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觉得我们像熊一样,什么都能吃,不会因为某种特定的生物灭绝而消亡。但我们毕竟是动物,不是能自养的硅藻,必须以其它生物为食,以获得必要的能量。即便是我们能吃的东西,也需要一些共生的细菌来帮助消化。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生物内共生的结果。线粒体,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和真核藻类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原核生物,能量的来源更不可思议,有机物、光、硫化氢、亚硝酸盐、还原铁离子等都可以作为代谢的来源。共生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我们长此以往的贪婪索取,最终可能将面临自然选择的淘汰。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代表自然蕴藏着的一笔财富。贪婪的人类却将这样的财富毁灭,这是多么愚蠢、荒唐、可笑的事情。屠呦呦的青蒿素,紫杉提取的紫杉醇能够抗癌,许多药品都是从生物体内的天然化学物质提炼来的,但我们只对一小部分的物种做过实验。培育出农作物的那些野生植物含有杀虫剂、快速增长和其它优良品质的基因,能用来使我们的粮食作物增产或培育新品种。作为汽油、工业化学用品物质代替品或更好的纺织纤维的新型材料也有待于被发现。生物的种类如此之多,以至于科学家还没有时间对大部分的物种做出鉴定,更别说评估它们的价值了。或许下一个即将灭绝的物种能够治疗癌症、解决饥饿问题或只是能产生一种新气味的香水——那将是一个永远消失的秘密。

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有许多不同物种的存在对其它物种自身是一件好事。物种多样性高的群落在利用可获得资源方面似乎要比多样性较低的群落更有效。高度多样性的群落能产生更多的食物和氧气,对废物的分解更快,更有可能在自然灾害中存活下来。多样性高的群落也更容易从疾病暴发或极端气候事件等自然扰动以及包括污染、捕捞压力和外来物种入侵在内的人类干扰中恢复过来。物种的损失可能正使生态系统处在一个越来越大的危险当中,不仅是因为某个物种的价值,也因为多样性是重要的,无论它们是什么物种。人类,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城市物种,时常忘记我们的生存依然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来制造氧气、干净的水和我们大部分的食物与材料,处理我们的废物,甚至维持我们的气候。

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让更多的物种灭亡。甚至有悲观主义者认为我们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灭绝。但仍有许多人为维持生物多样性而努力,1992年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峰会,达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公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2010年达到显著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目标,尽管没有对什么是“显著”的界定。当然,科学家们也还无法实地测定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而且各国政府还没真正将钱用在需要的地方,或拿出足够的资助。但毕竟更多的人意识到了我们对生态系统的威胁。

我个人认为,人类灭亡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来说,可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给我扣一顶反人类的帽子,但或许就像恐龙灭亡为我们提供了生态位一样,人类也可能会为未来的生物让出生态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留给自己的子孙或其它生物,保留一个尽可能好的生态系统。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像在复活节岛上我们面对摩艾时一样,其它的智能生物会缅怀我们曾经的文明。请记住:人类还不能像科幻电影中一样,离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人类需要大自然,不是大自然需要人类。

中山狼

2015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