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城至佛顶山尧上仡佬族文化村,约五十公里,一小时左右车程。尧上仡佬族文化新村,目前还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将能接待更多的游客,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山野虽仍旧葱绿,但也不乏深秋初冬的味道。红色的紫薇树叶,轻诉着春去秋来,几番如梦。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臧春林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拦路酒歌,进村前姑娘唱着山歌敬一杯米酒,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喝米酒时不能碰到姑娘,否则要罚酒三杯。据说,如果严格的话酒碗也不能碰!

尧上仡佬族最重大的节日是敬雀节,这是为我们的到来而特意安排的祭祀。游客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来尧上村体会“仡佬敬雀”。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糍粑,宰杀猪、牛、羊、马四牲祭祀神鹰和十二只彩凤,祈祷家业兴旺和五谷丰登。除此以外,还会上演仡佬族特有的舞毛龙、傩戏、薅草锣鼓、木偶戏等表演。

前排的老者是“仡佬敬雀”的“大祭司”,穿着典型的 “傩文化”服饰。而“大祭司”身后的三位“法师”,既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

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产生的。鸟类是人们农耕的重要帮手。“傩”是一种祭司活动,祭司的对象就是鸟。尧上村的“仡佬敬雀”据文献记载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这样的记载,可能与汉人来到这个仡佬村落有关,村中的“邓家祠堂”也可作为佐证。贵州也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以下是“仡佬敬雀”祭祀过程的照片。

尧上村的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中摆放的傩神。

傩神,是驱除瘟疫的神。

这里还供有道教的财神。

佛教的观音菩萨。

愿这里的共处,在神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就这么平和的延续吧!

烤鸡,这里你想找不是走地鸡的鸡都没有。

腊肠、腊肉,是这里的特色,不可错过。

午饭后,在村中闲逛,真是惬意。看着石缝中的小花。

包溪河中的树影

时间,在这样的地方似乎变得好慢。慢得让心不再浮躁,静静地...慢下来...

我还在眷恋这里的恬静之时,下午的行程就要开始了。下午是去佛顶山上寻找佛顶山珍,在尧上村的街边,就能看到许多村民贩卖的佛顶山珍。

山上所谓的路,走着走着就没有了。

坡度也不小,上山还好,下山时我还坐了个屁股蹲。

这里既有针叶林,也有阔叶林,当然也有混交林。林间生长蕨类灌木等植被,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某种灵芝,但与尧上村售卖村民采食的明显不同。

这种有菌箍的蘑菇,基本都是有毒的。避免蘑菇中毒的办法就是:别食用任何你不认识的菌类。

徒步林中随时都可能会有惊喜。

各种浆果,颇有秋的味道,不过最好别尝,这让我联想起了美国电影《嘲笑鸟》中的情节。

沿溪水而修的旅游观光线路,可供游人一览山青水秀的佛顶山风光。

溪水打湿了落叶,并浸出了色素,晶莹的橙红色水珠,就像山神给自己设计的宝石首饰。

光阴匆匆似流水。在尧上村用完晚餐后,乘车返回县城。