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有备无患,我喜欢一切安排顺当,我只需随身携带一个放松的心情。所以来前就已经订好了客栈,甚至对客栈贴心地反复嘱咐在火车站上巴士后就要通知他们,到时终点站会有人来接的服务亦感到受宠若惊。
可惜在终点站拂掉热情的魔爪后,反复打了几次电话,仍未见接车的踪影。
我的心情就在这一分一秒里,开始由失望到烦躁到最终无言。
十多分钟后,有一辆小面包靠近路边,从驾驶室跳下来一个娇小斯文的女孩子,短发,穿着短袖粉T和杏色花苞裙,脚上是一双白色矮邦的休闲布鞋,既清爽又休闲。
她边看路边边拨电话,接着我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她微微一笑,过来对迟到这事跟我道歉。
我一直以为司机会是穿着有别于汉族的奇装异服的大老粗,这一落差完全没反应过来。而闷气就此莫名其妙地消失殆尽。
路上她跟我介绍,她是本地人,白族,了解到我是第一次来后,很亲切地给我讲起了这里的特色节日和气候。
说的是普通话,但有个别字不标准,我忍不住问,你们的穿着也跟我们汉族无异呀。
她笑笑平静道:都慢慢被你们汉化了呢。
语气既没有无奈也没有遗憾。
我打量着窗外两边的景致,建筑群落的风格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和山水画,而车辆和行人,除了间或一两个穿着红白相间并裹着头的上了年纪的女人提醒我这是一个少数民族之外,其余还真和汉族无异。
想起在路上看到的尘埃,我问是不是很久没下雨了。
她说:本来昨晚想下的,没下成。
我反复斟酌这句话和她略带遗憾的语气,人们是有多渴求这场雨啊。
不经意间车子下了个青石板路的斜坡再拐了两个弯后在一间灰瓦白墙的客栈前停下来,她说到了。
我下了车,方才看到网上下单时看到的图片中的小门正真真实实地出现在眼前。她跟我道别,说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找她。
我稍呆了一下便推门进去,前台热情地打招呼,地上趴着两条黄毛大狗,伸着长长的舌头,既不躲开也不冲过来,似乎对于迎来送往早已司空见惯。

房间是中国风与田园混搭的风格,光线有点暗,空气也有点闷热,抬头果真如别人所说,没有空调。
猛一拉开窗帘,强烈的阳光直窜进来。

窗帘后藏着的是整面窗户,窗户后面就是苍山浮云,犹如被揭掉面纱的少女,袅袅姿容一览无余。



我把衣服挂起来,突然瞥见,楼梯门口处贴了一张纸条,提示风大,要拿夹子夹好衣服以免吹落。
再一看别人早已风干的衣服,的确被一个个夹子夹住,任凭风的诱惑再大,衣服也不为所动。
我也依样把衣服夹起来,边滴着水随风摆动边享受着白炽的阳光,谁又能说这不是衣服的一种幸福。

去吃午饭,出门时看到周围这一片纵横的巷子何其相似,有的正营业,有的仍在装修,不禁有点失落,原来我们为之震撼为之着迷的客栈,只不过是商业化的产物。

一座石头砌出的城,一条条青石板铺出来的路,城门口溪水边有着黑里透红的皮肤背着竹篓裹着头的女人们在洗着菜,祠堂里还冒着炊烟,一切都如梦似幻。
在南门门口的延伸路上找饭馆,不知道是过了1点还是这本来就不是热闹的地方,总之人气很淡,菜都喜欢摆在门口,像一块块种着在地里,想要什么就拔什么一样。偶有苍蝇蚊虫路过在所难免,马路中间汽车行人扬起的灰尘也无法抵挡。

看着每家都差不多的菜色,很多都是熟悉的菜,不熟悉的除了名字新鲜,长得也不过尔尔。
点菜是不需要看菜谱的,像青楼选美娇娘一样,直接手一挥,下单也不需要记录,老板的记忆惊人。
最先上来的好像叫什么丝苗炒肉,第一口发现也就是普通豆苗而已,不过在这里能吃到新鲜的猪肉,还真是不容易。

明明点的是玫瑰花煎蛋,但这个怎么吃都是茉莉花,于是找老板来问。
答曰:是多种花混合在一起的。

这个砂锅鱼上来的时候还是把我大大的一惊,竟然有两条。用的是新鲜鲫鱼,混合了豆腐、海带及腊肉等等,味道不错,份量也十足。

更让我意外的是,端上来的师傅提醒说:下面这些豆是不能吃的。

我有点哭笑不得,难道有人把它当菜来吃了吗?不过仍然感动于他的好心提醒。
这是大理的第一餐,或许是旅游区的缘故,消费并不便宜。
饭后往回走,就是城南门,浩浩荡荡的人群和烈日,像庙会像赶集,终于有过一刻的胆怯。

城门上彩旗猎猎,不禁驻足凝望出神。烽火炮台、固若金汤,俱往矣。烟硝不复,气势仍在;历史远去,故事仍在。

城门内就是一条叫复兴路的商业街,一望无际,两侧垂柳掩映,打银卖玉无数,行人如鲫,肤色各异,语言参差,间或亦能听到亲切的粤语。
真正的烤乳扇,跟昆明的炸的略有不同,可惜此刻没有尝试的欲望。

编织小饰物甚多,却毫无新意。

青瓜削着卖,当水果。

漂亮的房子。

还记得《北京爱情故事》里的龙凤铃吗?我贪心地选择了一对铜铃和一对银铃,然后和小商贩杀价,并成功杀到如愿的价格。

卖银铺门前,打银匠装模作样得紧,给你演出了一场活生生的手工纯银大片。

扎染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想带走一块又担心无所作为而暴殄天物,故最终放弃了的宝贝。

琳琅饰品,无异于市场卖菜,这个摸摸那个看看,最终未有一件能动心。广州服装和饰品批发市场都走过后,曾经沧海的感觉让这些对于别人来说珍稀的东西早黯然失色。

街道中的城门,在夜的深沉里,倚着一盏盏温柔明亮的八角灯,似诉说着往事,又似呢喃着情意。

来来往往,步伐纷乱,夜不得宁静,路面却保持着干净,这是一个创卫城市的力度。



背靠小桥流水,面朝垂柳依依,坐看入乡随俗穿着即时买来的大摆印花裙的美女,或背心或露肩吊带,或做鬼脸自拍或摆出甜蜜的表情互拍。

10点的晚餐姗姗来迟。其中这个极负盛名的汽锅鸡,不过就是个广东鸡汤而已,从小就习惯这种汤,所以感觉很熟悉,自然就喜欢。结账的时候问服务员关于药材成分,倒也诚恳的说出他所知的部分名字,跟我猜到的相差不大。


饭后仍回街道上长椅坐了一会,看行人,拍诡异的照片。

去超市捎了盒甜角。曾经有一起淘宝卖家因买家敲诈而状告对方打起了官司的故事,让我对甜酸角这个家伙念念不忘,如今识来,酸酸甜甜,口感像极了龙眼干。

街上随处见阿姨把山竹和巨峰挑在担子上卖,在夜的尾声里,一来是出于想吃水果,二来是富于同情,所以买了一袋山竹后,又把最后一把提子也收了,好让她回家
去。纵然她们把巨峰称作蓝莓来欺骗无知的消费者,我也表示原谅了,就像当地人把帅哥叫“阿彭”,美女叫“金花”一样,或许只是个代号而已。

走出城门的时候,白天门庭若市的喧闹已然退去,留下的是彼此对望的明暗灯火,仿佛转头就能瞥见车马穿行,香风撩人里鼓声叠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