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这片土地上就生活着与“北京人”同时代的“沂源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十分丰富,以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脉络清晰,说明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反映这一时期的文物展品,从远古蛮荒到定居农业,从粗糙的打制石器到工艺精湛的玉器,从简单的粗制陶器到精美绝伦的蛋壳黑陶,以各种角度映照出当时这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山东地区辉煌的史前文明。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启蒙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玉器

大汶口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陶器制作以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

灰陶镂空器座,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年,1971年邹县野店出土

器物底座。泥质灰陶。分承托和高圈足两部分,高圈足饰六层编织纹镂孔,其一、四、五层圆孔的未衔接处刻有菱形纹。

八角星纹彩陶豆,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年,1974年大汶口遗址出土

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1.6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盛酒、水器。夹砂红陶,器表磨光,整器涂红色陶衣。动物造型,形体肥硕,背装提梁,后身置筒状注水口并与兽嘴从功能上相对应,集实用与艺术于一身,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形。

陶制牛角号, 大汶口文化

涡纹彩陶壶,新石器时代,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大汶口文化。泥质红陶。直颈上侈成口,扁圆腹下收为平底,肩部置两凸钮。器表磨光并涂红色陶衣,腹部饰黑地白彩涡纹带一周。

彩陶钵形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1971年山东邹县野店出土.

泥质红陶,敛口。浅腹斜收,呈钵形。三等距凿形足支撑器底。器表上部涂红色陶衣,白色线条绘棱形网纹饰器物边沿。

彩陶鼓,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1971年山东邹县野店出土 .

泥质红陶,口沿微收,器腹略鼓、平底,器身用白、褐彩饰花瓣纹,口沿下置凸起的乳钉钮一周。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大汶口文化。侈口长颈,圆肩鼓腹,下收呈平底。泥质红陶,器表磨光并施红色陶衣。器腹上下用黑白彩绘菱形网纹。

龙山文化--惊世的蛋壳黑陶

竹节纹黑陶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16、口径23.9、底径17.9厘米

1957年山东安丘峒峪采集.

泥质黑陶。侈口,平底,口沿下分装四鼻,四道凸弦纹等分腹部,颇类竹节,因以得名。该器快轮制成,通体磨光并施陶衣。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17、口径11.9厘米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

整器为两部分套合,杯身作宽沿,直壁圜底,下承圆筒状且两端外侈杯柄,上饰平行凹弦纹数周。该器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山东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典型龙山文化的重要标志。

蛋壳黑陶杯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12.4、口径14.2、底径6厘米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

该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杯身作宽平沿,圆底,置入豆状并带有透雕、刻纹的底座中。整器细腻、坚硬、轻薄,器表磨光并施黑陶衣。

蛋壳黑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22、口径8.8、底径4.8、柄长8.5厘米

1972年山东临沂大范庄出土.

宽平沿,筒状腹,柄部中空,并满饰条形镂孔,圈足。蛋壳黑陶因其薄如蛋壳而得名。

蛋壳黑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22、口径8.8、底径4.8、柄长8.5厘米

1972年山东临沂大范庄出土.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17、口径11.9厘米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高17、口径11.9厘米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

四孔大玉刀,龙山文化,日照两城镇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