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厄加勒斯角灯塔。
这座灯塔建成于1848年,塔高27米,塔顶的灯光每10秒旋转一周,可以照射到三十海里范围的洋面,为途经附近海域的轮船指引航向。该灯塔是开普敦地区目前为止还在使用的第二古老的灯塔。
灯塔前面就是厄加勒斯国家公园的入口处,没有收费站,也看不到工作人员,我们就直接开进去了,也不知道是否需要买票。
进入公园之后再往前开几百米变成一条砂土路,差不多到尽头大家都把车停在路边。下车后看到的指示牌。
然后就有通往海边的步行栈道,就这样的,还有扶手。这是在步道上回望灯塔方向。
这是栈道旁的展板,关于厄加勒斯角国家公园以及两洋交汇情况的介绍。
沿着栈道走向非洲大陆最南端。岩缝里到处都是这种肉嘟嘟的植物。
还有这样很大叶片的。
虽然南半球正值寒冬季节,但是厄加勒斯角已经鲜花盛开。
这种五颜六色的小花更仿佛是满天星斗。
我们跟着鲜花的踪迹一路来到海边。
刚才密布的浓云消散开来一些,正对海面形成了一个心形的缺口透出蓝天。
其实,厄加勒斯角的这段海滩相当平淡无奇,仅仅布满各色的礁石而已。而且海岸的方向在此处并没有明显的转折,站在岸边你实在没法看出这里有一个“角”来。
好在有这样一座石碑来作为标记,否则你根本难找不出厄加勒斯角的精确位置。就是上面这块一米左右高的石碑,碑面上用南非的两种官方语言,阿非利加文和英文清楚地写着:“你现在正在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石碑基座前的台阶上,则以醒目的蓝色字体,左边写着“印度洋”,右边写着“大西洋”,标明两大洋以此处为分界。不过我前面介绍过了,这两大洋的真正交汇处,是在厄加勒斯角与好望角之间的海域内不断移动的,随着洋流强度、温差变化和月球的引力大小而变动,并非一成不变地固守在一条线上。不过我们就姑且认为这里便是两洋的分界线好了。
哦,对了,石碑前面用作分界线的这排小石块,是我和女儿刚刚摆上去的。以前曾经在《中国国家地理》还是《华夏地理》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幅照片,很喜欢。等自己到了现场才知道原来这中间是没有小石块的,哈哈,那就自己动手好了。
厄加勒斯角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参观的地方。
基本上就是与这块石碑合影留念,然后站在岩石上面朝大洋发发呆而已。诚然,当你朝向正南方而立,凝神远眺,遥想前方极远处便是白雪皑皑的南极大陆,而你的右手边就是南美大陆,左手边则是澳洲大陆,这足够感慨一阵子了吧?
在海边盘桓半个多小时,我们开车回到厄加勒斯角的灯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