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石家庄,是在一个秋日。天气尚好,天高而蓝,云白而轻,颇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这城市被唤作“石门”,倒也有几分古意,虽然实际上是一座因铁路而兴的现代都市。
初到石家庄,便觉其街道宽阔,楼宇参差,不似南方城市那般拥挤。街上行人步履从容,没有那般急匆匆的形色,倒也显得平和。
先去的是正定广场。这广场甚是开阔,地面铺着石板,已经被岁月和脚步磨得光滑。广场中央立着一尊铜像,是一位古代将军,披甲执剑,目光炯炯,仿佛仍在守护这座城池。四周有老人坐着下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孩童追逐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洒满空中;亦有小贩推车叫卖,车上冒着热气,大约是某种本地小吃。
我坐在广场边的长椅上,看人来人往。一位老者坐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咿咿呀呀地拉起来,调子悲凉而悠远,与这现代广场竟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曲终,他向我点点头,我也点头回礼,彼此并无言语,却仿佛已经交流了千言万语。
傍晚时分,我到了站前广场。这里与正定广场气质迥异,满是行色匆匆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背着行囊,脸上写着不同的情绪——有的急切,有的疲惫,有的期待。广播里不时传来列车到发的信息,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与人群的嘈杂混在一起,竟成了现代都市特有的交响乐。
小食摊前围满了人,煎饼果子的香气混合着烤肠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我买了一个煎饼,站在一旁慢慢吃着,看那些即将远行或刚刚抵达的人们。有一家三口,父母忙着整理行李,小孩却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有一对年轻情侣,相拥告别,眼中满是不舍;还有一个背着巨大行囊的旅人,站在广场中央四下张望,脸上是初到陌生地的迷茫。
夜幕降临时,我来到了万象城。这里与两个广场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时尚男女穿梭于各色店铺之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香水的混合气息。我走进商场,内部装修豪华,品牌店铺鳞次栉比,灯光设计得恰到好处,既不刺眼又不昏暗。
在书店里停留片刻,翻了几本书,却终究没有买下。现代商场里的书店,总是多了一份商业气,少了一点书卷味。倒是咖啡店窗外,能看到城市的夜景,万家灯火如星河洒落人间。我坐在窗前,喝一杯拿铁,看窗外车流如织,灯影流转,恍惚间竟不知身在何处。
一日之内,游历三处,各具特色,各显风情。正定广场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站前广场涌动着当下的繁忙,万象城则展示着未来的繁华。这三处地方,恰如石家庄的不同侧面,拼凑出这座城市的完整面貌。
归途中,我想起那拉二胡的老者,那看蚂蚁的孩童,那相拥的情侣,还有咖啡店窗外的万家灯火。城市之大,能容纳万千人生;人生之微,亦能映照城市变迁。石门石家庄,不似北上广那般耀眼,却自有其朴实而坚韧的气质,如华北平原上的小麦,不事张扬,却滋养生命。
这或许便是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了多远,看了多少风景,而在于在别人的日常中,看见生活的本质,在陌生的城市里,遇见熟悉的自己。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