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莎翁的名言被用来形容丽江再恰当不过。不管来多少次丽江,不管对她的感觉怎么变,丽江,永远是丽江,你来,或者不来,她就在那里。也像《红楼梦》,易学家看到了浅;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理学家看到的是逆;哲学家看到的是乱;文学家看到的是满;社会学家看到的是短。而我,几年来感受了丽江的各种特质后,终于看到了真正的田园,看到了真正的时光,实现了“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梦想。

整个四月都在奔波中度过,除了周末,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外地来回穿梭。于是决定休个假。订好机票,收拾好行囊,旅行的心一下子就武装到了牙齿。从决定休假到出发,用了三天时间思考目的地。选来选去,还是锁定了丽江。那里有太多的记忆和过往。在那里,我的状态最恬淡,或者说,最恰当。

好友问我,去多少次丽江了,就没个够啊?我笑笑,我不怕重复,也不追求非得走遍哪里哪里。我只知道,背上背包,生命就是一场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常说,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路上遇到的人。

我记忆里的丽江,是伸手可及的蓝天

是瘦进一泓清茶的慵懒时光

是篝火边围跳的锅庄

是见底的清渠中游曳的游鱼;而今,想拍这样的鱼,只能在鱼缸里了

是代表丽江味道的腊排骨、纳西炒饭、烤鱼烤肉、黑山羊、洋芋鸡、云南小粒……

是晒太阳到腿软的人人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