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B出口,周围都是昂坪360的广告,也不太难找到我们的方向,没有主要商圈的人流密集,但慕名前往的游客依然不少,购物团已不再是香港游唯一的出行目的,现在的人都开始喜欢发掘香港旅游的新去处。

十分明确的指引,到达东荟城外面的广场,发现正在施工,对面原本可以直通上昂坪缆车站的扶手梯已关闭,需要绕道。

香港的天气是多变的,我们前往昂坪市集的缆车途中,天空不如预期明朗,但我和老婆依然享受着海面吹来的风,十分凉快。

望过去一片是山,一片是海,一片是天空,高楼盖在山中,盖在海边,无法想象这里的人是多么享受,除了离市中心有点远,离机场有点近之外,环绕在楼房四周的,都是静谧而美丽的景致。

在昂坪缆车上,看到了许多地标,例如赤腊角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连接世界的地方,原来在高空上俯视它,居然那么壮观。以前在飞机上俯视机场,不过是十几秒的时间,现在看着它在我的眼里从小变大,越来越近,才明白老婆看的电视剧里,男主角喜欢看飞机起降并不是耍帅,而是真心爱上机场的奇妙。

大概20分钟的时间,从东涌到达昂坪市集,纪念品都是围绕昂坪景点制作而成,十分有趣。

远远就能看见天坛大佛,安静地坐在那儿,像是在守护着大屿山这片宁静的宝地,这时的天空开始变蓝,才半小时的时间,开句玩笑可以说,比女人的心情还善变。

昂坪市集除了特色的购物店铺,还有不少就餐的地方,还有买手信的地方。星巴克、满记甜品这些比较知名的店铺都能找到。

跟老婆在昂坪市集里面闲逛,等待“360舞台”的开演,前面是一棵许愿菩提树,我们也在上面写下了共同的愿望:家人健康,开心幸福。好像现在没有比这更重要的愿望了。

手表隔壁的是昂坪水晶缆车的手带,跟标准缆车不一样,排队的通道也不一样。

“360舞台”表演开场前,我们走进大堂,就发现有现成的“李小龙”,摆着各种姿势让游客们拍照。里面的布置也仿佛回到了70-80年代。

70-80年代,对于年轻人来说,显得有些难以理解。李小龙很有名,现在的年轻人也知道他很有名,可是未必人人都看过他的作品。而对于我和老婆来说,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相信也是那个年代所有年轻人的回忆吧。

除了李小龙之外,白发魔女、叶问也是经典,这次的表演也让我和老婆有很多感触,甚至想起当年发生的事情,想起来也觉得那时年轻的想法真是稚嫩。

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景点里的影音效果,现场灯光、烟幕等,都显示出香港武打电影的水平,武打电影作为香港的拿手戏,能在景点里对外宣传,十分有意思。也让我们这一代人,重新唤起对香港武打电影的热爱和关注。

结束之后的合影,儿子还帮我们弄了一个“免出镜”的版本。

这本《乐淘港澳》的小册子,是网上订票时赠送的,可以在优惠券那边看看昂坪市集里有什么好吃的,撕下来打折用。为了跟老婆吃好一点的,我们来到昂坪膳坊,赶紧点几个小菜。

这边的环境比较好,潮州菜和粤菜都有,味道依然保持水准。在香港吃饭的好处是,无论吃什么菜,什么餐厅,都不会有特别失望的。昂坪膳坊在这边也特别容易找,店铺面积大,装潢好,坐着舒服。

简单的门面,简单的布置,但每一个细节都做得不错,是值得尝试的店铺。

吃饱喝足之后,继续在昂坪市集游玩,这次的行程其实挺惬意的,自由行也就可以自己支配时间,自己制定线路,两个人享受单独相处的时光,时间会过得很慢很慢。

恰逢有不同国家的缆车在展览,稍稍驻足,这样的设计又是另一番风味。

中国的设计还是全场最醒目的那一辆,远远地就能认出,有的设计还是挺有趣的,像超人。

还是天坛大佛,我们现在离它近一些,天空也逐渐变蓝,以为会下雨,却变成了晴天。这一切都说明,心情很重要。

我们会再次回来,相信缘分,我们会再见。

从昂坪市集乘搭“屿巴”,即大屿山巴士,就可以到达大澳,车程不长不短,跟老婆在车上闲聊就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大澳比昂坪更宁静,一座小小的渔村,没被开发的渔村。

这些是棚屋,其实我们那边也有棚屋,可是现在在城市里几乎已经拆光了,拆掉的棚屋过个半年已经变为矮矮的小别墅,或是整片的楼房。谁又会记得,在棚屋可以直接到河里玩耍的时光,那种单纯的快乐,恐怕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老一辈才会去回忆了。

小店铺里的鸡泡鱼装饰品,鸡泡鱼胖胖的,挺有趣,跟老婆一人买一个,当作是一个小纪念。

咸鱼也是渔村里特别多的产品,老婆有时候也会在家里的阳台晒上一些冬天吃,在北风起的时候,连上腊肉一起晒。晒很多年了,但如果没看到别人在弄,我可记不起老婆在家里辛苦的点滴。

这种生活是闲逸的,在大澳逛一圈,坐上回程的巴士和缆车,在缆车上看到如此美艳的夕阳,忽然觉得这趟旅途十分值得。

不要因为阴天、下雨天而影响出游的好心情,我们往往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会有多少美好的惊喜。时间是用来享受的,而不会是浪费,如果在看见美景前,我们因为害怕下大雨而选择返程,那将多么遗憾。

离开昂坪,离开东涌,我们随意吃过晚饭,漫步在星光大道,不知不觉竟来到了钟楼前。白天的它在我眼里是普通的,可是晚上却有惊艳的感觉,就以此作为我们这一天的句号吧。

想起来,我也好久没有跟老婆单独二人出游,现在孩子长大了,我们也不用整天惦记着,工作上轨道了,只要认真维持就可以。原本以为老婆还是家里那“兢兢业业”的家庭主妇,生活缺少情趣和幽默,但旅途中才发现,那是我对她的印象,而不是她。

她也懂享受,懂美食,懂电影,懂香港历史,只是太多琐碎的事情让她也差点忘记自己懂那么多。

我也算是因为大屿山之旅,重新认识了她一遍,偶尔一次小旅游,也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