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两代,山东地区主要是东夷族人建立的众多方国,在与中原王朝军事的和非军事的碰撞与融合中,共同促进了华夏族文明的最终形成。以齐、鲁为核心的山东诸国经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发展,逐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实现了首霸;鲁国则以忠实的捍卫光大周以来的礼乐制度为己任;稷下学宫的兴盛和儒墨显学的诞生、传播深深的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

商夷争辉---东夷文化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亚醜钺

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

长32.7、宽34.5厘米

1965年益都苏埠屯1号商墓出土

直内,双扁方穿,弧形刃,两侧有扉棱。正背口部两侧各有铭文“亚醜”二字。器身透雕人面纹,狰狞中透出威严。钺为古代的兵器或刑具,如此巨大之钺,乃权力象征。

举方鼎

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23、口长16、宽14.2厘米

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 高23、口长16、宽14.2厘米。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炊食器。体呈长方形,立耳,略束颈,微鼓腹,四柱足,四隅有扉棱。口沿下饰夔纹,腹饰巨睛凝视的兽面纹,足饰阴线蝉纹。腹内壁铸铭文“举祖辛禹”及徽号。

举罍

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40、口径17、腹径35厘米

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

容酒器。侈口,短颈,圆肩,肩两侧附兽首衔环耳,下腹一侧有一兽首形鼻。肩与上腹以三条扉棱为中心,饰夔纹构成的三组兽面纹,下腹饰蝉纹。铭文及徽号铸于口沿内。

甲骨文,商代

山东博物馆珍藏有五千余件商代甲骨,数量多,学术价值高,在全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根据已故著名甲骨学家、历史学家胡厚宣先生的鉴定,国内的甲骨收藏,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之后,省级博物馆中便要数山东博物馆了。

鲁国大玉璧

铜塩

西周(公元前1046-771)

炊煮器

铜方塩,西周,滕州庄里西出土

徲盨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通盖高22.8厘米 盛食器。呈圆角长方形,附耳,有盖,盖顶有四个矩形钮,可仰置。腹下四个兽蹄形足。器腹与盖饰瓦纹,口沿与盖沿饰重环纹.

陈侯壶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50.5厘米。

1963年肥城县孙楼公社小王庄出土。.

容酒器。扁方体,长颈,垂腹,圆角方圈足,盖为子口,盖顶有圆角长方形捉手。颈两侧附象首套环大耳,象鼻上扬。盖、颈、足饰弦纹,腹饰“田”字纹。器盖对铭,各阴文13字:“陈侯作妫橹媵壶,其万年永宝用。”“陈”,先秦国名,妫姓,原在河南睢阳,后迁安徽亳县。“妫櫓”是他女儿的名字。“媵壶”即陪嫁的壶。

司马南叔匜,春秋,吕城县东集出土

瓦纹罍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53.4、口径25.1厘米。

1925年沂水出土。.

大型容器。侈口,束颈,广肩,折腹,其下渐收为小平底,肩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口上有鸟形钮盖。器盖通体饰瓦纹。

子禾子釜,战国

山东省胶州市灵山卫出土。腹壁刻铭文九行,有些字锈蚀不清,无法通读。大意是说,子禾子命某某往告陈得:左关釜的容量以仓廪之釜为标准,如关人舞弊,加大或减少其量,均当制止。如关人不从命,则论其事之轻重,施以相当刑罚。可证战国时期度量衡已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措施,并将条令铸刻在器物上,犹如晋国之铸刑鼎。铭文中的“子禾子”是田和为大夫时之称。“禾”、“和”古通。子禾子铜釜是田和未立为齐侯时铸造的器物。

孙膑兵法竹简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二号汉墓中,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包括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和传世兵书《孙子兵法》在内的4942枚竹简,破解了困扰我国史学界多年的孙子、孙膑是否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否各有其书的问题,从而奠定了银雀山汉墓在我国考古界的重要地位。

错金银镶绿松石铜镜,战国

1963年临淄齐故城南商王庄出土。

奁器。背面以金丝和绿松石镶嵌出云纹图案。九枚银质乳钉安排在穿过镜心的四条等分线上。

镜缘有等距鼎分的三小纽,钮上各穿一小铜环。

彩绘乐舞陶俑,战国,章丘女郎山出土

铜盘, 战国,章丘女郎山出土

齐国刀币

水晶玛瑙串饰,战国,1972年临淄郎家庄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