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到让人流眼泪的村庄

因河水从村中穿过,南江村最美的景致几乎全部脱胎自溪水。村落依山而建,高地起伏;溪水也因循着这样的地势,层层叠叠,参差交错。一幅别样的乡村生活画卷就在这样的格局中被慢慢展开。

风水对于客家人来说极其重要。在南江村村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建于溪畔的天后庙。台湾民谣歌手王梦麟在《庙会》中所描绘的场景“红烛火檀香烧,菩萨满身香;祈祝年冬收成好,游子都平安”,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注释。

“客家先民就是如此步履匆匆,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以客人的身份带着风尘漂泊的艰辛,浮着一个渐渐消瘦的身影,直到消失在幽静深深的乌云里被疲惫收藏。他们一头连着长夜,一头接着黎明。脚步在穿行中踏破星辰与闪电,镀亮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最后找到了人与居住生命的那份厚重。”

数百年来,客家人一直为他们的大家庭生活而自豪,这是他们从中原地区带来引以为荣的居住传统。那个在文人案头小品里浸染着,在奶奶的故事里朦胧的梦,竞然在这里展现得真实而清晰,可触又可摸。由于土楼独特的造型,恢宏的气势,以及防潮防震等功能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民居建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诗人艾青用他那诚实而又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中国人对于乡村、对于土地、对于家园的乡土情怀。可以说,生活在村子里的人,才是一个村子中最为宝贵的财富。那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斑驳、以及关于村子的所有故事,都刻画在老人的皱纹里和白发丛中……

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民谣歌曲《乡间的小路》和《赤足田埂上》的旋律……

感谢同伴在南江村土楼沟调研时给拍下的这张照片。村童、耕牛和我,纯真、原始和自我理想的生活图景在画面中略见一斑。孩子在土楼里长大,而孩子的母亲则是从越南买来的媳妇,在讨论耕牛这一问题上我们俩达成可以交谈的共同话题。而同伴给予这张照片的“神配文”,或许又使得这幅画面充满了谐趣“我问问你啊,这个牛好吃吗?”

但愿我们的到来,没有打扰到这一方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