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纳斯驾车西行200公里,就来到了立陶宛西海岸的港口城市Klaipeda克莱佩达。这里并不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对岸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自然遗产的神奇的地方:Curonian Spit库尔斯沙嘴。

狭长的库尔斯沙嘴并不完全属于立陶宛,它在中间被一分为二,北方52公里属于立陶宛,南边则属于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沙嘴上出产品质极佳的琥珀,据说,这一地区的琥珀储量,甚至占到全球储量的九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琥珀王国。

从公元前3000年起,沙嘴上就有渔夫和猎人居住。千百年来,这条窄窄的沙洲一直承受着海风、潮汐等自然力量的威胁,一旦被破坏出一个口子,内外淡水和咸水隔绝形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就会毁于一旦。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岛民们通过不断的造林固沙与海浪海风的侵蚀进行搏斗,使遗址如今得以存在,岛上多处历史、考古和建筑遗迹以及古朴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下来。2000年库尔斯沙嘴遗址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今天,沙嘴上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 以上,自然环境极好,成了北欧人的夏季度假圣地。

如上图所指,库尔斯沙嘴就是这条狭长的隔开了波罗的海和Curonian Lagoon库尔斯泻湖的细长沙洲。也就是说,库尔斯沙嘴的内侧是淡水,外侧是海水,而98km长的沙嘴,最宽的一段也不过4公里,最窄处却仅有400米!有意思吧!

从克莱佩达港口乘汽车轮渡到对岸,很快你就会进入上图这样的森林小道。夕阳从树丛中散射出来,给树干和小道洒上斑驳的金色。保持80公里时速开了近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终点目的地:库尔斯沙嘴上立陶宛属地的南部边境小镇Nida尼达。

海边沙滩上绽放出的落日霞光,像万把利剑一样刺破云层。

库尔斯泻湖岸边芦苇丛里憩息的美丽白天鹅——这里是鸟儿的天堂。

这暮色还能再靡靡一些吗?

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了这个。你知道这些高高竖起的杆子,是做什么的吗?原来这就是尼达特有的传统Windvane风向标,做成一幢幢小房子的模样,似乎寄托着远航者追寻回家方向的情思。这种特别的设计在别的地方可都是看不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