感受得到!
品酒环节也是需要提前预定的,如果是人少的VIP团,还会有工作人员全程带着看酒庄小片、讲述葡萄酒的知识、引导你感受“杯子里的诗歌”。超级推荐午餐也在酒庄里用,他们会推荐餐酒搭配,每一道菜和红白葡萄酒都迸发出不一样的碰撞火花。
最后一些小提示:酒庄位于Pacs del Penedès小镇,自驾最佳选择(巴塞罗那出发约50分钟)。门票15欧/人,记得要提前在官网预约哦。
达利剧院博物馆 Teatre-Museu Dalí
他可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和毕加索同期的艺术大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
达利在他的故乡菲格拉斯Figueres打造了一座自己的博物馆。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他度过大部分童年时期的一个剧院,加上他所打造的艺术装置空间犹如进入戏剧梦境一般脱离现实,所以博物馆的名字叫达利剧院博物馆。不过一趟下来,我觉得即便不懂艺术、不是达利粉丝,也会在走出博物馆的时候依然拍手叫好、觉得不虚此行。你会发现达利的艺术遗产不仅在于表面的视觉震撼,更在于他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你有一种分不清边界的游离感,以疯狂的外表包裹严肃的创作内核。正如其自述:“每天早上醒来,我最大的快乐就是成为萨尔瓦多·达利。”
还有完全不在一个平面、适合多人错落合照的FIGUERES字母——认住这个位置,是每个游客来必打卡的机位。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